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堂[80美食吃瓜] 第16节(2/2)

说完他就后悔了,这话听着像是在质问。

幸亏叶紫岑和戴素英脾气好,两个人依然笑眯眯的:“今天卖得快,收摊早,就出来逛逛。”

石头点了点头。又憋了半天。再没什么可聊的了。

“你慢慢吃,我们去那边看看了。”叶紫岑打破了沉默:“刘大娘,我们先走了啊。”

“啊——嗯——好——”石头愣在原地望着两人离开。

刘大娘之前就觉得石头对叶紫岑有点儿心思,见到他今天的表现,更加确信:“石头,动心了?”

猛然被戳中心思的石头一下子红了脸:“我、我、我…”

“你结巴什么。”刘大娘揶揄着。“男未婚、女未嫁,又都是大好年华,这有啥可害臊的。要不要大娘给你出出主意?”

“不、不、不用了。我、我先走了。”石头羞得话都说不好了。

“石头,你这样可不行哦,以后见着紫岑,嘴巴要甜点。女孩子没有不喜欢嘴巴甜的。”石头越是害羞,刘大娘逗得越起劲。

“我、我知道了。我、我、我还有事,我、我、我先、先走了。”石头结结巴巴地说完,头也不回地逃开了。

逛完庙会,叶紫岑和戴素英回了家。因为在庙会上吃了许多动,两个人都不饿,一致同意,省去了晚饭。

两人将椅子搬到院子里,打着蒲扇,坐在中央欣赏起夜色,可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吼碎了夜的宁静,也让叶紫岑想起一道美食来——油煎知了猴。

这道菜的做法非常简单,用油将知了猴或煎或炸至金黄酥脆,再撒上些咸盐即可。因其蛋白质含量极高,又不会增加很大的饱腹感,深受部分人群的喜爱。

晚上七点半到九点,是知了猴的盛产期。恰巧正是现在这段时间。

叶紫岑立刻起身:“妈,我去抓些知了猴,咱们煎了吃。”

“这么晚了,别乱跑。”戴素英劝道。“外面又黑,要是摔了,就得不偿失了。”

叶紫岑却已跑去杂物间,把手电筒和塑料桶翻了出来:“没事,我带着这个手电筒。”

她打开手电,试了试。虽比不上二十一世纪的手电设备,但也足以让人看清路和从泥土里爬出来的知了猴。

还不等戴素英再劝,叶紫岑已跑了出去。

知了猴喜欢栖息在土壤肥沃、树根密集、杂草丛生且靠近水源的地方,比如果园、树林边缘、河滩附近以及农田的防护林带。特别是那些杨树、桐树,知了猴非常喜欢在这类树木上蜕变成知了。

村尾与燕家村接壤的池塘边,正巧有一排杨树防护林带,非常适合捕捉知了猴。

叶紫岑直奔此处而去。

夏日的夜晚,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芬芳。越靠近树林,知了的鸣叫声越大,仿佛在召唤它们的幼虫出土。

叶紫岑打着手电,仔细观察着每个树干的底部。在寻到第三棵树干时,便看见一只肥肥胖胖的知了猴正努力向上爬。

她小心翼翼地伸手过去,轻轻捏住知了猴的身体两侧。受到惊吓的知了猴立刻挥舞起细小的腿儿,挣扎着想要逃脱。

叶紫岑把它放进桶中。知了猴在里面不安地爬动,想要顺着桶壁爬上去,重获自由。可桶壁实在过于光滑,它爬了半天,也不过刚刚爬了一指宽的距离,就被叶紫岑轻轻地按回了底部。

叶紫岑继续在树林里寻找,很快又发现了许多只。有的知了猴已经爬到了树干高处,开始蜕皮,露出了嫩黄色的翅膀。叶紫岑没带竹竿,这种太高的抓不到,只是抓两米以下的,也抓到了半桶。

叶紫岑掂了掂水桶,心满意足地准备回家。可树林那边,却传来了数道光芒,并伴着令人心惊的呼喊。

“燕回—”

“燕回—你在哪—”

“回家了,燕回—”

“这小孩子,跑哪里去了。”

“不会被人拐卖了吧……”

“别瞎说,快找。”

“燕回—燕回—”

除了近处的人声,远处广播站的大喇叭里似乎还传来了天崩地裂的哭泣。

叶紫岑立刻扯起嗓子,高声询问。不过几句,便了解到了事情的经过。

半下午的时候,燕明在家里写作业,嘱咐了燕回自个儿在院子里玩。可等到六点多,父母忙完事情回了家,才发现原本应该在院子里好好呆着的燕回,不见了。

满村的人家都问了个遍,也没问到燕回的消息。这下可把村里人吓坏了,纷纷扔下手中的事情,出门寻找。村民们从兵分两路,一路从村头到村尾,一路从村尾到村头,来回寻了许久,一直找到天都黑透了,也没见着燕回的影子。

孩子丢了可是大事。燕明在村里的广播站不断循环播报着燕回不见的事情,希望有人能提供些消息。

孩子出事了从根儿上坏了

叶紫岑突然想起,在来的路上见到的几粒大米花。

隐约察觉到了什么,叶紫岑赶紧跑回那条小路,在大米花散落的区域,高声呼喊:“燕回—”

她喊一声便停下来听听动静,再喊一声:“燕回—”

连着喊了三次,终于听到了细小的回音:“我在这里。”

叶紫岑放下装着知了猴的水桶,仔细辨认着声音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