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71节(2/2)

&esp;&esp;几位阁臣神情莫名,几乎都是心神震撼。

&esp;&esp;还真有人言辞恳切地要辞爵?

&esp;&esp;不是那种“名为辞爵,实为谢表”的虚头巴脑东西?

&esp;&esp;这可不是孔融让梨,这是……爵位。

&esp;&esp;“惟贤唯德,高风亮节,不慕名利……”

&esp;&esp;一众阁臣心头闪过这样的评语。

&esp;&esp;礼部尚书贺均诚,苍老面颊现出潮红,躬身一礼,郑重拱手说道:“老臣为圣上贺喜!”

&esp;&esp;崇平帝问道:“朕何喜之有?”

&esp;&esp;贺均诚面带喜色,说道:“古之圣皇以礼乐教化四方,民沐德化感召而从,崇尚礼让节义,这是礼乐大兴之兆,老臣谨为圣上贺。”

&esp;&esp;说白了,这就是圣皇在世的德政典范,可以树立学习典型的。

&esp;&esp;……是要上史书的。

&esp;&esp;崇平帝又是叹了一口气,不等众阁臣心惊,慨然道:“朕悯宁国失爵,以爵赐予贾珩,而今珩固辞不受,此间两难,何以衡之?贺卿,你为礼部尚书,当有一言教朕。”

&esp;&esp;贺均诚面色微动,道:“此事为臣民感圣上德育教化而行,圣上天心独运,老臣不敢妄言。”

&esp;&esp;这听着像句废话,但却是高明之处,这事儿,圣上您怎么处置都有话说,再下一旨,两全其美也好,还是将此表名发中外,圣旨发而不论,都没有丝毫问题。

&esp;&esp;左右礼部都有话说,天下都将以之为美谈。

&esp;&esp;杨国昌嘴唇翕动了下,正要开口,却见一旁的韩癀开口道:“圣上,此表已明贾珩心志,圣上不若承允其请。”

&esp;&esp;这个爵位,已是个烫手山芋,贾珩再承其爵,于其人有害无益,而且他也从奏表中体察到了这种心情——“未尝不夙夜忧惧,辗转反侧”。

&esp;&esp;第106章 晴雯:公子是这个意思吧?

&esp;&esp;大明宫中——

&esp;&esp;崇平帝闻言默然了下,问道:“杨阁老如何看?”

&esp;&esp;杨国昌沉吟片刻,苍声道:“国家功爵,传承有序,先前圣旨恩典已下,然贾珩陈推辞之意于表,圣上或可早定宁国爵位传承,以安人心,靖浮言。”

&esp;&esp;这话意思是,不管是崇平帝选择哪一种处理方式,都应该早作决断,否则引起所谓嫡庶的礼义之争,再引申到当年的嫡庶之争,反而是一场祸端。

&esp;&esp;迎着崇平帝的目光,李瓒拱手道:“臣也以为,当早作决断才是。”

&esp;&esp;崇平帝沉吟了下,道:“朕先召见过贾珩再论吧。”

&esp;&esp;他还想见见这个少年,听其如何说。

&esp;&esp;“戴权,你……”崇平帝说着,看了一眼戴权的脸色,道:“你着人传口谕给贾珩,让他等下入宫,你先下去用午膳吧。”

&esp;&esp;许是方才《辞爵表》上言辞恳切的文字,今日触动了天子,对不远处的家奴,倒比平日都宽厚了许多。

&esp;&esp;“谢圣上,老奴这就去让人传口谕。”闻听天子之言,戴权心头一喜,暗道,不枉他方才一通活灵活现的表现。

&esp;&esp;不过有一说一,这贾子钰奏表写的真是……直往人心里戳,纵然是方才读着,都有几分戚然。

&esp;&esp;戴权去传口谕,君臣几人倒也没了争执的兴致。

&esp;&esp;主要是崇平帝心头也是举棋不定,杨李二臣之言,各有道理。

&esp;&esp;崇平帝索性挥了挥手,让几个阁臣先回殿中值守,自己一个人静静思考。

&esp;&esp;几位阁臣躬身行礼告退,出了大明宫,还在讨论着奏表之事。

&esp;&esp;如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贺均诚甚至已经将奏表背了下来,显然觉得不仅是天子的德政,还是他贺大学士为礼部堂官后的教化之功。

&esp;&esp;而大明宫中,崇平帝手持奏表,凝神想着那青衫直裰的少年,端起一旁的茶盅,思忖道:“等下,不若问问贾珩。”

&esp;&esp;天子举棋不定,认为杨李二臣所言都有道理,其实心底隐隐倾向于李瓒,但心底却又不落定,总觉得如杨国昌所言,这是乱政之始。

&esp;&esp;而且还有个关键的问题,武勋集团那边会群起反对。

&esp;&esp;贾珩这边离了宁国府,一时倒也没有回家,而是在宁荣街附近的一家面馆,吃了一碗云吞面。

&esp;&esp;从早上起,他就粒米未进,贾府前前后后进了两遭儿,正是饿得前胸贴后背。

&esp;&esp;用完面食,付了钱,神情施施然才向家中而去。

&esp;&esp;因为,根据时间推算,戴权也该风风火火地进宫将奏表递于崇平帝了。

&esp;&esp;他也回去稍稍小憩片刻,说不得还有一场应对。

&esp;&esp;贾珩来到庭院之中,晴雯正在晾晒衣裙,听到动静,就是转头诧异道:“啊,公子,你不是陪着奶奶归宁了吗?”

&esp;&esp;“我先回来了,等傍晚再过去。”贾珩笑了笑,说道。

&esp;&esp;“公子,方才西府里老太太跟前儿的林管家来寻你,几个人风风火火的,问公子去哪儿了,我寻思着没什么好事儿,就没和他们说,结果让……碧儿嘴快。’晴雯挽起袖子,露出白生生的藕臂,踮起脚,搭着衣裳。

&esp;&esp;“公子,他们找你没什么事儿吧。”晴雯问道。

&esp;&esp;贾珩道:“没什么事,却是没好事儿。”“我就说嘛,碧儿那小蹄子……”晴雯说着,似乎意识到什么,伸手捂住嘴,轻声道:“公子……”

&esp;&esp;贾珩笑了笑,没有多说,而是问道:“怎么自己洗衣服?”

&esp;&esp;晴雯轻声道:“再养闲人都养废了,就这两件自己的衣裳,洗了洗,叠得齐齐整整,哪天若是……穿上也干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