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会
索尔斯倒是很上道,知道打动自己的无非就是利益,值不值得投资,就要看自己今天的表现,符不符合美国人的价值观。
既然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援助,搞青霉素的医药产业,也需要得到美国军方的帮助,这场报告就得拿点真东西出来了。
韩霖也明白索尔斯的意思,无非就是给参加会议的各方,一个关于日本的清晰概念,毕竟两国没有打过仗,相互了解的也不是很多,日本是个全民皆谍的国家,外国人想要在日本搞情报工作,难度是相当大的。
就在接待室,韩霖享受着海军情报局漂亮女军官的咖啡,按照索尔斯的要求,自己思索着写出了一张提纲,酝酿了一下用词,标注了简单的提示。
先要说日本的侵略本性,从侵占中国的东三省、华北地区和华中地区,到现如今的东南亚,这里面穿插着轴心国的形成,日本的战争不只是掠夺资源那么简单,更多是要形成日本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想要建立属于日本的霸权秩序,而霸权的建立源自于武力手段。
接下来就要阐述,日本为什么要把目标对准东南亚地区的欧美殖民地,南进战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德国和意大利结盟后,对英法主导的欧洲发起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一战结束后,华盛顿-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德国不甘于自身遭到削弱和压制,由此给法西斯主义造就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想要以战争的方式夺回失去的一切,重新建立属于他们操纵的新秩序,这与同样在一战后对利益分配不满意,想要称霸东亚、亚洲甚至是亚太地区的日本,野心不谋而合”
“日本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家,侵略战争是他们的本性,但是作为一个面积不大的岛国,国内的矿产资源匮乏,支撑不起他们称霸亚太地区的野心,不但钢铁和石油这两个战争的命脉,也包括天然橡胶、稀有金属,甚至是大米这样的粮食,都高度依赖美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贸易”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日本通过侵略战争的手段,占据了中国的很多地区,但中国的铁矿石品质不算高,更无法提供日本需要的石油资源,而钨矿和锡矿等稀有金属矿产,大多数在山城政府的控制区,实际上日本早就把目光盯住了富饶的东南亚”
“日本之所以冒着要和欧美国家发生战争的风险,也要进军东南亚,这是他们的战略需求,一是在经济上为日本的制造业提供巨大和可靠的市场以及稳定的原材料来源。二是在军事上,提出要把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变成日本的殖民地,进而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三是东南亚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是印度洋到太平洋,亚洲和大洋洲,由中南半岛和印太地区大量群岛构成的咽喉要塞地区,这就是所谓的南进战略”
“最近我得到的消息是,日本政府与法国维新政府正在开启谈判,准备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地区南部,预计将会在七月底到八月初的阶段,把军队部署到这个地区,事实上,这是南进战略最为显著的信号,也代表着日本政府已经下定决心”
“看看这个位置的战略意义,金兰湾是最好的深水港,可以停靠航空母舰,为海军得到了一处重要的前沿基地,向南就是美属菲绿宾、向西是荷兰的荷属东印度、英属马来亚、英属印度洋领地,他们已经在法属印度支那地区北部驻军了,向西是英国的英属缅甸”
“如果日本的行动遭到美国政府的制裁,说说石油的问题,当制裁扩大到石油的时候,两个国家或者是说是日本和欧美国家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日本的石油储备大约是五百万吨的数量,在得不到补充的情况下,一年多时间就会耗光。我们都知道,没有石油作为燃料,战争机器很快就会瘫痪,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没有选择”
“事实上美国也别无选择,霸占东南亚地区,只是日本法西斯政府的第一步目标,他们绝不会放弃称霸亚太地区的野心,即便美国政府做出妥协,继续提供石油,早晚日本也会利用法属印度支那地区作为跳板,向周边地区发动战争,与其坐视日本继续强大,早点把局面明朗化,是最佳的选择,而且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也没有向日本低头的理由”
“日本一年的石油消耗大约是五百多万吨,注意,这是全国能源的所有消耗总数,自身依靠萨哈林油田和日本本国油田生产的石油,加起来不到这个数量的十分之一,大约是百分之七,其余的全都依赖进口。但是东南亚地区呢?仅仅一个荷属东印度年产八百万吨,加上别的地区,年产量一千多万吨,完全能够满足需要”
“日本并非不知道美国的强大,国内也有反对和美国开战的声音,因为无论是从经济、工业、资源、财力、人口、军事等诸多方面做对比,日本这个后起的工业国家都无法成为美国的对手,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日本人的天性中有赌的成分,他们会因为自己的野心,对强大的国家发动战争”
在海军情报局的礼堂,韩霖做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专题报告,说的是口干舌燥,报告无非就是两点,首先是日本为什么要和美国爆发冲突,其次是战争就要来临。
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当韩霖的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全体起立,用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对他的讲解表示满意和认可。
大家都知道,海军情报局目前在美国情报界的地位很高,这其中很关键的原因,就是有这个顾问专家的存在。今天作为专家顾问的一场专题报告,韩霖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局面和战争爆发的原因,讲解的非常透彻。
美国政界和军界的高层人物,不懂这些吗?
这话说出来没人会相信,双方早就把对方当做假想敌了,对战争的到来,高层也是有心理准备的。
韩霖的理解是,局势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总统没有得到国会授权发动战争,军方高层同样不方便直接谈到战争的话题,这个权力是掌握在国会手里的。因此,更多是在利用这样的一次情报交流,把日美之间即将开战的信息,传递给各方而已。
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知道这场战争是怎么回事,更多了解日本的情况,了解东南亚地区对美国的意义,怎么说呢,就像是个吹风会。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的内幕情况、做事风格和实时动态,包括一步步的行动,韩霖才是最有权威的,换个人可能说不这么清楚,也不见得就能达到想要的效果,索尔斯自己说出来,就没人愿意听。
简单举例,日本和法国维新政府谈判,要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地区南部,这样的机密情报,美国政府很快得到消息,来源是韩霖提供的。
美国自己的情报机构根本掌握不到,谈判又不用频繁发电报,美国的破译技术没用,而情报是有时效性的,早点知道,就有更多应对的时间。
报酬和挽留
韩霖来到休息室,既然完成索尔斯给出的要求,接下来也得谈谈自己的回报问题,两个半小时的宝贵信息传递,没点真金白银的报酬,对不起他这个穿越者的身份。
“韩霖先生,你作为我们海军情报局的顾问和专家,给大家讲了一堂课,很精彩的专题报告,刚才与会人员对你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我会为你支付合理的报酬。”索尔斯极为满意的说道。
“局长先生,我也希望知道一点日本和美国之间,外交谈判的情况,这次来美国,我也得带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否则不好交差。”韩霖说道。
“很遗憾,我很难给你什么准确的消息,具体罗斯福总统对日本问题是如何考虑的,一直到现在还是模糊不清,赫尔国务卿与日方谈判的次数也有几十次,往往是美国政府的要求日本不答应,日本的提议美国也不答应,双方迟迟没有进展。”索尔斯摇摇头说道。
他当然知道这个情况,罗斯福一直没有和外交机构、军方亮明他自己的态度,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具体是怎么考虑的,直到日美外交谈判的最后关头,才拿出了措辞强硬的《赫尔备忘录》。
这份备忘录的主要内容是,要求日本必须从中国和印度支那地区撤军,美日两国只能承认山城政府,不得以任何方式支持其他政权,美、英、日、中、苏、荷、泰等国缔结一项多边互不侵犯条约,以重新确立《九国公约》精神,取代三国同盟条约。
这样的要求,等于把引起日本财政枯竭、伤亡巨大的一场中日战争,所得到的一切战果,彻底化为乌有!
罗斯福知道日本人是绝对不能答应的,出台这份备忘录,就是做好了谈判破裂的准备,逼着日本发动战争!
韩霖这么问是什么目的呢?
很简单,索尔斯的要求他做到了,可是他的要求索尔斯做却不到,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然给不了韩霖需要的相关情报信息,那就只能从别的地方找补了。
“我在美国与合伙人佩雷斯先生,开办了一家制药公司,主要的研发目标是青霉素,但是技术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特别是青霉素菌株的培养,希望能够得到海军情报局的帮助,获取部分技术和青霉素菌株。”韩霖说道。
“我知道佩雷斯,他是远洋运输业的成功商人,虽然不是海军情报局的正式情报人员,但他为我们服务了很多年,你们两位是在美国开办的药厂?”索尔斯问道。
“对,药厂选址在洛杉矶,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如果日本和欧美国家开战,美国势必要被卷入战争,这也意味着会出现数百万军人流血牺牲的结果,如何有效控制伤口感染,这是需要及早准备的重要工作。”
“我听说美国军方资助的科研机构,已经有了相关技术,但青霉素的培养需要极为苛刻的条件,产量肯定跟不上局势的发展,多增加研发和生产渠道,也是解决问题的途径。”韩霖说道。
“既然你们的药厂是在洛杉矶,那我可以想想办法,毕竟你也为美国的情报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该照顾还是需要照顾的。还有别的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索尔斯想了想说道。
有美国人作为药厂的老板,生产地是在美国洛杉矶,那这件事就可以通融了,毕竟青霉素的价值很高,现在是军方的机密,哪怕是韩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不方便给他作为答谢。
对于青霉素这种抗生素药品,他多少也知道一些,技术虽然有了,但大规模生产的技术还不成熟,以现有的产量,对战争来说是微乎其微,在这样的情况下,多一家制药企业研发生产青霉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在山城政府负责一支游击武装,这您应该是知道的,在我们山城政府的军队编制里面,属于是特务武装,专门负责偷袭、破坏日军的外围据点和交通要道,小范围的灵活作战。”
“目前有一个千人编制的突击大队,已经装备了海军情报局支援的美式武器,但是其余的部队,武器装备仍然比较落后,不符合特务武装的活动方式和定位,如果您这边方便,请尽可能给我提供一些援助。”韩霖说道。
“援助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会想想办法尽可能多的提供军事资源,但你不要着急,目前我们美国生产的武器弹药,都用于欧洲战场和美国自己的备战,能拿出来的不多,但是你放心,我记住这件事了,也会向海军部和参联会进行报告。”索尔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