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谜云 第386节(1/2)

身为中统特务的韦孝儒也知道洛阳一带是赵黎君的势力范围,因此一直小心谨慎,不想还是被赵黎君的手下,把他及两个随从,校长郭兆曙和两个教员打昏后,丢到机场附近的一口枯井,干脆活埋了。

省政府开会的时候不见韦孝儒到场,得知他住在洛阳复旦中学内,派人查找,不仅不见了韦教儒及随从,学校校长等三人也一齐失踪。

赵黎君也是该死,调查并且破案的,居然是军统局的第八战区督察室主任,而且还是戴立亲自督办,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件胆大包天的案件,会是他做的,很快就从他的手下打开缺口,这事就瞒不住了。

“狗屁倒灶的烂事,军统局的人把中统局的人杀了,这两家就像是斗鸡一样,非得啄瞎对方的眼珠子不可,现在居然到不死不休的地步,一群混蛋!既然这个赵黎君死有余辜,而且是罪证确凿,军法执行总监部枪毙了就是,不会把我叫回来让我处理吧?”韩霖顿时郁闷了。

底线不容逾越的霸气

军统局的赵黎君因为私人恩怨,手段极其残忍的活埋了中统局的韦孝儒和随员,还有三个教育人士,这种丧尽天良的恶性案件,因为事先不知情,被军统局派员给破获了,随之案情也被曝光,顿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一片哗然。

按理说军法执行总监部只需要按照山城政府的法律,判赵黎君及行凶者抵命就是了,这没什么好争论的。但三月份发生的案件,拖到现如今的十月份还没有结案,很明显,这必然是有外力介入了案件的审判。

谁都知道戴立虽然家规森严,但护犊子护的厉害,更别说赵黎君是他向来青睐有加的嫡系,有这棵大树遮风挡雨,军法执行总监部的人铁定犯难为。

戴立不好得罪,可系和中统局对韦孝儒的死也是不肯罢休,非要让赵黎君偿命不可,拖来拖去,一直拖到了现在还没有处理完。

“老板,案件本身没有什么可争辩的,关键背后的军统局和中统局,态度截然相反,中统局是不杀赵黎君誓不罢休,军统局是死保赵黎君,杀或者不杀,这两个结果不是得罪军统局就是得罪中统局,以后怕是不好相处。”曹建东皱着眉头说道。

如果枪毙了赵黎君,自然就得罪了戴老板,如果只给个无期徒刑,留一步余地,中统局肯定会大为不满。

“我知道你的意思,如果有可能,我也不愿意得罪了军统局或者中统局,山城政府的大环境就是这样,做什么事都要靠着人脉关系,但这个案件的判决结果,根本没有两全其美的方式。”

“案件在全国的影响很大,谁敢徇私,会被全国的民众戳脊梁骨,骂十八代祖宗,名声会臭不可闻,军统局的人情我不稀罕,而且这个赵黎君确实该死,人总得保持底线,有些事是绝对不能做的。”

“你也不要把事态想得多严重,戴老板不会因为这点事就和我撕破脸的,赵黎君算什么东西,拿来和我相提并论?时至今日,我勉强也在山城政府有了一席之地,难道还担心军统局会报复我不成?”韩霖摇摇头说道。

他稍微一考虑,就做出了决定,如果这次案件交到他的手里,赵黎君立刻就会被执行枪决,这样的人渣败类,直接触犯了他的底线。

他才不管戴老板高不高兴,得罪就得罪了,拖了半年还没有把事情处理完,这是戴老板自己的问题,既然你搞不定,那就证明赵黎君该死。

到了晚上,特勤处的几个高层来到中央别墅庄园,与韩霖一起吃晚饭,汇报一下各自的情况。

“老板,军统局成立后就没有停止的特训班,从今年的六月初开始,就不再招收新学员了,这件事也意味着军统局的扩张,暂时性停滞下来,整个军统局的人心也慢慢出现了浮动。”

“据我的内线说,军统局的摊子铺的太大,人员数量膨胀的速度吓人,可收入却撑不住支出,加上委座每月给军统局的钱没有增加,导致经费极其困难,各地外勤机构的核销,拖了半年还没有钱处理,戴老板被逼的只能把特训班暂时停掉了。”金民杰说道。

军统局没钱了,这也在韩霖的意料之中,因为这个结果就是他造成的,先是抢到了财政部缉私署,接着是财政部货运筹备处,最肥的两个机构全都掌握在他手里。

眼下能给军统局输血的,只有运输统制局的监察处,可对于军统局庞大的经费来说,属于是杯水车薪。

等到韩霖再把伪钞的工作拿到手,军统局能够赖以支撑的财源,就全部被截断了,接下来只能通过走私维持开支。

“军统局会没钱?戴老板和杜玥升的走私买卖,做的非常红火,仗着青帮积累的人脉,在整个山城政府的走私买卖中,只有我们才能相提并论,而且委座不会看着军统局支撑不住,肯定还要救济,所谓的没钱,只怕是暂时性的困难吧?”曹建东很怀疑。

“你说到点子上了,委座确实不会看着军统局被钱的问题压垮,你们别忘记一点,山城政府从来都是把地下党作为最大的对手,但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军统局不能再无限制的发展,而且还要收缩和精简。”

“现在的军统局,成员良莠不齐,为非作歹的行为屡见不鲜,委座不给军统局增加经费,就是给戴老板画了个圈,他在圈子里面活动,军统局是完全能支撑的,他非得盲目扩张,自己会把自己给累死。”韩霖说道。

在抗战胜利以前,军统局不能垮掉,要不然军统局的职能转移给特勤处来办,这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韩霖不能把培养出来的特勤处,用于对地下党下手,也不能去做那些监视打小报告的行为,他需要军统局顶在前面,事实上,现在的军统局已经积攒了足够的实力,值得引起警惕了。

“老板,接到周秉清的电文后,我们已经对山城范围内所有军事指挥中枢部门的人员,实施了严格的监控,只是数量太多,无法保证每个人的活动都在视线以内。”

“进入山城的各个关口,我们在检查站也派遣得力人员,密切注意进入山城的可疑目标,周秉清的照片全都是伪装过的,得不到最直接的信息,到现在没有什么发现。”高睿安说道。

特高课顾问部这次派遣十几个间谍到山城来潜伏,接到周秉清的消息后,他立刻开始采取行动,打算严防死守,没想到,对方却不按照常理出牌,从机场坐飞机离开汉口,导致他的措施完全没起到作用。

山城可是国统区最大的城市,想要潜入进来是根本无法防御的,死角很多,而且山城的人口数量已经快要到百万级别,大量的难民,也造成了社会上有十余万的闲散人员,稽查处的工作量日益加重。

按照守株待兔的基本原则,高睿安就对日谍的目标所在地实施布防。

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出现了,需要监视的目标很多,人员调配不到位,监控力度达不到要求。

他知道,一旦这些日谍顺利潜伏下来,逐渐适应了环境,有了掩饰身份,再想找到他们就千难万难了。

“敌人这次潜入山城所采取的方式,代表他们进步了很多,完全是针对特勤处的惯用方式而做出的应对,可我看你们的应对方式太常规,证明你们的能力迟滞不前。”

“睿安,思维要打开,我们在山城是主场作战,这可不是在沦陷区,自身的优势有很多,在家里还对付不了日谍,说起来这是特勤处的耻辱,破局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借力。”韩霖摇摇头说道。

要学会利用资源

对于高睿安的困惑,韩霖是知道怎么回事的,一直以来,也是他造成这样的局面,特勤处破获日谍案,从来都是单打独斗,什么事情都是亲力亲为,而且也没有在内部发展眼线的习惯,他们的思维有些固化了。

“借力?您的意思是说,要利用特勤处的全部资源进行搜索,而不是我们的特工本身?”曹建东立刻就明白了。

“特勤处直接隶属于军委会办公厅,受到侍从室的指挥,掌握着军委会所有办公机构、军事指挥中枢部门和各路军队司令部,保密防谍工作的权力,既然知道自己监视不过来,那就让这些部门内部的人,代替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相互监视。”

“敌人的目的是要获取情报,各部门里面能接触到重要情报的人,还是个有限的圈子,这也不难监视,你们只需要把各要害部门副科长以上的领导,以及直接接触到机密的人员监控好就是了,有资源为什么不用呢?这一点要学习一下军统局,只不过我们的目标是日本间谍,他们的任务更复杂。”

“再有,日谍刚刚来到山城,是完全陌生的新面孔,来到以后首先做的就是找地方住下来,这就给我们创造了两个搜索的契机,睿安,你自己想到了没有?”韩霖说道。

他相信,以高睿安这么多年的经验,只要自己给出了提示,就一定知道如何把搜索方式更深入的展开。

“老板,我想到了,这些年稽查处在山城各地发展了上千名的线人,也不能拿着钱不干活,他们发挥的作用,可能出乎意料。线人都是长期住在山城的本地人,对自己住地出现的新人,很快就能察觉。”

“根据汉口情报站的描述,对日谍的大的搜索条件是,可能为一男一女,年龄大约在二十三四岁左右,有明显的北方口音,身材矮小,如果线人发现了类似的目标,立刻把这些信息报给上线。”

“还有一点,他们伪造山城本地居住证的可能比较小,一旦被发现就是致命的疏忽,他们一定会到警察局申请居住证,这样就留下了照片,我们可以根据他们从汉口出发的时间作为,一步步的筛选这些新的档案,总会有收获的。”高睿安说道。

“你们谁给他补充一下?”韩霖笑着问道。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