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村落,两百人的部队先在庄稼地附近溜达了圈,然后才开进了村落。这么两三百人的武装力量突然出现,让当地的bǎi xg 们大吃惊。只是太平军并非第次抵达这村子,所以好歹没出现村民们以为进来了土匪,群起抵抗的误会。
沈心这种临时工,自然不能负责重要的与村落中地主谈判的工作。他与其他宣传队人员起跑去挨家挨户的与bǎi xg 们谈。
“老乡!我们新的完粮纳税的事情你们听说过么?”
“……地的交税,地少的少缴税,没地的不交税……”
“……老乡,您别这样!我们为什么到乡下来,jiu shi 要对您说清楚此事,你若是不信……”
“……老乡,你快起来,我们可受不起zhè gè 礼,你放心,只要是你家没有那么地,真的不用交税……”
“……没错的,只要家里面有人在我们太平军里头当兵,谁都不能放你们高利贷,每年的利息最高成五……”
“……你问若是没人借钱给你们怎么办?你只要是军人家属,就能从我们太平军的钱庄里头借钱……”
“……老乡,你要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去当兵,那就去找村口去找人,要不我现在就带你们去……”
每家都要去宣传,沈心原本是看不起普通bǎi xg 的,认为他们jiu shi 什么都不懂的愚氓。然而拿着太平军的政策到乡间,老bǎi xg 很快就明白太平军的目的所在。有些bǎi xg 看着憨厚,没什么言语。可这些人甚至没等沈心先说,他们就主动说道:“只要让我等没地种的穷人不交税,你们前来收拾那些不交税的地主,我们绝对不敢和老爷们打仗!”
原本沈心还以为太平军试图分化地主与穷人之间的关系,未必能被穷人了解。现在看,穷人对这些倒是了解的极为清楚。或者说bǎi xg 听完了沈心宣传的内容,第时间想到的jiu shi 只要不向穷人收税,穷人才不会给富人帮忙。
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后,沈心还稍微添加了点他自己在意的东西。
“……老乡,你们知道朝廷么……”
对zhè gè 问题,沈心发现半的bǎi xg 根本不知道“朝廷”zhè gè 词。经过诸引导性询问,沈心发现大家都知道皇帝,也知道些戏文里头出现过的高官的名称。当然,这些人也知道县令等基层官员。
然而bǎi xg 却没有朝廷zhè gè 概念,bǎi xg 认为皇帝直接命令某些人前来当官。干得好或者不好,都是官员自己的行动。这种朴素的观念总结起来,jiu shi 大家对沈心提出的忠于皇帝zhè gè 问题的回答。
“……我不认识皇帝啊!再说,他给我什么好处了……”
整个炎热的七月,宣传队jiu shi 在乡间跋涉。在部队的带领下,把“完粮纳税”的消息尽可能家家的传递到太平军控制的所有土地上。这种艰苦的行动得到了立竿见影的回报,大量贫困地区的bǎi xg 前往投奔太平军,仅仅经由沈心个工作队介绍就前去投军的,人数超过了五百人。对于这些人投军的目的,沈心也非常清楚。这帮人在乡间是受到欺压的,家里头有人当兵,自然就能够有人撑腰。至少在不久后进行的税收中,可以确保这些穷人能够按照太平军宣传中所说的那样“地的交税,地少的少缴税,没地的不交税”。
bǎi xg 们的fǎn yg ,让沈心也明白了件事。皇帝对于那帮志在通过科举获得功名的读书人很重要,但是对于普通bǎi xg 根本没意义。双方来是见不到面,二来皇帝通过官员向bǎi xg 收税。谁真的认为乡间竟然能够存在“忠君”的想法,那只能说如此认为的人生病了。在乡间,永远都只有个真理“县官不如现管”。
转念想,沈心却想明白了另外个问题。其实对于试图走官场路线的人,是县官不如现管。理论上,皇帝拥有官场的最高裁决权,大家要忠君,因为不忠君的话,立刻就得丢掉官位。其实官场上的人与bǎi xg 没什么区别,所有选择的目的都是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想明白这些的沈心,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