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谜云 第473节(1/2)

这个情报对黄旭青来说,不亚于是五雷轰顶,明明事先知道日军要对周围的游击队实施扫荡,他却没有通知阮清源等人,也没有加强对日军的监视,这就是极大的错误。

日军采取了行动,这么重要的情报居然没得到,淞沪指挥部就陷于被动的局面,这是错上加错!本来忠义救国军就打不过日军,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遭遇袭击,肯定会出现重大伤亡。

可想而知,如果淞沪指挥部把状告到局本部,他这个贻误军机的少将特派员,毫无疑问下场会很惨,撤职查办都是轻的。

滴滴滴,电台的信号灯忽然亮了。

“快接收破译,如果是淞沪指挥部的,那就说明这次有惊无险!”黄旭青当时就从椅子上跳起来。

十几分钟后,电文的内容被破译了,让他惊惧的是,是局本部的!戴老板问他,日军正在川沙对忠义救国军的临时驻地发动攻击,这件事他是否知情,为什么不向局本部汇报?

沪市的地下情报组织,是否提醒淞沪指挥部这件事,淞沪指挥部有没有采取什么规避措施?黄旭青直接瘫倒在椅子上,绝望的闭上眼睛,这次是彻底完了!英林俱乐部驻地经理办公室。

“老板,日军这次的行动很隐蔽,政保局不知道,伪军部队也不知道,连我们的情报网也没有提前察觉到,等日军到了川沙,我们的观察哨才发现踪迹,可为时已晚了。这件事我们情报站自己也有失误,对日军的监视力度有所降低,有些麻痹大意了。”陶嘉阳说道。

戴老板为什么会知道的这么及时?当然是韩霖发给他的消息!沪市情报站也没有想到日军的行动如此隐蔽,往常搞什么扫荡,各方面都有消息渠道,日军还没开始行动,该知道的就都知道了,结果自然是无功而返,只能拿着老百姓撒气。

可这次不一样,气头上的下村定,接到消息就立刻调动部队,还使用了大量的汽车,没有通知政保局也没有通知伪军,要不是沪市情报站在川沙有个据点,估计这时候还被蒙在鼓里。

“按理说忠义救国军的事情与我们特勤局无关,作为长期打游击的游击队,要有时刻面临危险的能力,可军情部门掌握不了敌人的行动,这就是我们的问题了,同样犯了疏忽大意的错误,好在你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就不说了。”韩霖说道。

他也没有想到出这样的事,这么大的行动瞒过特勤局的眼睛不容易,可往往以为自己把控全局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太过理想了。

日军这次只用了一招很简单的隐蔽出击,对外封锁了行动消息,整个沪市情报站就耳聋眼瞎,掌握的情报渠道一点也没有起作用。

“忠义救国军就这点家底子了,日军要是把淞沪指挥部给打残了,恐怕戴老板就输得一塌糊涂了。”岳骏鸣说道。

“不会的,顶多就是实力大减,能和日军周旋几年时间,忠义救国军也没有那么容易被全歼,但是经过几次严重损失,曾经三万多人的部队,能剩下三分之一就不错了。”韩霖说道。

遭遇重创

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午,在平安夜的当天,圣诞节的前一天,韩霖的专机降落在九龙坡机场,曹建东、高睿安和许寅正等人前来迎接。

之所以韩霖这时候赶回来,也是因为明天晚上英林俱乐部山城分部,将会有盛大的招待酒会。英美国家是过圣诞节的,山城政府外交部就邀请各国在山城的外交官,参加这次节日庆祝活动,开罗会议以后,地位提高了嘛!

蒋总裁和夫人也要出席,顺便说一句,这两口子都是基督教徒。

韩霖和随员从沪市先到了杭洲,然后乘坐飞机回到山城,比以前到衢州机场坐飞机,明显节约了不少时间。

枣子岚垭办公驻地。

前面的俱乐部灯火通明,在沈雪颜、柳尼娜和金民杰的指挥下,几百人在紧张的忙碌着,从平安夜开始俱乐部就有一系列节日活动,今天晚上外交官们要来俱乐部享用准备好的大餐,然后喝酒跳舞。

这些驻山城的各国使馆,都是俱乐部的长期赞助方,人家是给了钱的,为了节日的招待,韩霖不得不专门请求美方提供航空支援。因为这次是特例,其中也有美国的大使馆人员,所以美方没有拒绝,从紧张的航班中专门调出一架飞机进行运输。

韩霖委托佩雷斯从美国采购了大批的火鸡和牛肉,作为今天晚上的主餐,还有红酒和雪茄,包括巧克力、糖果、可乐和各种礼物。

俱乐部的迎宾大厅,有一棵装扮的五颜六色的巨大圣诞树,也悬挂着很多礼物,这是韩霖给员工的,增添了一些节日的气氛。

“老板,您这次可带回来不少箱子,存放在什么地方?局本部的仓库里还是江北的仓库里?”曹建东问道。

放在局本部的仓库,就说明这是特勤局的物资,放在江北仓库,那就是韩霖自己的东西。

“叫他们把东西放到一楼的房间就行了,等到元旦以后,这些东西就是别人的了,没必要存起来,那样太麻烦。”韩霖无所谓的说道。

“是为了我们接收日伪资产的事情?”曹建东问道。

“嗯,这么多地方的日伪资产,是一大笔惊人的财富,山城政府内部眼红的人很多,原本想着分一杯羹的,结果有委座撑腰,被我们特勤局给一口吞了,他们连口汤也没有喝到,所以背后煽风点火的人很多。”

“说我贪污腐败中饱私囊,侵吞国家的财产,什么难听说什么,仗着有何总长、钱次长、陈长官和陈主任等人的关照力挺,总算这股歪风没刮起来,总得好好的谢谢人家,有来有往才是相处之道。”

“也不全是因为这点事,等到抗战胜利以后,接收日伪资产就成为热门,我要求的不多,京沪地区和平津地区,我的部队去受降然后接收日伪资产,想做到这一步,这些人对我至关重要。”韩霖说道。

“老板,您的胃口有点大啊,金陵和沪市,北平和津城,这可都是日伪资产最多利益最丰厚的城市,所有的人都盯着呢,我们的目的实现起来难度太高了。”曹建东笑着说道。

他为韩霖的想法感到不可思议,这时候已经开始布局抗战胜利以后得事情了,而且直接盯住了四个大城市。

谁也不傻,各方势力肯定和韩霖想的一样,红着眼睛想要大吃一顿,这个目标定的有点高不可攀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想都不敢想,怎么可能有成功的可能?就是因为难办,所以这次我可是下了重注,在杭洲的收获,被我拿来了最起码五分之一,成箱的美元和金条,珠宝和古董字画,还有杭洲的房产。”

“利益冲突的时候,靠人情没有用,要有实际的利益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我要他们相信,只要给了我方便,他们未来会得到的更多,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给我使劲争取。”韩霖说道。

特勤局在杭洲等几个地方,抄没的日伪资产很多,可大部分是不动产,他说是下了血本,这一点也没错,他的策略是,临时抱佛脚没用,先把关系搭建起来,将来肯定会有更大的回报。

“要是真做到了这种程度,我们特勤局的吃相,是不是难看了点?”曹建东有些担心的问道。

“是很难看!可大家都在这么做,我难看不难看的就无所谓了,即便是委座再偏袒我们特勤局,也不可能让我们自己吃独食,这是不现实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等到抗战胜利以后,各部院衙门的接收大员,饿狼一样疯狂扑到各地抢夺日伪资产,那会是个什么场面,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韩霖说道。

想到韩霖所说的场景,曹建东不由得打了个冷战,抗战这些年,除了少部分达官显贵依然过着奢靡的生活,绝大多数人都在苦苦挣扎,饿的眼睛都绿了,日伪资产就是流着油的肥美大餐!

“昨天我听金民杰说,据军统局电讯处的内线报告,说忠义救国军淞沪指挥部的主力部队,大前天傍晚在川沙遭到了日军袭击,由于事先没有得到沪市地下情报组织的预警,突然遭遇攻击,猝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

“阮清源给局本部的报告说,几路纵队被日军给打散了,出发时一万两千多人的兵力,目前他带着司令部人员和不到四千人的部队,逃回原来驻地,等待突围的部队前来汇合,所有的粮食物资和弹药全部丢失。”

“戴老板接到报告后询问了驻沪特派员黄旭青,此人早就得到伪军第十三师传递的消息,日军要在近期扫荡沪市周围的游击队,甚至还把这个情报向局本部报告,可他认为自己的情报渠道能随时掌握敌情,就没有和淞沪指挥部通报,提前做出预警。”

“淞沪指挥部消息闭塞,根本不知道日军在做扫荡的准备,随时都能发动进攻,否则一定会加强对临时驻地周边的警戒,按照作战模式布置宿营。说起来淞沪指挥部有责任,这个黄旭青的责任更大,戴老板大发雷霆,撤职不说,还要他立刻回到山城。”曹建东说道。

“其实这次我们特勤局的情报渠道,也没有察觉到日军的行动,而且被打散不代表被消灭,逃回三四千人没有问题,日军发动进攻的时候已经太阳落山了,环境对突围很有利。”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