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谜云 第166节(2/2)

谁会想到韩霖是从化名黄梓月,真实名字野村阳菜的女间谍身上,一根线牵扯出了整个间谍组织?

前年的年底韩霖回到金陵,通过胜华诊所的日谍案,挖出了黄梓月,随后揪出了村上纱织,从那时候起,黄梓月就成为他牵着暗夜蔷薇的一根线,直至这个间谍组织完全覆灭。

“好在我们还有一个情报组织,要不然暗夜蔷薇出了事,我们对金陵政府军政中枢的情报搜集工作,有可能会中断很长时间,重新派人潜伏进行布局,找到目标收买线人,这需要最起码一年的准备,甚至不一定能出成绩。”清水宽太说道。

“不,暗夜蔷薇情报组织,在蔷薇的指挥下,所有的内线都是军政中枢的关键角色,她提供的情报不只是数量,价值也格外大,渡边一木的情报组织就差得远了,什么人都接触,乱七八糟的线索都要抓,没多少够分量的情报。”上野信雄摇摇头说道。

京沪杭特别勤务办事处驻地。

戴老板没有食言,真请大家吃饭了,自己掏腰包订了几桌子上等酒席,为抓捕行动成功而庆贺。

“老板,您看这些犯人该怎么处置?”韩霖问道。

“过过审讯室这道程序,放开手脚审讯,所有的手段都用上,死了也没事,反正这个情报组织的价值已经被榨干净了,能捞一点是一点。”

“委座早就有批示,涉及到日谍案,只要证据确凿,就尽快处理掉,审讯结束后写一份报告给我,还有审讯记录,我去找委座签字,活着也是浪费粮食。”戴老板无所谓的说道。

“警务处搞改革的申请,委座对此有没有态度?”韩霖问道。

“你先别着急,我给你问了,委座原则上同意这个改革方案,也不算什么大事情,但机构变动,还牵涉到监狱的管理权,这需要军事委员会和行政院研究通过,怎么也要到二月份才能正式发布命令,你等消息就是了。”

“虽然还有一个间谍组织在活动,也知道按照你的本事,顶多两三个月就能全部挖出来,但是我觉得这伙人的渗透能力,和这个暗夜蔷薇间谍组织差得太远,不会影响大局,加上日本特务机关和你的合作关系需要维持,暂时先放他们一马,慢慢的一点点收拾他们。”

“发展情报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经营,而且能够执行潜伏任务的特务,更不容易培养,有这个间谍组织的存在,日本特务机关在短时间内,不会急于再组建新的情报网,这也是我不想让你过早收拾他们的原因。”戴老板说道。

再议出国

抓捕行动结束的第二天是旧历大年三十,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鞭炮声,这才真正有了过年的年味。韩霖宣布,除了审讯室和监狱需要等到审讯工作结束,其余的人轮流休息到正月十五以后。

所有公务员都严格按照规定,不放鞭炮不搞拜年活动,但聚会是在所难免的,韩霖也打算利用这个传统,走走自己的关系户,在所有人的心里,元旦终究是没法和春节相提并论。

金陵政府也没有明文规定说,春节期间公务人员不能扎堆凑一起喝酒聊天,这件事谁也没法计较。

韩宅今天晚上很热闹,父母回金陵了,大哥大嫂也回金陵了,小妹放假了,这是难得的团圆时刻。

没结婚,照样有压岁钱,不但韩霖和韩雨馨有,家里的管家、司机、园丁、女佣、保镖都有,数目也相当的可观。

餐桌上摆着丰盛的菜肴,以韩家的财力,基本上山珍海味都能见到。韩母带着佣人包水饺,大年初一的时候吃。

虽然现在也算南方人,但老家是鲁省青州府,属于北方人,韩家一直保留着过年吃饺子的传统,没有被南方的习俗同化。

“老二,你今天晚上有事?酒都不喝?”韩霂很是奇怪的问道。

自己弟弟的酒量他心里有数,每年聚餐的时候,平时喝红酒的他,总是被韩霖放趴下,可今天晚上韩霖居然没倒酒。

“等会我要到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委座官邸侍卫长钱达钧的家里,给他送点心意,元旦的时候没到他家里去,满嘴酒气的拜会他,这样太不尊重上峰了。”韩霖说道。

“我听说钱达钧在金陵政府内部,贪污受贿是出了名的,但他是蒋委座的大红人,手里掌握着实权,得闲军队将领也入不了他的眼,你和他还能拉上关系?”韩父感觉有些惊奇。

“钱达钧是侍卫长,我是警卫组长,我们是最为直接的上下属关系,您也说了,他这个人贪污受贿,我要是连他这样的人都搞不定,就不用在金陵政府混了。实话和您说,我和孔家、宋家都沾点关系,虽然不是交情多深,至少咱们家的食盐买卖,谁眼红也抢不走。”韩霖笑着说道。

盐务署归财政部管理,别的不说,光是孔家两位小姐和他成为好朋友,韩家的买卖就没人能抢走。这件事最为关键的地方并不只是钱的问题,比韩家有钱的人很多,人脉关系才是决定性的。

“你这一点倒是很像我,善于结交人脉,但你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的人脉关系,相比之下就有点逊色了,咱们家的这点地位,连孔家和宋家的外围都沾不上。”

“我最大的一块心病就是朝中没人,你倒是给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眼红咱家买卖的人可不在少数。其实这次回来拜访一些关系户,他们对你可是大加称赞,说你有着通天的门路,我也为你感到高兴。”韩父对此深感欣慰。

对于这种皇亲国戚的大家族来说,想要保护韩家的生意,也就是说句话那么简单,他万万没有想到,韩霖这个宪兵军官,还能结交到孔家和宋家,就凭韩霖这样的本事,至少能庇护三代人不衰。

“您看,我当初考警察学校是对的,官员和官员接触起来比较容易,商人再有钱,地位还是差得远,关于出国躲避战争的事情,您考虑的怎么样了?”韩霖问道。

“你大哥前段时间专程到海州,提到了出国的事情,如果中日两国爆发战争,局势发生变化,我们全家就出国住一段时间,等局势稳定下来再回国,他打算最近就回国一趟,准备在美国的住处。”

“霖霖,可最近我感觉国内的局面比较稳定,日本人图谋华北的阴谋诡计眼下也没有得逞,我想问问你,战争真的会爆发吗?”韩父问道。

舍弃大半辈子拼出来的家业,这倒是其次,韩家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关键是故土难离,他的年龄大了,实在是不愿意背井离乡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去生活。

“日本人图谋华北的事件,正是双方全面战争爆发的前兆,敌人达不到目的是绝对不会罢休的。政府的高层内部认为,这场战争不可避免,之所以现在没有打起来,是因为日本内部的矛盾没有解决,但这种情况不可能无限制的延续下去,据绝密消息说,日本内部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随时都会被引爆。”

“等到日本内部的问题得到了缓解,接下来就是继续在中国的侵略,最多两年,不会超过三年时间,平津地区肯定要首先引爆战争。京沪杭、苏浙这些最为富裕的城市和省份,是金陵政府的财税重地,也是日军进攻的目标,我们家的买卖,势必要受到致命影响。”

“我去年年底去了一趟山城,决定投入数十万的资金,在山城的南山地区开工建造避难居住区,年底就会陆续进行迁移,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把所有下属的家人强制迁到山城,也包括我的部分资产。”

“我们家和陆家因为要出国,家里不好带到美国的贵重物品和大件物品,可以提前用船运到山城,放在我的仓库里保管,有宪兵部队的保护,没人敢偷我的东西。”韩霖说道。

“我再想想,好在这件事目前也不是那么着急,一年的时间足够了,就算出国避难,家里的食盐买卖也要延续下去,一年可是几百万的流水,能为韩家带来上百万的纯收入。”

“如果我们都走了,我希望你能把买卖坚持做下去,直到无法运作下去为止,金陵政府的腐败你心里清楚,方方面面都需要大笔的钱。”

“在我在走之前,要把食盐销售的路子给你铺好,都是现成的渠道,跟着我的也都是些老人,多年来忠诚可靠,你把上面的关节打通梳理顺畅就行了。”韩父说道。

随着韩霖在金陵政府混的风生水起,接触的层次越来越高,他说出来的话,韩父作为家庭的大家长,必须要格外重视。既然韩霖说战争要爆发,而且还想要搬迁到遥远的山城,那他就不能不做准备,说这样的话,其实已经基本同意了儿子的建议。

行动收尾

商人就是商人,从来不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这次到国外生活,虽然手里的钱花不完,但韩景山还是舍不得放弃韩家的食盐买卖,因此,在出国之前,他要把买卖移交给儿子。

虽然不知道能坚持多长时间,但一年的纯利润有上百万法币,战争晚一个月爆发,就能多赚十万块法币,这些钱,可以用来给韩霖打点关系,作为未来生活的必须开支,舍弃实在太浪费了,能赚一点是一点。

韩景山打算在走之前,给韩霖留下一笔钱,他结婚早,还不到六十岁,现在分家还早点,家里的大钱是不能动的,算是给点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