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华和云华平时好说话,但在教学上却极其认真,所以底下这些师兄妹对他们比较尊敬。
“大师兄,我想去。”纪红最先开口,十五岁的小姑娘出落得亭亭玉立,她天分高,跟白露跟得早,去年便可以独立行医。今年纪青去了部队,白露也不在寨子里,纪红想跟着出去走走。
“师兄,我也想去,我还没出过姚县呢。”叶家辉冲着陈业华卖萌。
“你想都别想,好好在寨子里待着。”陈业华还没说话,宁萱芷便接过话头。叶家辉虽然排第五,但其实他是年纪最小的那个,今年才十二岁,还是个小孩子呢,且家里溺爱着长大完全不像纪红那样皮实,宁萱芷哪里敢带出去。
“大师兄都没说话呢。”叶家辉嘟嘟嘴巴,可怜兮兮的看着陈业华。
“五师弟听话,你师姐走了,病房里的病人要有人负责呢,咱们等下次再去。”对于这个肥嘟嘟的师弟,如今已为人父的陈业华总是要多几分耐心。他跟着纪红走儿科的路子,不谈年纪,两个人肯定要留下一个。
几人商量后决定,这次他们会组成三个团队,第一队由木喜和老八周颜颜带队,主要负责省内的几个省市,木家堡制药厂在省里的名气大些,基本不会遇见什么问题,让周颜颜去历练历练,真有什么事,打电话回来求援也快。
宁萱芷和钟平带一队人去最远的三个省,木喜、纪红带队去另外三个省,六师弟杨平和聂媛媛则带队去离云省最近的两个省。
负责人确定下来后,陈业华又在厂里发通知,自愿报名为原则在木家堡、制药厂和种植基地招一批工人跟过去。
这消息一出,有家在这八个省的知青们都沸腾了,如今知青开始返乡了,他们之所以留在姚县,便是舍不得木家堡的工作。听说那些回去了的知青根本找不到工作,大部分在街道上但盲流,父母也叮嘱他们好好待着,不要着急。
但现在厂里要开新工厂,他们调过去后不仅工龄工资跟着走,且还是老员工,运气好还能混个小领导做。虽然上班的地方大概率不在他们所在的市里,但好歹是一个省了,不管是回家还是父母过来探亲都方便不是,这样的好事不把握住怎么行。
木家堡知青基数大,最后平均下来一个省竟然也有七八十个知青,其中最多的那个省竟然有两百多个,再加上有些结婚了的双职工另一半也要跟着走,人数还真不少。
“幸亏师父一早便招收了退役军人过来,今年又招了工,不然走了八百多人,厂里还真不好办。”
宁萱芷感慨,两年多时间,木家堡点退役军人便超过了工人总人数的一半。刘猛老师原本是在学校那边的,如今也调到厂里工会来发光发热,专门解决退役军人之间发生的矛盾。
这么多人不好一起行动,陈业华按照就近原则把人分到各县,让他们先过去所在的县城安顿。
宁萱芷他们的第一站是湘省,这边有两个县城可以生长黑玉草,白露先他们一步到了柳县,这两天都在打听消息。
“倭国这边竟然还来了两个集团,打算投资两个厂,表面上他们是不同的家族各自为政,甚至在和农民们沟通的时候还打起来擂台,但是以我的猜测,这两家在背后必然是有联系的。”
白露把小干事们拿过来的资料递给宁萱芷,政府愿意配合私企做一件事的时候是很容易的。明面上虽然和接待外商没有什么区别,但在白露到的时候,手里便拿到了这份清晰到倭国人每天做了什么事情的资料。
“他们真是打的好算盘,打听出了我们再姚县给百姓们的低价,加上一毛钱,但是竟然敢在合同上玩这种把戏。”
宁萱芷看着师父圈出来的“乙方承包山林内的所有物资需按照收购价格无条件卖给甲方。”
这份合同足足有上百页,附属协议里面是药材的收购价格,排在前面的确实是木家堡如今正在收购的常用药材,都比木家堡的底价高了一毛钱,但是后面的几十页几乎把山林里的植物、动物、矿物都给标上去了。
这份合同真要签了,那便代表他们可以按照合同来收购华国的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现在野生动物保护法还没有出来,在人均工资四五十的时候,一只老虎一千块,一只穿山甲八十块的高价,定然会吸引到一批原本就是猎人的村民铤而走险去捕猎。
这些东西在华国只能卖到这个价格,可是在西方国家能涨几十倍,倭国人一来一回便挣到大笔钱。
穿越后的世界没有黑玉草,这个时候自然也就没有合作开药厂种植药材的事,此事是国内一部分走私犯伙同外国人在收,没想到她蝴蝶翅膀一扇,他们竟然都不走私了,直接写到了药材里。
白露当即跟几位省长说了这件事,省长们拍着桌子气个半死,下面的秘书看合同的时候没有看到附属协议。当初大领导召集他们去开会的时候就提到这个问题,各省的野生动物都统计了数目,三年一次检查的时候可是要算进他们的政绩的,倭寇这么干首先害到的就是他们!
“开会,给村民们开会,让林业局的人去,给老百姓们讲讲山林里哪些东西是他们可以采集的,哪些是不能采集的。再叫招商办那边找倭国人,明确跟他们说,这份合同不符合法规,让他们打回去。”
一部法规从起草到正式实行需要几年的时间,所以《野生动物保护法》如今还没有下来,倭国人正是趁着这个时间差钻空子,合同是现在签的,等法规出来还要扯皮,但是这段时间,他们不知道都收购运走了多少了。
基层干部们行动起来,这个时候政府的公信力度比较高,都不需要和百姓们解释法律法规的问题,只要告诉大家,山里哪些动物不能打,打了要坐牢,老乡们哪怕抱怨但也会听话。
毕竟在三四年前,打只野鸡都要背着大队呢,他们已经习惯了。如今打野鸡野猪没事,只要不去打老虎豹子这些大队就不管,总体来说比前些年好了些。
这边基层干部们刚刚给百姓开完会,那边白露带来的人也行动起来。白露没有麻烦基层的干部们,她这毕竟是私企,人家能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好了。
她这次来带了不少报纸,有日报和省报的,上面刊登了她的照片。全国劳模这个事情,每年有工人也有农民,所以大家都关注,托广播的福,拿了奖的白露在村里的知名度还真挺高,至少大队干部们肯定是知道她的。
一听说是白露要来开药厂和大家合作,不少老百姓都挺高兴。一开始谈得挺好,但在谈到价格的时候,果然有不少村民提出问题。
“白同志,你这做买卖不诚实呢,前儿个来的那波人可是比你高一毛钱呢。”
“老乡,这个我知道,倭国商人们投资的工厂确实比我们高一毛钱,可是他们要的可不仅仅是山上的药材,而且他们不少条款上只写了上等药材中等药材下等”
“等等,你等等!什么倭国商人,你是说,前些天来的那些是倭寇开的厂子?”
倭国人是很聪明的,他们知道华国百姓怨恨他们,出面签合同自然不会找本国人来,都是找了华人华侨或者当地雇佣的人出面。而政府要招商引资,药厂这些只是小打小闹,沿海那边的各种轻重工业才是正菜。
为了不让外媒给华国扣上地域歧视的名头,干部们不会主动去和百姓说哪个厂子是哪个国家开办的,这个坏人白露很乐意来做。她是私企又是竞争对手。
“对啊,之前来的日和集团、松山集团都是倭国商人投资的。”
“tnnd!狗汉奸!我们就算穷一辈子也不卖给他们。”老人家气愤的吐了口唾沫骂道。
“白同志,这合同我们和你签,我们给你种药材。”扯到国仇家恨,大部分老人们立刻附和,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这是正常的,大部分人都注重眼前利益,而白露也不会用这种国仇家恨来绑架百姓们对她便宜,她解释起了价格上的问题。
“大爷,我还是要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一毛钱的价格问题。刚刚说到日和集团的合同上标注了上等、中等、下等药材,而三种分类的药材他们没有详细解释却注明了解释权归他们。这就代表了以后大家种出来的药材,是上等的还是中等的全靠他们自己判断。
可是我们白氏药厂,您看一下,每一种药材我们都是按照古籍上的标准来区分的,年份、重量、外观是否破损这些都有直观的解释。”
这种招数古往今来都有,全看收购商一张嘴来说你的东西好不好,老人们在建国前也是见过的,白露这样一说,大家更没有疑虑了,不少老人当场就要跟白露签合同。
但是白露没有着急,她叫了两个工人来,又让老人们寻了几个识字的后辈们来,一点一点的跟大家解释合同上的所有条款,老乡们有哪里不懂的,当场就能解释明白。
这个态度也感动了不少人,一个上过广播电视开大工厂的厂长,能不敷衍他们,主动做到这个步上,只有咱们自己的同志啊。
这还怀疑什么,犹豫什么,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