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谜云 第194节(2/2)

川沙口小镇。

撤出第一线战斗的突击一队,奉命来到了特别情报小组设在这里的秘密据点,准备围歼附近的两个日本浪人破坏小队。在常昭民和岳骏鸣的带领下,情报小组的一个行动小队,负责铲除日本间谍收买的汉奸。

“顾队长,黑龙会的日本浪人目前藏在镇东侧靠近江畔的一处院子里,周围有树林和坟地,环境很偏僻,经过我们的仔细侦察,一共有四十八个人,没有装备重武器。”常昭民说道。

“来之前上峰有明确交代,在战争时期,这样的战斗不怕什么影响,这些人是当地老百姓的巨大威胁,也是我们金陵政府作战的威胁,要从快把任务完成,最后的期限是二十日晚。我们明天凌晨一点钟采取行动。”顾青杰说道。

“好,我们分头来搞,日本浪人有点战斗力,最好是直接用手榴弹把人炸死,而我们对付的日谍和汉奸,就要简单很多。”常昭民点点头说道。

“手榴弹我们有,昨天晚上的行动中,每人都捡了几颗,分给你们一点,这玩意不如德国的手榴弹好用,威力偏低,可德国装备用一点少一点,还是要习惯使用日本人的武器,补充起来容易,不花钱!”顾青杰笑着说道。

战略考核

凌晨一点钟,突击一队悄悄来到了日本浪人的藏身之地,顾青杰采用了常昭民的办法,准备用香瓜手雷快速结束战斗,不想和这些杂鱼烂虾浪费时间。

“默数三个数,直接扔到屋子里!”顾青杰说道。

炎热的天气,让屋子里的四十八个日本浪人也是苦不堪言,不得不买来了蚊帐,这儿距离江边太近,蚊子铺天盖地的,能把人叮得满身包。

但是按照特务机关的要求,他们必须要得到命令才能实施破坏行动,有个专门的人,随时盯着电台。

“哎呀,什么东西?”

“手雷!快跑!”

一秒钟后,随着剧烈的爆炸声,整个小院的五间屋子,被数十颗手雷的巨大爆炸力,直接给炸塌了,地面都有轻微的颤抖。

“做梦都能天上掉香瓜手雷,日本制造的手雷,这办法真好!”顾青杰站在远处,嘴角带着笑意。

就在突击一队采取行动的时候,突击二队在吴淞口和狮子林一带,也是同样的任务,陶嘉阳和吴意梅带着特工们协助。

八月十七日,一件震动日军的大事发生了。

金陵政府空军第五大航空大队第二十四中队飞行员阎海文,执行轰炸北四川路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任务时,返航途中被日军高射炮击中,轰炸机的机身着火,阎海文跳伞的时候,因为风向的作用落入敌阵,遭数十名日本士兵围捕并劝降。

阎海文不为所动,用飞行员佩戴的手枪击毙五名日军之后,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杀殉国。

其英勇的行为,强烈震撼着日本侵略者,日本兵竟然为他举行葬礼,在坟前列队脱帽,垂首恭敬而立。坟前粗糙的木牌上写着“支那空军勇士之墓”几个大字。为敌人、也为勇士举行葬礼,这在日军还是第一次。

同年的九月十一日,日本大阪的《每日新闻》特派员木村毅发回日本国内的一则报道,在日本列岛引起了强烈震动。

感佩至极的木村在文中叹道:“我将士本拟生擒,但对此悲壮之最后,不能不深表敬意而厚加葬殓……此少年空军勇士之亡,虽如苞蕾摧残,遗香不允,然此多情多恨,深情向往之心情,虽为敌军,亦不能不令我全军将士一掬同情之泪也。”

文章最后甚至惊呼:“中国已非昔日支那!”

同年十月,日本东京新宿区举办了“中国空军勇士之友阎海文展览会”,展出其飞行服、降落伞和手枪等遗物,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参观的东京市民络绎不绝,无不敬仰。

这只是淞沪会战的一个缩影,紧接着金陵政府就会投入七十万军人,与日军展开惨烈的大战,牺牲的官兵多达二十余万人。

八月十七日,淞沪警备司令部驻地。

韩霖的汽车在门岗检查完证件,直接驶入大门。

这次他之所以前来警备司令部,是接到了来自宪兵司令部的电话,陈絾和赣省的省主席熊天翼,奉委座的命令,秘密来到沪市视察战况,陈絾专门打电话给宪兵司令部,要他立刻到警备司令部报到。

警备司令部会议室,坐着陈絾、熊天翼、张文白、杨琥等大员,会议桌上铺着地图。

“报告陈长官,宪兵司令部警务处长韩霖奉命前来报到。”韩霖进门后举手敬礼。

陈絾目前的职务,是军政部的常务次长兼武昌行营的副主任,称呼长官是比较合适的。

“韩霖老弟来了,这次你在沪市可不容易,一边参与外交谈判工作,一边做情报搜集工作,还要亲身上阵,带着下属宪兵突击队在战场和日军拼杀,委座对你的表现非常赞赏。”

“在国际情报方面你是当之无愧的大行家,还有日本方面的渠道,眼下整个侍从室对日本决策的参考依据,都是由你提供的情报作为基础,事实也证明,你对日本的分析精辟而准确。”

“这次请你过来,我是想要听听你的看法,顺便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赣省的熊主席,这位是第九集团军的司令官张司令,杨司令你是很熟悉的。”陈絾笑着说道。

“熊主席好,张司令好,卑职久仰大名了!”韩霖急忙敬礼。

“前几天在战场大显神通的神秘部队,原来是韩处长的下属,听起来十三日晚,对日军一连串的偷袭行动,是韩处长亲自带队指挥,这一夜的成绩,实在令人不敢相信,佩服,佩服!”张文白笑着和韩霖握了握手说道。

至于熊天翼,也只是握了握手而已,他和韩霖第一次见面,对这个宪兵中校的情况不太熟悉。

“说吧,你给侍从室发电,说日本人即将增兵沪市,这是非常重要的情报,委座对此高度重视。如果日本人向沪市大举增兵,我们必须要做两件事,你知道是什么吗?”陈絾问道,似乎想要考一考韩霖。

其余的三个人,也在等着韩霖的回答,委座的意思他们已经知道了。

“首先是调动各地的精锐军队,立刻前来沪市参战,八千多日本海军陆战队和临时征召的士兵,我们两个德械师和一个独立旅都拿不下来,这说明我们和日本有着明显的差距。”

“不是金陵政府的官兵不勇敢,而是武器装备不在一条线上,无论是海军还是空军,再就是重武器的火力方面,短时间内是追不上的,只能用血肉之躯与敌人搏杀,这是其一。”

“为了以防万一,沪市的工厂要尽快迁移到后方,京沪杭地区无险可守,按照我的推断,应该是迁移大西南,借助地势和日军作战,这些工厂和设备,就是我们金陵政府和日本打长期战争的基础,必须要早做准备。”韩霖的回答不需要多考虑。

“你的这番话,似乎还有潜在的说法,为什么我们要在沪市和日军决战,又为什么搬迁到大西南,我听听你的看法。”陈絾说道。

金陵政府要把山城作为陪都,这件事已经进入讨论的日程,韩霖在金陵的军政两界都有关系,或许知道一点消息,他要深度考考韩霖,这家伙的战略远见和剖析能力,也侧面印证了情报的可信度。

最大的努力

换做一般人,对陈絾提出的问题确实不容易回答,这可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决策,需要着眼全国,是金陵政府高层的大人物们,侍从室的高级参谋们,才会去考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