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激烈的内斗,其中必然牵扯到一些栽赃陷害的伎俩,侍从室第二处作为这两局的顶头上司,处理他们告状的时候,就必须要格外慎重,生怕自己一时大意,成为戴立或者徐恩增攻击对方的工具。
最了解中统局和军统局的人,并不是侍从室,而是特勤局,毕竟这样的事情,韩霖才是专业的,戴立或者徐恩增的阴谋诡计,根本瞒不过韩霖这个大行家的眼睛。
等到韩霖向夫人汇报工作的时候,陈彦及就签发意见,同意把军统局抓捕的涉案人员,转给军法执行总监部审理。
汽车里,汤民生目不转睛的正视前方。
“对你到印度兰姆伽基地和史迪威将军进行接触,一次为山城政府争取到三个美械师的装备,我姨夫、姨母对你大加赞赏,这是前所未有的成绩,我姨夫都没有敢奢望做到这一步。”后排坐在韩霖身边的大小姐说道。
史迪威和蒋总裁的性格都很拧,谁也不是好说话的,认定的事情绝不轻易更改,双方的矛盾日益激烈,这也让夫人很是担忧,她知道史迪威在美国也是有后台的,生怕两人的恶劣关系,影响到美国对山城政府的援助。
韩霖虽然没能说服史迪威,把美援物资的分配权交出来,可是能从史迪威的手里为山城政府要来三个师的武器装备,这样的本事,出乎夫人的预料,青睐有加是必然的。
“可能我更熟悉美国人的想法,大家有着同样的目标,可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彼此的立场不同,矛盾也是在所难免。你今天晚上是回南泉官邸,还是住在枣子岚垭?”韩霖问道。
孔家刚从金陵搬迁到山城的时候,住在韩家开发的枣子岚垭高级住宅区,这是韩霖免费提供的别墅,随着孔家自己的南泉官邸落成,就搬走了。
但枣子岚垭的别墅,依然有几个女佣、两个园丁、一个厨师、一个司机和一个管家常住,大小姐偶尔来住一段时间,韩霖不缺这套别墅,孔家的资产富可敌国,更不缺这点开销。
“当然是住在枣子岚垭,时间太晚了再到南泉,路上坑坑洼洼的不好走,怎么,陪我吃顿饭说说话,唐滢还会吃醋不成?”大小姐问道。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唐滢促成了他和宋梓文之间的密切联系,对他前期在山城政府的发展和立足,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宋先生这个称呼,在山城政府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这可是唯一一个敢和蒋总裁当面吵架的皇亲国戚。
而大小姐促成了他与孔家的合作,甚至得到了夫人的关照,在他的上升期有着很大的帮助。倒也不是说枕头风,蒋总裁和夫人是分房睡的,而是蒋总裁很重视夫人的建议,本来就欣赏他,夫人锦上添花,效果自然更加惊人。
当初韩霖也没有想过男女之情,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她们是什么身份?反正接触接触,维持朋友的关系,对自己肯定是利大于弊,没想到发展到现在,如同一团乱麻!两天后的下午,军令部驻地。
“这是部长刚到官邸开完会,叮嘱我列入备忘录的重大决定,你誊抄完把两份都给我送到办公室。”秘书拿着一张纸到了办公室。
“您放心,我一定尽快抄完!”文海丽急忙站起来双手接过。
秘书像往常一样笑着点点头,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文海丽知道今天上午部长到黄山官邸开会了,坐下后仔细一看,是山城政府军委会与驻印英美军,关于远征军与驻印军即将发动联合作战的决定,时间就在九月一日,距离现在已经不到半个月时间了。
把原件和誊抄件送到秘书办公室,她借口领取纸张和复写纸,到了庶务处,路过乔国信办公室的门口,两人简单打了个招呼,就在说话间,一张小纸条被她塞到乔国信手里。
堂堂的庶务处长,下班后居然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的离开。
这也很正常,碍于抗战期间的条件所限,能有专车待遇的,最起码也得是厅长级别,处长这种职务,外出办事有车队的小汽车,自己上下班是没有汽车接送的。
来到自家住处附近街口的杂货铺,乔国信进去买了一瓶酒和两盒烟,然后在路边又买了点熟食,直接就回家关上门,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去,买盒烟,试试这家杂货铺!”金民杰对下属说道。
她亲自带着一个小组,化装后骑着自行车,从几个方向跟踪乔国信,最终来到了这里,从乔国信的对话来分析,熟食店的老板,显然是地道的当地人,口音就能听出来,那就只有这个杂货铺了。
几分钟后,下属回来了。
杂货铺的老板和老板娘,看起来都是三十多岁,长得很普通,个子也不高,当地话说的很僵硬,带着几丝北方口音。
“这就很明显了,杂货铺的这对小夫妻,就是日本间谍扮演的,你们在这里远远盯着点,我找地方打个电话。”金民杰骑着自行车,迅速找到一家商店,给周香怡打了电话。
很快,电讯处派出的无线电监测小组,就在周香怡的亲自带队下,开着车来到附近,四名特工拿着无线电定位仪在杂货铺四角,准备测定信号源。高睿安没多久也出现了,在周围布置人员防止日谍逃脱。
夜幕降临的时候,一辆汽车来到街角,韩霖亲自到达了现场。
“老板!”三人听到消息,急忙赶到韩霖的汽车旁边。
“看起来我的确给了你们不小的压力,不过就是抓两个日谍而已,一个行动小组就能处理,居然出动了特勤局的三员大将和几十名特工,这也未免太夸张了,典型的杀鸡用牛刀。”韩霖笑着说道。
金民杰是特勤局的办公室主任兼保密防谍处的副处长,周香怡是电讯处的处长,高睿安是山城卫戍总司令部稽查处的督察长,兼任特勤局水陆运输缉私处的处长,全都是他的嫡系心腹,是可以独当一面的老资格特工。
为了一件日谍案,这次三人竟然亲自出马到现场坐镇指挥,保证任务的顺利执行,估计也是他这个老板对工作的不满意,无形中施加的压力太大了。
“老板,您怎么也亲自来了?”金民杰问道。
“特勤局的抓捕行动搞出这么大阵仗,我能不来吗?我主要是给你们减减压,别把弦绷得太紧了,顺便也开个现场会,把事情给下属去做,跟我来,我对你们说一说这几天翻看档案的收获。”韩霖笑了笑说道。
再次梳理案情
这次前来执行任务的三十多名特工,是保密防谍处和稽查处的骨干人员,实战经验丰富,即便没有上司在场指挥,照样也能完成的非常漂亮。
金民杰、高睿安和周香怡,跟着韩霖顺着街道,走到一处茶楼,到二楼要了个雅间,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谈话。
山城的八月份,夜间的温度也能到二十六七度,很多居民热得受不了,就在家门口坐着,摇着大蒲扇纳凉,茶楼到十点多还有开门营业的。
“这次特高课顾问部派遣到山城的间谍,我们掌握了一半,虽然其余的三组,是和顾问部单独联系,彼此之间并不交叉,走到现在,也是有迹象可循的,存在着一定规律。”
“第一组和第二组,包括这第三组,他们在山城政府的重要部门里面,都有自己的切入点,上次是美洲司的副司长纪耀辉,这次是军令部的庶务处长乔国信,是不是可以由此判断,其余的三组也有这种情况?”韩霖问道。
“这是很有可能的,从潜伏到寻找目标,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使用各种手段发展内线,最终获取情报,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可能是几个月,但也可能是一年半载,顾问部没有这样的耐心。”
“他们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开始采取反击手段,才来到山城执行潜伏任务的,日本的目的,是要逼着山城政府和谈,减轻自己的压力,因此,尽快获取山城政府在外交、军事、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报,就成为这个潜伏组织的任务。”高睿安说道。
“为了快速搭建情报网,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原来一些不受重视的内线,纪耀辉和乔国信,可能被发展的时候职务不高,抗战六年了,他们自己在发展在变化,重新进入顾问部的视线。”金民杰说道。
韩霖的意思都明白,战争到了这个时候,没有那么多时间让间谍从容的在山城布局,一点点循序渐进的渗透军事指挥中枢机构,完成情报网架设。
在抗战爆发以前,日本对中国的情报网铺设,那可是经过了几代人的渗透,联合特高课培训的特工,一部分从小就在中国生活、学习,几乎做到了无懈可击的极致。
可现在呢,肯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快速实施突破,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渠道,协助他们来完成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