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谜云 第314节(1/2)

“我知道你很希望美国政府援助山城政府,但是鉴于德国占领了法国,现在又对英国狂轰滥炸,为了遏制德国不断扩张的野心,美国政府在目前这个阶段,更多是在考虑支援欧洲战场。国会的议员们很多都奉行孤立主义,导致总统出售军火的提议,迟迟未能得到通过。”

“当然,也有一个好消息,如果日本实质性损害了美国的利益,美国政府不会妥协,势必要采取反制措施,给出必要的警告,可能要涉及到钢铁和石油,日军一旦在法属印度支那地区北部驻军,这肯定是不被认同的,我会把这个消息汇报给国内,提前做好制裁的准备。”史密斯说道。

美国不愿意和日本开战,并不是害怕和日本开战,而是国会不希望美国卷入战争,一直在阻挠政府的各种策略,可一旦美国的实质性利益受到侵犯,国会的议员们是绝对不可能容忍的,美国从来都很霸道。

“这次我来沪市,也得到了外交部的指示,英国政府屈服于日本的压力,关闭了滇缅公路的运输,这是在帮助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山城政府外交部希望美国政府对此能够协调英国政府,重新开放滇缅公路。”韩霖说道。

幼稚而愚蠢

滇缅公路是抗战时期,山城政府和各国进行国际贸易的生命线,通过这条公路,源源不断的输入军用物资和汽油,输出了偿还贷款的猪鬃、桐油、钨矿、锡矿等,对目前物资匮乏的山城政府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虽然各国在山城设有大使馆,驻沪总领事馆只是负责当地的事务,层面比较低,可外交部和英美大使馆的会谈,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得知韩霖这次到沪市,部长就给了他一项秘密使命,通过驻沪总领事馆,做美国外交部门的工作,协助重开滇缅公路。

早在六月二十四日,日本外务省就向英国政府提出,关闭滇缅公路的要求,同时日本在港城的九龙边界,集结了大概一个旅团的部队给英国施压,英国被迫认真考虑公路问题。

到了七月八日,日本外相有田八郎向英国驻日大使克莱齐下了最后通牒,要求英国政府在十日内解决问题。十一日,英国考虑到无力支援英属缅甸,向日本询问可否暂时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

十二日,英国得到日本谅解,并于十七日签署《关于封闭滇缅公路的协定》,宣布暂时关闭滇缅公路。

英国政府被德国的轰炸搞得焦头烂额,没有能力兼顾殖民地的权益,为了保住自己的殖民地,就选择向日本妥协,换取日本不对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出手,换句话说,英国政府根本就没有看清楚日本的真实嘴脸,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来换取喘息的时间。

“美国政府并不认同英国政府的做法,英国政府的思维显然是错误的,而且我们美国的国务院,此前提出了反对意见,只是我们无法粗暴干涉英国的内政事务,你的要求,我会联系海军情报局,向国务院提出意见。”

“如果日本真的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地区北部,就对英属缅甸形成了直接的威胁,到那个时候,英国政府也该清醒了,美国政府会对英国政府做工作,促成早日开启滇缅公路的运输。”史密斯说道。

现在的英国政府,还不是七八十年后的英国政府,什么事都要看美国政府的脸色,英国首相丘吉尔仍然从英国自身的利益考虑问题,还没有参加二战的美国政府,显然不具备影响英国政府决策的程度。

美国政府不同意英国政府的做法,美国给山城政府的贷款,都是有条件的贷款,还贷的桐油和矿产,需要滇缅公路运输到港口,再转运到美国,滇缅公路的关闭,影响到了还贷和美国自身的战备。

“听你的意思,美国政府还是要看到日本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地区北部,才会有足够的理由说服英国政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本质还是英国政府一直以来的绥靖政策,宁愿让中国遭受关闭公路带来的物资匮乏,也要保障自身的利益,让日本的野心得逞。”

“从国家和国家的角度,这也不是什么错误,但是英国政府没有看到的是,他们的退让,将会让自己大英帝国的尊严被日本人踩到脚底下,最为关键的是,等到日本开始进军东南亚,日不落帝国就要解体了,没能看清楚日本的真实嘴脸,或许也是世界格局到了需要转变的时候了。”韩霖说道。

“韩霖,你也不要太愤怒,英国政府目前正在苦苦抵挡来自德国的轰炸,连首相也得在地下工作,他们为了这场战争,财政已经枯竭,积极寻求美国政府的帮助,以目前的军事力量,无力维持对海外殖民地的保护。”史密斯看到韩霖似乎对英国政府的成见很大,就劝说道。

“我没有愤怒,中国的局面已经是这样了,再糟糕也不会糟糕到哪里去,日本各方面的条件,都不足以支撑继续发动大规模的战役,战争到了这样的地步,我们中国有决心把战争打到最后胜利为止,哪怕没有得到欧美国家的援助,最多是时间多延长几年。”

“更何况,日本的南进策略基本确定,正在一步步走向与欧美国家争夺东南亚的结果,我不是对这件事幸灾乐祸,而是中国没有日本发动战争所需要的石油,日本为了自身的刚性需求,只能选择对欧美国家采取武力手段,英国政府的做法,是幼稚而愚蠢的。”韩霖摇了摇头说道。

“德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有没有转变的迹象?”史密斯问道。

“就目前来说,德国的精力暂时放在欧洲,特别是巴尔干半岛,短时间内不会急于和苏联撕破脸。”韩霖说道。

军统沪市区本部驻地。

看到戴老板发来的命令,陈功澍感觉到非常的振奋,局本部对军统沪市区能够主动出击,向日伪发起“自由刺杀活动”,给出了肯定的态度,并且给出了实际的支持。

“我们沪市区作为军统局第一大外勤机构,在戴老板的心目中,还是占据重要位置的,特使不同意我们的计划,戴老板居然把特使的职务撤销,所有的决策权力,重新归还给了沪市区。”

“戴老板为了鼓励我们沪市区的弟兄奋勇杀敌,特别拨出一笔经费,依据刺杀目标的价值,给出不同的奖励,比如刺杀一个少佐,就能有三千元的奖励,刺杀一个大尉两千元,刺杀一个少尉一千元,炸毁敌人的军事设施,有更加丰厚的奖励。”

“我们两个分头行动,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局本部的好消息传递给下面的弟兄,立功的同时,还能得到现金奖励,这样的机会要好好抓住,喝酒吃肉还是粗茶淡饭,全凭自己的本事。”陈功澍笑着说道。

“功澍兄,这次我们沪市区越级向戴老板提出申请,并且导致特使的职务被取消,等于把自己推到了悬崖边上,再也没有退路了。特使的考虑并非是没有原因,租界的形势,现在有了新的变化。”

“前几天特工总部的佘爱珍,开车冲击公共租界的关卡,还和巡捕发生枪战,可最后的结果呢?她安然无恙的被释放了,公共租界工部局和警务处,在日本驻沪总领事馆和日本宪兵司令部的强势压力下,允许日本特务和七十六号的人,携带枪支进入租界活动。”齐青斌说道。

他其实不是很赞成陈功澍的计划,这哪是自由刺杀,简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特使看到阻止不了沪市区的行为,居然撂挑子了,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虽然日本特务和汪伪政府特务,得到了携带枪支进入租界活动的权力,但公共租界也不是一味的退避,他们依然没有权力在租界内部随意抓人,必须要通过警务处和各地的巡捕房,有缓冲的余地。”

“再说,我虽然走了一步险棋,但这步棋却不能不走,特勤处先杀了张小林,后杀了傅胜兰,虽然外面都以为是我们沪市区做的,可我们却是担了个虚名,戴老板对我们的工作已经很不满意了,多次来电予以斥责。”

“我是区长你是书记,最主要的负责人,不采取积极行动表现沪市区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态度,如何对得起军统局第一大外勤机构的荣誉?我们两个如何向戴老板交代?”陈功澍说道。

南进策略的担忧

军统沪市区的“自由刺杀行动”,在戴老板的支持下,陈功澍和齐青斌的部署下,迅速拉开了帷幕。

九月三日下午,汪伪政府宣传工作的主要笔杆子,《国民新闻》报社的社长刘呐鸥,在公共租界四马路的京华酒楼吃完饭,刚出来酒楼,就遭到军统特工的枪击,连中三枪当场毙命,成为这次行动第一个倒下的汉奸。

戴老板也不食言,鉴于此人是汪伪政府宣传亲日思想的主要策划和参与者,又是旗开得胜,毫不吝啬的给出五千元法币的奖励!

百老汇大厦儿玉机关总部。

韩霖来到沪市的消息,并没有刻意的隐瞒,他能在英林俱乐部和史密斯见面,就是释放了一个信号,我来沪市了。

“我刚和美国驻沪总领事馆的武官见完面,将军阁下就知道了,儿玉机关的效率很高嘛!”韩霖笑着说道。

“韩君是国际情报圈不可取代的重量级人物,如果你来到沪市,我们居然一无所知,这是帝国海军情报方面的失职。韩君为我们帝国海军提供的战略情报,非常的精准,得到了军令部的高度评价。”须贺彦次郎说道。

“将军阁下请我过来,不是专门吹捧我的吧?我虽然付出了宝贵的国际情报,但是得到了日本海军的丰厚报酬,还有友谊,本质是一种等价交换。”韩霖说道。

这些都是开场白,马上就会进入实质性内容,对方约自己过来,可不是为了聊天的。

“由我们海军大将米内光政担任首相的内阁,被陆军所抵制,不得不总辞职,韩君不但对国际实时动态了如指掌,对我们日本的战略动态,同样掌握的非常清晰,对近卫文麿首相的组阁,你有什么评论?或者说,美国政府有什么看法?”须贺彦次郎说道。

七月二十二日,米内光政内阁在陆军大臣畑俊六辞职后迅速倒台,近卫文麿第二次组阁,对于日本陆军使绊子,逼着米内光政辞职的事情,日本海军当然是大为愤怒,本来双方就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通过这次的内斗,仇恨进一步增强了。

“将军阁下这句话问的很含糊,您指的是南进策略还是日德意三国结盟?其实这两个问题,将军阁下心里很清楚,想必很快就有结果出来,没有再讨论的必要。”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