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2/2)

&esp;&esp;“我爹是村支书,你们行李要不就放牛车上好了?有他看着保准丢不了,不放心就把贵重物品贴身带着,剩下的被褥让牛车拉回去?”

&esp;&esp;知青们没有意见。

&esp;&esp;他们也没去翻行李拿贵重物品,出门本来就会把贵重物品和钱票揣身上携带,都是家里人叮嘱过的。

&esp;&esp;主要这年头出行带的贵重物品也都是些小件,手表钱票什么的,确实揣着更方便。

&esp;&esp;小伙已经跑回去继续找剩下三个了。

&esp;&esp;赶牛车的大叔提醒这五个知青:

&esp;&esp;“供销社就在附近,你们要不要去看看有没有要买的?别是等去了村里才发现要用的东西没买,干什么都不方便。”

&esp;&esp;郭嘉和他套近乎:

&esp;&esp;“叔,您说说都有什么要买的呗?”

&esp;&esp;大叔这可就不知道了:

&esp;&esp;“嗐,我哪儿晓得你们都带了什么,又缺什么?你们问问二小子,他懂的多。”

&esp;&esp;说着一指扶苏。

&esp;&esp;扶苏觉得二小子和秦老二听着都不太好听,但是村里人就爱这么叫,不爱喊名。说是他的名文绉绉的,记不住。

&esp;&esp;还有些讲究的大娘会换个称呼,喊他大哥叫大树,喊他叫小树。

&esp;&esp;因为村里排老二的男娃多得很,叫老二容易混。而据说扶胥和扶苏都是桑树,起这个小名绝对不会叫错人。

&esp;&esp;——幸好他俩都是树,不然就一人叫这个的话,少不得要衍生出个“树娃子”这种昵称。

&esp;&esp;扶苏给大家介绍了一下:

&esp;&esp;“我叫秦扶苏。”

&esp;&esp;然后提起要买的东西,说到水杯毛巾脸盆这些肯定得有,不过手头吃紧的话不买也成。村里人有人会做这个的,到时候和他们换就行了,保管比供销社买的划算。

&esp;&esp;供销社买脸盆还要工业票呢。

&esp;&esp;扶苏带他们去了供销社。

&esp;&esp;趁着这会儿人少要赶紧去,不然等下全是人不说,东西可能还会卖光。剩下三个没到的暂时不等了,还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碰见人呢。

&esp;&esp;结果去了供销社,看见有个女同志在买东西。孙秀秀一下子认出来了,说对方也是秦河大队的,之前跟她坐一起呢。

&esp;&esp;扶苏有些意外:

&esp;&esp;“她人还挺聪明的,没去找大队,挤出来之后就先奔向供销社了。”

&esp;&esp;知道找大队耽误时间,不如把该买的先买了再说。虽然拎着行李买东西不方便,可也比去晚了什么都买不到强。

&esp;&esp;孙秀秀过去打招呼。

&esp;&esp;曲小梅没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

&esp;&esp;“太好了,我东西正好也买得差不多,正准备找找大队在哪儿!”

&esp;&esp;孙秀秀看了一圈,买了点村里换不到的东西,还额外买了把锁。她可知道有些知青会偷东西,得把柜子锁了。

&esp;&esp;扶苏也没多余提醒她知青点已经挤到放不下柜子了,买了锁没用。

&esp;&esp;反正知青点肯定是要扩建的,到时候就有柜子了。村里也不可能就给他们提供一张床,之前要不是为了放下更多的床,也不会把柜子都挪出去另外放。

&esp;&esp;回去的路上,孙秀秀提起坐车的事。

&esp;&esp;曲小梅一口答应:

&esp;&esp;“那我也坐车!”

&esp;&esp;曲小梅不像孙秀秀花钱大手大脚,她会在评估过哪些钱必须花之后,再去出钱。

&esp;&esp;不过因为都来自二十一世纪,很多方面两人的思路其实是一致的。

&esp;&esp;比如说他们都觉得比起走路几个小时,还不如花钱坐车。再比如下车要找人帮忙拿行李,因为自己真的拿不了那么多。

&esp;&esp;单纯拿还好,拿着它们挤下车,她觉得自己少不得得被挤丢一两个包袱。

&esp;&esp;六个人搞定好一切,终于可以歇一歇。

&esp;&esp;结果在这里等了半小时也没等到剩下两人过来集合,大嗓门小伙都把自己村的人凑齐了,也没见他们过来。

&esp;&esp;秦政皱起眉,准备去找其他村的人问一下情况。

&esp;&esp;扶苏立刻起身:

&esp;&esp;“我去吧!”

&esp;&esp;秦政点了点头,没跟儿子争。

&esp;&esp;扶苏去问了一圈,问清河大队的集合点在哪里。他猜两个知青应该是听岔了,跟着别人的队伍跑了。

&esp;&esp;扶苏很快问到了地方,过去对着人群喊了一声“许峰、张前进”,果然得到两声意外又紧张的应答。

&esp;&esp;这俩人还以为自己是哪里出了问题,被什么工作人员找上了,看着扶苏的眼神十分忐忑。

&esp;&esp;扶苏无奈地提醒:

&esp;&esp;“这里是清河大队的集合点,不是秦河大队,老乡说话带点口音。”

&esp;&esp;两人:……

&esp;&esp;两人尴尬地去拎自己的行李:

&esp;&esp;“对不起对不起!”

&esp;&esp;清河大队本来还以为人凑齐了,正准备出发回村呢。闹了这么个乌龙,领队也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