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90节(2/2)

&esp;&esp;第53章 纯粹的、不掺杂利益考量的……

&esp;&esp;邱鸿振是被越级提拔到京兆尹位置上的。

&esp;&esp;他在京兆府,一无根基,二无人手,即使官职前面加了个“权”字,也多的是人不服。

&esp;&esp;这些人也许不会在明面上做什么,但只要在暗地里给邱鸿振使使绊子,就足够邱鸿振喝上一壶了。

&esp;&esp;更别说他还要调查何泰一案。

&esp;&esp;这里可不是燕西。在京师里,关系盘根错杂,那些不想看到何泰死的人,不会坐视不管。

&esp;&esp;这些事情,邱鸿振心知肚明,霍翎也是心知肚明。

&esp;&esp;但她没想到的是,邱鸿振那边暂时还没遇到什么困难,她自己就先遭到了来自何家和承恩公府的打压报复。

&esp;&esp;帝后大婚,最忙的无疑是礼部和内务府。

&esp;&esp;礼部尚书陆杭这段时间忙得脚不沾地,终于是把大婚章程给制定出来了。

&esp;&esp;这份章程,景元帝满意,霍翎也满意。

&esp;&esp;多么皆大欢喜的事情啊。

&esp;&esp;结果邱鸿振前脚去禁卫军那里提审了何泰,在几日后的大朝会上,素来没什么存在感的承恩公突然出列,上书启奏,弹劾礼部尚书陆杭。

&esp;&esp;“启禀陛下,臣看过礼部制定的大婚章程,尚有一事不明。”

&esp;&esp;“先皇后乃陛下发妻元后,霍皇后不过继后。先皇后奉行节俭,当年特意命礼部削减了册后大典的排场,如今礼部制定出来的章程,册后大典所需花费的银子,却远超先皇后当年。”

&esp;&esp;“此事,乃礼部疏忽。但若传扬出去,天下人不会说礼部如何,只会说霍皇后如何。”

&esp;&esp;承恩公弹劾完陆杭以后,立刻调转矛头,请景元帝为霍皇后的名声计,削减立后大典的排场。

&esp;&esp;“霍皇后家中也是继母当家,想必霍皇后也能理解老臣这颗慈父之心。”

&esp;&esp;殿上的景元帝一言未发,殿下的群臣在诧异过后,竟是纷纷出声附议,请景元帝削减立后大典的花销。

&esp;&esp;不得不说,承恩公这道折子上得极妙。

&esp;&esp;首先,他是先皇后的亲生父亲,由他来上这道折子,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esp;&esp;其次,在“立霍翎为后”这件事情上,景元帝刚和朝臣掰过一次手腕。

&esp;&esp;在景元帝的坚持下,百官上书,请霍翎入主中宫。

&esp;&esp;但这不代表百官心里没有一点儿想法。

&esp;&esp;他们阻止不了景元帝立后,难道还不能在其它地方动动手脚,压一压霍皇后正盛的风头吗。

&esp;&esp;就算是一些忠于天子的朝臣,也都乐见其成,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皇后人选的不满。

&esp;&esp;当然,朝堂之上也不是没有为霍皇后说话的人。

&esp;&esp;比如靖国公,他就说了:“当年国库空虚,又逢先帝崩逝,先皇后才厉行节俭。如今国朝安定二十载,国库丰盈,怎可同日而语。”

&esp;&esp;但很快,户部那边有人出列反驳:“国朝去年才经历了一场战事,军费花销极大,国库也是在苦苦支撑。霍皇后出身燕西,又是霍将军之女,想必对战事的惨烈更有切身之痛。”

&esp;&esp;看这些人一直把矛头往霍皇后身上带,礼部尚书陆杭赶紧出列请罪,将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表示这件事情是礼部没有考虑清楚,连累了帝后的名声。

&esp;&esp;都察院有御史出列:“如今大典未到,尚有补救的机会。要是大典已过,此事传扬了出去,天下人岂不是要说霍皇后不如先皇后贤良?倘若真将一国皇后置于不仁不义的境地,陆尚书就是以死谢罪都不为过。”

&esp;&esp;陆杭听得都要吐血了。他怎么就要以死谢罪了?

&esp;&esp;你们在那一口一个“今后不如元后贤良”,想以此邀名,你们都没谢罪,我凭什么谢罪。

&esp;&esp;“够了。”

&esp;&esp;殿上的景元帝听他们越说越不像话,厉喝一声,打断了他们的发言。

&esp;&esp;“此事容后再议,退朝吧。”

&esp;&esp;

&esp;&esp;身为京兆尹,邱鸿振也是有资格参加大朝会的。

&esp;&esp;不过他才刚抵达京城,对京中局势两眼一抹黑,压根掺和不进朝臣的争执中。

&esp;&esp;好不容易捱到下朝,邱鸿振与下属打了声招呼,也没回京兆府,而是亲自去了趟郡君府。

&esp;&esp;他过来的时候,霍翎正在和霍世鸣、方氏聊嫁妆的事情。

&esp;&esp;皇家需要给皇后准备聘礼,皇后这边也是需要准备嫁妆的。

&esp;&esp;霍翎的嫁妆,早在燕西时就准备得差不多了,但山水迢迢,许多大件东西都带不过来。再加上霍翎是嫁入皇家,很多东西都得重新置办一份。

&esp;&esp;不等霍翎开口说什么,霍世鸣就积极表态:“阿翎,你能成为皇后,是我们全家的荣幸。你的嫁妆,我和你母亲一定会为你置办得体体面面。”

&esp;&esp;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年先帝只是贬了霍家的官,却没有抄了霍家的家产,再加上这些年里,霍家也积攒下了不少家底。

&esp;&esp;上一回霍翎进京,霍世鸣给了霍翎一万两银票。那是霍世鸣可以调用的所有现钱。

&esp;&esp;但在得知霍翎成为皇后,霍世鸣当机立断,又想办法筹集了一大笔钱。

&esp;&esp;他不是傻子,相反,霍世鸣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女儿成为皇后以后,将会给家族带来怎样的好处。

&esp;&esp;所以霍世鸣也要愈发加大自己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