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 第121节(1/2)

遥遥与陆琦对望,她摇了摇头,主动走上前,站在赵小甜身旁,身后半寸的位置。

见到这个站位,大家的争吵声戛然而止。

这个位置太熟悉了,不管是进厂早的还是晚的,都会下意识忽略陆琦,但并不能代表她不重要,而是她永远都站在厂长身后,无条件的支持她,给她最坚实的后盾。

大家忍不住想听听陆琦的真实想法。

陆琦看着一路走来,并肩战斗的兄弟姐妹,看了很久很久,又看向眼底充满不舍和憧憬的赵小甜,下定了决心。

“我知道大家肯定不理解我为什么觉得小甜不应该继续做这里的厂长了,大家不妨冷静下来,听听我说的对不对,再提出意见。”

“厂长带领我们过五关斩六将,可以说如果没厂长,我们这里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在哪里烂着,甚至更惨。我理解大家对这个集体的热爱,也明白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厂长上大学后,机械厂除了小轿车的进度,其他所有事都不需要经过厂长,大家都可以按照以往的制度直接解决的。”

“这样不是更好吗?厂里制度完善,我们也不用耽误厂长上学?”底下有人不解。

可不少人突然反应过来了,对啊,似乎没有厂长,他们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同。

这就是问题,也是陆琦最担心的事。接下机械厂后她是忐忑的,怕做不好代理厂长,没想到她轻轻松松接下来了,甚至很多事都不用厂长解决,内部的管理岗能直接消化所有问题。

机械厂无疑很成功,成功到已经可以标准化了,而作为国营,又是部队直属的半军工厂,他们是不能随意扩展业务的,赵小甜向往的打江山的冲锋陷阵,现在的机械厂只会桎梏她前进的脚步。

场面一度沉默,陆琦说得直白,他们听懂了。

除去这些上学的,他们留在厂子里,安稳守江山度日的,已经配不上赵小甜的野心。改革将至,赵小甜想干私营,他们没胆量跟着。

这个道理听起来难受,也是事实。

对于一手带起来的人想守成,不愿意冲一把的心态赵小甜理解,现在国营工厂收益不错,机械厂还如日中天,他们觉得这样的生活很舒服,不想改变也不敢改变。

赵小甜也没指望所有人和她单干,别说能不能实现的问题,单说她如果带走了机械厂大部分元老出去搞私营,市委领导即使碍于政策不说什么,心底也会给她打一个大大的叉。

赵小甜没想做自掘坟墓的事,她还年轻,还有很多不足,这次卸任,也是给市委领导一个交代,总不能等她毕业之后再说,我不干了,你另请高明吧,那领导可能真的要提刀砍了她。

刚上大学的时候,她确实想过不放手机械厂,日后可以和小轿车一起发展,经过公公婆婆仔细分析后,她觉得这样不行,太招摇了,现在还没完全太平呢。

搞定了机械厂,赵小甜突然觉得轻松了很多。

其实机械厂对她来说,确实有点头疼,机械厂如今只经营拖拉机零件和整车拖拉机两种产品,而他们的拖拉机又是市面上最先进的,短时间内旁的拖拉机厂无法追赶,据她所知,未来工业的发展侧重点将转成赚外汇,拖拉机的进程会逐渐停滞,这也是避免不了的。

没了拖拉机这件事,她可以专心思考小轿车的方向,而且很多考出去的知青私下里和她联系过,等大学毕业,他们依然愿意跟着她。

四年时间,她不知道这个承诺会不会有变动,但至少,此刻她是欣慰的。

到了清大才发现,想造一个优秀的轿车并不容易,里面有很多门道,他们现在造出来粗简版的小轿车,还不如说高端的柴油机,差的太远了,国内的技术也差的太远了,他们还要继续努力,好好学习。

说到这点,就不得不佩服清大和京大教授们的格局,两个学校的课表是互通的,上面会写着所有教授擅长的方向和讲课时间地点,有愿意听的,他们欢迎所有的学生。

赵小甜也抓紧时间汲取营养,把自己感兴趣的都听听,即便现在不理解,也能掌握个大概,等日后有时间了,她可以慢慢吸收。

当陆琦说她准备从机械厂离职时,赵小甜突然想到一个好点子。

“既然你想好了,不如来京城和我一起上课吧,我可以帮你申请特殊通行证,你专门听会计、数学有关的课程。”

陆琦哑然,“这样可以吗?我都不是大学生文化水平也考不上大学。”

赵小甜不t赞同她的说法,“琦琦,人各有所长,偏科的也有,我听老一辈说,偏科的多是天才,我就觉得你不差,难得有这种机会,你即便不离职,我也建议你去学习充电的,毕竟你可是我的财务大管家呢,我还指望你变得超厉害,掌管好我的钱袋子呢!”

陆琦原本离职是觉得新厂长来了,她这个曾经的代理厂长位置尴尬,况且她是小甜的亲信,新厂长肯定不会信任她继续管财务,她也不会别的,与其受排挤,还不如自己出来,没想到赵小甜给她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二话不说,提着小包袱就跟着赵小甜来到了京城。

陆琦好奇的盯着车窗外,这是她第二次坐上火车,和第一次下乡不一样,这次她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身边也有了真正能后背相托的人。心底对赵小甜是感激的,她也知道小甜不喜欢听空话,就随便找了个话题,“小甜,泠泠在她奶奶家还习惯吗?可惜曹团长出任务了,你和曹团长这次回来也没能见一面。”

想到了淘气的女儿,赵小甜也忍不住吐槽,“你是不知道泠泠有多野,我每次放学回去想和她亲近亲近,她不是在搞小炮弹就是在玩木枪,家里都是我公公给泠泠做的武器玩具模型,她眼里已经没有我这个妈妈了。曹大哥来了她还能黏上去,别误会,绝不是想爸爸,是绝对爸爸会教她打枪”

陆琦瞋目结舌,“泠泠还不到四岁吧!”

赵小甜嘴角抽了抽,“婆婆说她是天生当兵的,以后老曹家有继承人了。”

陆琦好奇道:“小甜,你舍得女儿当兵吗?我看曹团长经常负伤,很辛苦的。”

赵小甜当然舍不得,但是她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当兵是她的梦想,我就会支持,心疼是一个母亲天然的情绪,但支持也是。”

陆琦一愣,突然软了声音,抱着赵小甜的胳膊摇啊摇,“小甜,你还缺闺女不,大你几个月的。”

赵小甜哭笑不得,“你怎么和霏霏姐学。”

“呀,原来霏霏姐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啊,看来我们是天生的姐妹,小甜,你就收了我们吧,以后赵家姓氏就更丰富了,不行我们也可以抓阄选名字!”

知道她在调侃给泠泠抓阄选名字的事,赵小甜不由得为自己辩解一番,“抓阄选名字是经过我们所有家庭成员投票一致通过的,可不是我一个人主意。”

这事说来也是笑话,赵小甜刚结婚两个月就查出怀孕,可把曹振东急坏了,并深刻反思自己措施不到位的这件事。

其实也是凑巧,曹振东平时注意的不行,哪想到小套套质量似乎不太过关,被一颗小种子突围了。

孩子有了就有了,虽然赵小甜没打算这么早生孩子,但她也不拒绝,就是觉得自己还能再长长身体,毕竟看自己男人的体型就知道,孩子应该不会小。

厉净秋知道赵小甜这么快怀孕后也吓了一跳,那时候正好是赵小甜的事业上升期,厉净秋生怕赵小甜有意见,大把大把的东西往过送,若不是那时候她没退伍,人指不定就亲自来了。

家宝孕妇就这么诞生了,本就二十四孝好老公的曹振东更是晋升为二十四小时盯妻的男妈妈,温柔体贴的不行,赵小甜说东绝不往西,要星星绝对不摘月亮。

幸好,孩子是个乖的,赵小甜也不怎么闹人,只有临生产前有些水肿,生产也没遭罪。小姑娘是爱妈妈的,身量不大,那时候赵小甜都以为闺女像她,是个小体型呢。谁想到刚出了月子,小姑娘一天一个样,很快都能看出她是个长手长脚的美人胚子了。

话扯远了,说回取名字,新手父母什么都准备了,新手公公婆婆也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给孩子取名字这回事了。

出生后,曹胜说他取,厉净秋想到曹振东这么接地气的名字,觉得要给孙女点机会,便提议给赵小甜取。

赵小甜哪里会取名字,不然433机械厂也不能简单粗暴的直接随了433农场的名字,于是她变相推辞了一下,“我觉得曹姓限制了我的发挥,想不出来好听的。”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