也只能走了。
但俄而,里面传来凤栖带着哭腔的话语:“母亲要告诉爹爹就告诉好了,我心里清白,不怕!匪我思存,如此而已。”她还是个少女,声音特别清亮,传得好远。
高云桐顿住步子。
沈素节跟着停下来,侧耳片时,“嗐”了一声,压低嗓子说:“这可没得肖想!毕竟是郡主!”
“不是。”高云桐步子迟缓,走了好一会才四顾问道,“这晋王的府邸,东门在哪儿?”
“嗯?”沈素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高云桐再一次问:“总有侧门的吧?东边的侧门在哪儿?我想去那里等一等。”
“去那里等什么?”
高云桐没有回答,脸上带了丝诡异而调皮的笑意。
沈素节的车驾辞去,从巷道绕到了晋王府的东门。
东门那里还未及认真修葺,只有一个年纪很大的门子百无聊赖地坐着,眯着眼睛仿佛是睡着了,听见牛车过来的动静,那双眼睁了睁,又见那牛车只是停在路边,就又闭上眼睛养神。
高云桐下车,恰好看见门侧的高墙伸出一枝梧桐,黄叶满树,随风而飘。失修的旧宅墙上长满荒草。他不由动声吟道:
“猗猗梧桐树,前日繁花馥。
西风不相饶,影疏不可暴。
坐看一叶落,余怀念群木。
漫有千岁忧,流光如急毂。”(1)
沈素节叹了一声,说:“太伤怀了,唉,嘉树,我实在为你不值。”
高云桐只笑笑,顺着墙走了几步,说:“没什么值不值的。但是北卢动向堪忧,她上次那套‘借尸还魂’的技巧用得不错,以我做诱饵,哄得斥候入彀。府尹您想必知道,派斥候,没有只派两个的,只是彼此呼应的法子我们不知道罢了。”
沈素节笑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夸他的话还没说完,高云桐“嘘”了一声。
高墙里传出侍女焦急的声音:“娘子,东苑的秋千年久失修,有危险呢!”
凤栖清亮而任性的声音也很好辨认:“这儿也危险,那儿也危险,天天猴在宅子里就不危险。哼,只等着哪一天虎狼眈眈、群兵环伺,深宅大院里的女孩子们就不危险了?”
那侍女明显听不明白,嚅嗫道:“娘子的话,奴听不懂……可是那秋千的绳索还没有换,万一断了……”
“西风不相饶,影疏不可暴。”凤栖望着不远处高大的梧桐树说,俄而笑起来,“真是,我不打秋千了,我就是来散散心。”
溶月放下心来,亦步亦趋牢牢跟着凤栖。
凤栖问溶月:“你记不记得入京那一夜斑鸠鸣声之后是什么声音。”
溶月除了自家主子,什么都懒得关心,自然说:“奴压根就没注意。”
凤栖说:“后面的声音啊,我一直以为是啄木鸟。不过再一想呢,如果斑鸠不是夜行的鸟儿,啄木鸟也不是啊;如果斑鸠叫声是斥候们的暗号,那啄木鸟的声音不正好和鼓声一样?”
她突然就听见“笃笃”的声音,又清又脆,短促清晰。
凤栖不由抿嘴一笑,然后说:“节奏呢,也挺特别的。你听听看。”回顾着当时的声音,巴掌像打拍子似的拍出节奏。
溶月笑道:“娘子应该向大王借一对檀板来试试,简直吟诗唱歌儿似的。”
凤栖挑眉说:“你不说,我还没觉得;你一说,好像还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