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35节(2/2)

白医生和木家堡,可真好啊!

木雄也给白露带来了一个县城那边传来的消息。

爹死娘改嫁

“赤脚医生培训?有说什么时候开展吗?”

木雄一说,白露便想起了,是有这么一回事,好像沪市中医院还出了一本被不少人称之为神书的《赤脚医生手册》,算算时间,这书应该还没出,但肯定开始编撰了。

“没有,消息是带到簸箕大队的,说是让你忙完了去一趟县政府,好像还有其他事情。”王晓霞也知道最近白露在簸箕彝寨这边。

“那等这边忙完了你们带着文星他们回去,我自个儿去一趟。”白露想着去一趟县城也好,上回去的时候她让招待所和供销社的两个小姑娘帮她打听棉花,不知道现在有消息了没有。云省冬天只是中午不冷,早上可是会下霜的,白霜养了半年,眼看好些了,但还是要注意些。

白露该看的都看完了,接下来两天主要是云华教大家熬药,顺便做科普。白露如今的科普手册越来越完善,男科妇科儿科常见的误区都写上去,男科的就叫木雄带着杜远和杜回去,当然也不只谈男人那点事,生孩子体贴老婆什么的都要加进去。妇科儿科这边由杜文星和云华一起来。

白露则带着施红玉和几个聪明的小子姑娘下田上山,任务有两个,一是选出最适合种植的药材和用来种植药材的土地,二是教会这些小伙子大姑娘们一些她们不知道,但是木家堡制药厂经常用到的药材,还有这些药材采摘运输中的注意事项。

施红玉和这些伙子姑娘们也聪明,一人背了一只大篮子,白露教了什么,她们见到同类便采集了背篮子里,等回到寨子之后,年轻人们拿着这些药材去一家一家的教。村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很多植物他们虽然不知道是药材,但他们的祖先也给取了名字,用他们本地话的名字来记就很好记住。施红玉找不到本子,竟然把她的会议记录本拿出来,把白露教的药材写上汉语名字,又在旁边用谐音备注了彝话这么叫。

“你也不怕下次去开会的时候,公社书记削你。”白露见了还取笑了她一回。

“骂啥,这可是我作为大队长为了白石谷老百姓们谋福利的证据,当然要写在会议记录上。”施红玉光棍的道,这不是没办法吗,一个笔记本可怕好几毛钱呢,她想着平时用不到就没买。

“冬腊月我们就要开始育苗,你到时候找人或者亲自过来一趟,我教你怎么育。”

白石谷已经划定了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药材,这事儿白露很上心,虽然这几年中医环境不好,但一直叫着的都是去医存药,这次的赤脚医生培训,如果搞得好,制药厂应该能多一些新客户。

国家办这个培新的初衷是好的,农村确实确实医生,很多农民小病直接拖成大病把命都拖没有了。但国内实在是太难了,白露一个师叔家里就有人参加了这个培训当了赤脚医生。培训之后能申请到的药物很少很少,他最艰难的几年用一句话来形容“外科红霉素,内科克感敏。”最实用的还是那本书,他们根据根据书里的一些药方自己去采药或是发动村民采药熬过了最艰难的几年。

“到时候我亲自去,这是大事,让别人去我不放心。”施红玉对种植药材这事的前景挺看好。

“难度不大,但你一定得记好了,不能用农药化肥,这是底线,要是发现用了,那咱们以后可合作不了了。”每一个合作的大队,白露都要再三交待这个问题。

“你放心,咱们彝家没有那样的人。”

白石谷大队告一段落,第二天早上,白露便跟几个徒弟告别,骑着骡子前往县城。

“别忘了我们的羊,拉回去养着,等重阳节咱们就宰了吃羊汤锅。”这彝族寨子的吃食是真不错,白露惦记着过年来采购一趟。

白石谷到四个大队所处的大过口公社只有五个小时的路程,白露先到了大过口公社。这个公社除了四个彝家寨子外,还有三个大队,但包括大过口公社所在街道的大过口大队在内的几个大队长胆子都比较小,拒绝了和木家堡大队合作。倒也不是不想,就是想着先观望一年,毕竟木家堡和柳河公社有世仇这是大家都晓得的问题。

白露在这个公社转了一圈,整条街道上就只有供销社、粮站、国营饭店这些基本的设施,连家小厂都都没有,国营饭店里饭菜的味道倒是不错,一道水煮鱼吃得白露浑身冒汗,但饭点的时间,除了白露竟然就没有其他人来吃饭,服务员都闲的数算盘珠子玩呢。而且这个公社作为一个公社,乡镇一级的,竟然也没有通电,人家柳河公社可是连电话线都拉上了,可见这公社的穷。

吃饱喝足白露便骑着骡子往县城赶,快到县城的时候白露看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姑娘,瘦骨嶙峋的,背着个六七岁的孩子,两人身上的衣服打满了补丁,还短了不少,那孩子像是睡着了,露出来的脸蛋红彤彤的。白露赶紧打马停下,从骡子上利落的跳下来。

“这孩子是不是发烧了?”

“对对!姐姐,你去县城吗能不能搭我们一程?我妹妹烧得厉害。”

白露上手一摸,这孩子起码烧到39度以上,连忙把孩子抱到旁边树荫下,从药箱里拿出体温计给孩子夹上,又找出一粒退烧药来,把孩子喊醒,就着她迷迷糊糊地的意识喂进去。最后拿出酒精,用纱布给孩子退热。

妹妹不会有事了!

纪青站在旁边这样想,从这个不认识的漂亮女人抱起妹妹那一刻,她就知道这是个好人。她穿着漂亮干净的红色骑装,却不在意妹妹满身汗土,脸上只有焦急,没有半点嫌弃,这世上到底还是好人更多的。

白露喂的是速效退烧药,见孩子开始出汗,白露便停下物理降温,把纱布递给纪青;“给她擦汗,路边有风,不能叫她凉汗了。”

纪青接过纱布,圆圆的大眼睛冲着白露点头,眼里是崇拜感激的光芒,白露忍不住摸摸孩子的脑袋:“乖,你妹妹没事。”

说完白露便拿出金针消毒给孩子做针灸,也是这孩子命大遇见了她,体温计上明晃晃的415这又是大中午的,要是等她姐姐给她背到县医院去,孩子怕是早就烧糊涂了,簸箕大队那孩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体温退下去,孩子也渐渐醒了。

“阿姐,我还活着吗?”姐妹两个又黄又瘦,头发像干草,但那双眼睛又大又圆,此刻纪红虚弱迷糊的样子,竟然还能看出几分可爱。

“活着,活着,咱们遇见仙女了,是她救了你。”一直憋着气不敢哭的纪清听了这句话竟然哽咽出声。

“小小年纪倒是会说好听话,吃糖,你自己吃,她这会儿可不能吃。”谁不喜欢被人叫做仙女呢,白露拔出针。

“她这会儿是退下去了,但是这孩子身体亏空得厉害,又受了风寒,极容易反复。今天你们遇见我也算是缘分。上马吧,我带你们去县城。”

“我们,我们没钱。”

纪青缩缩破了洞的鞋尖,她之所以去县医院,是因为县医院有位李医生知道他们家的情况,上回妹妹病了她没有办法去求李医生,李医生心软便给妹妹治了。她也没白治,那几天她在医院里接了些散活。帮失禁的老人洗脏裤子,擦身子,给生了孩子的妇人擦洗,人家每次给她几分一毛,她又把药钱还给了李医生。

“家里没人了?”

这种情况,要么是家里没人了,要么就是爹娘不靠谱,要是前者倒是比后者好办。

“没了,爹死娘改嫁,奶奶叫我们住牛棚里。”其实一开始是赶走了,后面大队干部插手了。

“那你们跟着我走吧,去木家堡,敢不敢?”白露捡了那么多人回去也不差这两个,也许是自身经历的原因。她总觉得这种在绝境的时候还能顾忌手足的孩子,坏不到哪里去。他们小的时候要不是老厂子和运输队队长盯得紧,时不时就来看看他们,梁媛怕是早就弄死他们了。

后世有一句话,自己淋过雨,便想为被人撑伞。可是在淋雨之时被别人撑过伞的孩子,也可能会更想为其他淋雨的孩子撑伞,直至这世上再也没有孩子淋雨。

“敢?怎么不敢!姐,你放心,我很能干以后会很厉害,我妹妹也很听话,你捡了我们不亏的。”纪青眼睛更亮了,像星星一样。

“哦,那你以后要是不厉害呢?”白露一边牵马过来一边逗孩子。

“那以后我嫁人了你多收些彩礼,肯定亏不了。”

白露幸亏没喝水,不然能呛死自己,从“爹死娘改嫁”到“多收些彩礼”,这孩子可真敢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