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2/2)

查资料时间有限,杨陶璐泛读所需的记录量却很大,更不用说还要根据笔记内容用英文做讨论了。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资料是中文,但英文更适合速记。

学外语的时候,杨陶璐琢磨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速记方式。

高松然曾在课上拿《骑趣保险》的剧集给同学们做过一次听写练习。那段剧集里,几位主角被老客户四十年前购买的一份保单折磨得痛不欲生。

一份早就不再售卖、公司里最老的员工都没听说过的险种和政策,合同里还有不少描述不规范的语言。

分红、复利……算得几位主角头都要爆炸了。

当然,在台下听写的同学也没好多少,一个接一个的数字,大于、小于、乘除加减。

——这也许是10班同学最不想看到《骑趣保险》的一天了。

杨陶璐在这场听写练习中表现的也不尽人意。演员都是英语母语者,语速与普通华国高中生接触到的学习材料快很多。

从人耳到人脑的信息传输和理解需要时间,手写本来又比脑速再慢一倍。想要逐字逐句听写,简直难如登天。往往刚写了一句话开头的两个词,演员就说到下一句了,听写这下一句,又完全忘了前一句后面几个待补充的词是什么。

但高松然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提醒孩子们:语法细节只在考试中重要,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交流,就连英语母语者的日常对话都不会严格按照正确的语法。

于是,杨陶璐便开始思考:高松然给大家布置的听力训练,本质上练的也是学生交流的能力,以听懂为主,死抠每个词并没有意义。

于是,在日后的自主听力训练中,杨陶璐开始有意识地学习速记,争取用速记符号先将对话大意记录下来。就好像有根弦牵动她的神经,杨陶璐找到了不少窍门,还研究出了一套自己看得懂的符号体系。并在不断地练习中,逐渐学会了提取关键词的能力。

10分钟查询资料时间结束,杨陶璐面前的草稿纸简直就是一片鬼画符,各种符号、箭头林立。

同组的三位同学倒是找来不少资料,还有人认真抄写下来。

三位组员一看杨陶璐的笔记,直接乐了。

这姑娘,不会连全球变暖是什么都不知道吧?难道她直接放弃了此次讨论,只能靠乱涂乱画打发时间?

离杨陶璐最近的同学叫裘敏,她看得最仔细,发现杨陶璐的笔记草稿纸上不止有乱七八糟的符号,还夹杂着一些英文字母。

好像她也努力去理解资料了,但可能依然看不懂吧。

这样也好,同组的学生都是预赛分数相当的,水平差距不大。若是组里有这样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活宝”,有了活宝给自己垫底,在讨论环节中也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