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公主 第156节(2/2)

&esp;&esp;东方朔一听,佯装诚惶诚恐地向汲黯揖礼,“能得中大夫如此夸奖,是东方朔的荣幸。”

&esp;&esp;汲黯知道他在耍宝,无奈摇了摇头。

&esp;&esp;两人继续在街市游逛,等到了安静地方,汲黯最终问出自己的疑惑,“东方朔,陛下为什么不重用我?我就不能当御使大夫吗?”

&esp;&esp;他觉得自己能力也够,资历也够,也奉行做臣子的操守了,时刻对陛下进行直谏。

&esp;&esp;东方朔闻言,轻松一笑,并不打算回避这事,“汲黯,若是让你克制自己,成为张汤或者公孙弘就可以做御使大夫,甚至丞相,你会愿意吗?”

&esp;&esp;汲黯下颚微抬,灰白的胡须微微抖动,“不愿意,我与他们不是一路人。”

&esp;&esp;东方朔两手一摊,“我恰恰觉得,以你往日对陛下的言行,还能做到如此高位,已经说明陛下的胸怀、对你的满意。”

&esp;&esp;汲黯一时错愕,锁眉想了想,老实道:“我就是有些不服,毕竟我比他们要早。”

&esp;&esp;东方朔宽慰他:“看开点,这就叫有得有失!”

&esp;&esp;“说的也对。”汲黯渐渐平缓,想起御史大夫一事还未定论,随口问道:“你觉得陛下会用张汤还是公孙弘?”

&esp;&esp;“张汤!”东方朔语气肯定。

&esp;&esp;现在与匈奴开战在紧要时间,无论是威慑群臣还是做事,陛下更需要张汤。

&esp;&esp;第85章 花朝宴

&esp;&esp;如东方朔猜测的那般,八月底,张汤成为御使大夫。

&esp;&esp;元朔五年,开年不利,关中等地区发生严重的春旱。

&esp;&esp;旱灾对农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预计此次关中等地区,严重的的地方会直接绝收,百姓连树皮都没得啃,饥寒交迫,赈灾迫在眉睫。

&esp;&esp;刘彻将汲黯派下去赈灾。

&esp;&esp;汲黯眼里容不得沙子,做事有魄力,不用担心被地方官吏给欺瞒了。

&esp;&esp;汲黯也没有推辞,次日就出发了。

&esp;&esp;东方朔见状,也主动请缨赈灾。

&esp;&esp;刘彻也应允了,同时下诏,命令粮食富足、并无受灾、距离较近的巴蜀地区运送粮食送往关中地区赈济灾民。

&esp;&esp;刘瑶虽然不知道关中的春旱有多严重,但是刘彻急的口舌生疮,就知道有多少严重。

&esp;&esp;刘彻之所以着急上火,一者因为旱情严重,受灾百姓颇多,二者头疼国库的钱粮,百姓要救,可是匈奴也不能放过,他勤勤恳恳准备了三年,任何事都不能影响国策。

&esp;&esp;卫子夫看着他焦躁的样子,也心疼,但是她一个普通人,又不会施云布雨。

&esp;&esp;过往民间受灾,不曾见陛下这般焦急,现在这般样子,肯定到了紧要时期。

&esp;&esp;她想了想,命人将她的私库开了,开始清点钱财。

&esp;&esp;刘瑶见她这样,知道她的打算,想要为阿父和灾区出一分力,可以阿母的这点私库,怎么够。

&esp;&esp;“阿母!”刘瑶喊了她一声。

&esp;&esp;正在清点东西的卫子夫听到声音,转身看到她,温声一笑,“阿瑶怎么来了!”

&esp;&esp;“阿母,你这是?”刘瑶目带疑惑。

&esp;&esp;卫子夫起身,示意她上前,叹气道:“汉中旱情严重,听地方官吏说足有四十多个县受灾,陛下这些日子急成那样,我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尽些绵薄之力了。”

&esp;&esp;刘瑶捧起她的脸,认真道:“阿母良善,救济百姓,这是好事。”

&esp;&esp;“我做这些,不是图虚名。”卫子夫笑了笑。

&esp;&esp;刘瑶拉着她坐下,看了看满室的财宝,蹙了蹙眉,“阿母,你将这些东西都送给阿父,也不够。”

&esp;&esp;此次赈灾需要的钱财至少要一百万钱,这些顶多也就价值几万,其中许多东西需要折价才能谨记变现,这样的话就更亏了。

&esp;&esp;卫子夫:“我知道。知道这些能救不少人,我已经满足。”

&esp;&esp;刘瑶:“阿母,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你不用什么事都自己担着。”

&esp;&esp;卫子夫微微摇了摇头,“ 我已经号召后宫节俭,大家都纷纷响应,何必还要在这些事情上难为她们。”

&esp;&esp;“阿母,我说的是我。”刘瑶反手指了指自己,她也是一枚大大……富婆。

&esp;&esp;虽然她经常向刘彻要钱,不代表她没有钱。

&esp;&esp;“阿母知道你孝顺,但是身为女儿家,即使贵为公主,还是要有钱财傍身。”卫子夫轻轻点了点她的鼻子,“你出一点就行,不用像阿母这样出这么多。”

&esp;&esp;她知道刘瑶看到后,肯定也要出钱的,但是她舍不得女儿学她将大半钱财拿出来。

&esp;&esp;刘瑶噘了噘嘴,上前一步,直接将卫子夫抱住,下巴懒洋洋地搭在她的肩膀上,“阿母,我已经长大了。”

&esp;&esp;“是是是……阿瑶真长成大姑娘了,前两日陛下还和我谈起你的婚事。”小姑娘说话时,下巴一动一动的,弄得卫子夫肩膀发痒,唇角经不住扬起笑容。

&esp;&esp;“ 阿父果然年纪大了讨人嫌!”刘瑶当即变脸,嫌弃地皱了皱鼻子,不打算谈这个话题,“阿母,我还是那句话,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你是国母,在长安的号召力不比阿父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长安最不缺就是有钱人,你多想想她们。”

&esp;&esp;“怎么说? ”卫子夫一眼看出刘瑶已经有了主意。

&esp;&esp;刘瑶:“阿母你可以举办一场慈善宫宴,邀请长安的夫人和闺秀参加,请她们捐款,其中捐钱最多的人,还有纪念品,到时候咱们将结果宣扬出去,号召全民共同支援汉中,我这几天,让工匠做几份好看的器皿和首饰,到时候送与参加宴会的人。”

&esp;&esp;虽然刘瑶上辈子没经过什么上流社会的高奢晚宴,但是也在影视剧中看过不少,照着办就行。

&esp;&esp;“好,我这就与陛下商量。”卫子夫眸光乍亮,眉间的愁绪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