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 第2489节(1/2)

曹慈脸色如常,心中实则倍感意外。那高大女子也只是看了眼曹慈,仅此而已,双方就这么擦肩而过。

窦粉霞随意说道:“曹师弟,我觉得她要么是一位得道之人,要么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武学大宗师。”

曹慈嗯了一声,说道:“后者可能性更大,如果师父在这里,就会看得更准确些。”

窦粉霞心头一震,“那女子,有可能是神到一层的武夫?!”

曹慈说道:“神到巅峰还是圆满,不好说。”

窦粉霞转头望去,高大女子已经转入另外一条街道,有着棱角分明的侧脸。

要说如今浩然天下,走在路上,冒出个新鲜面孔的十四境修士,窦粉霞偶然遇见了,都不至于让她如此震惊。

窦粉霞压下心中讶异和好奇,进了酒楼落座,开启一坛仙酿的泥封,低头嗅了嗅,香气扑鼻,确实物有所值,曹慈不喝酒,她只给自己倒了一碗酒,笑问道:“若是交手,胜算如何?”

曹慈摇头说道:“这种事,不好说,输赢都没有一定。”

窦粉霞喝完一碗酒,感叹道:“一个个的,都出山了。”

见曹慈并不是特别在意那位女子,窦粉霞问道:“在想什么?”

曹慈轻声说道:“担心在大端那边,翩翩和阿咸会不习惯。”

窦粉霞大笑不已,不愧是当了师父的人,试探性问道:“那就喝点酒?”

不曾想曹慈看了眼酒桌,竟然没有拒绝,“可以小酌,大碗换酒杯。”

曹慈此举太过反常,害得窦粉霞都想要收个徒弟了。

一行人登上夜航船。

到了船上,刘羡阳看什么都觉得新鲜。穿梭各城,皆需谱牒。

上次误上夜航船,陈平安询问那位张船主,能不能在条目城开间铺子,老夫子说没有问题,很欢迎。

只是陈平安这次赶赴扶摇洲,在西岳地界海滨持符登船,才得知一事,中四城当中的灵犀城,别称第一城,那位女子城主已经离开夜航船,并且她下船前就与张船主谈妥,会将灵犀城交予陈平安打理,若是不愿意浪费精神,将此城弃而不管,荒废便荒废了。以后等到找到某个觉得合适的城主人选,陈平安只需与张船主通个气就可以。

陈平安犹豫再三,还是不敢真正接手一座灵犀城,帮忙代管一时,倒是问题不大。

进入灵犀城,自古文无第一,上任城主偏要别号第一城,其心高气傲,可想而知。

刘羡阳和小陌还有谢狗开始逛街,陈平安独自站在那座虹桥廊道中,心声言语一句。

船主张夫子和一位年轻僧人便来到此地,僧人双手合十,佛唱一声。陈平安合掌还礼。

僧人笑道:“不知隐官要问什么?”

陈平安说道:“山上都说修道之人兵解转世,后身再想记起前生,入山重续道缘,无异于金针坠大海,万古无还期。”

年轻僧人静待下文。

陈平安继续说道:“我想与和尚问询一事,剑气长城的愁苗,有没有转世。若有转世,今身落在何方。”

年轻僧人似乎早有预料,微笑道:“可能是远在天边,踏破铁鞋无觅处,兴许是近在眼前,得来全不费工夫。”

全然不觉得是一句无用话,陈平安等了片刻,自然想要一个更明确的答案,哪怕是一条粗略模糊的线索都好。僧人却已经告辞离去,只说一句“随缘而走。”

张夫子亦不在此逗留,与僧人联袂离开灵犀城。

陈平安不便挽留,凭栏而立,心里便有些空落落的。

很想再见愁苗,不管是接引上山,还是一起去往五彩天下飞升城,都可以重新修道,继续练剑。

人生如书如句读。

蜉蝣见青天

海上夜航,浮萍浪迹,云水生涯。

翻检记忆如翻书查找史料,陈平安打开一些避暑行宫的记忆,只是很快就又合上书籍,俯瞰一座道气清灵的灵犀城。

灵犀城虽是中四城之一,占地却偏小,不过城内宫阙阁楼,亭台水榭,街坊花苑处处精致。上任城主对自家辖境管束极少,只需要遵循夜航船的几条底线规矩,灵犀城“土民”就再无任何额外律例需要遵守。灵犀城与条目城刚好都姓李,不过城内风物习俗,却是两个极端。上任女子城主下船,身边只跟着那位长着鹿角的银眸少年。

先前乘船去往扶摇洲,陈平安已经跟城内一些名义上的管事之人,打过照面。毕竟是代管灵犀城,此举属于题中之义,总不能避而不见。

见了面,陈平安觉得这些饱读诗书、出口成章的清谈文士,太雅,他们则觉得这位顶着隐官头衔的文圣一脉弟子,太俗。

虽说还不至于相看两厌,可到底不算气氛融洽,话本、戏文上所谓的一方纳头便拜、一方提鞋相迎,更是绝无可能。

当时陈平安相对少言,倒是到了落魄山就一直翻看圣贤书的小陌,陪着那些一聊起文学诗词便滔滔不绝的风流人物,聊了些道、势之争,谈论天下道统与历朝政统的此起彼伏,说到了亚圣一直强调的“师友”,真正儒生该怎么与有道之君相处,以友待之,君主却要侍奉以师。小陌还与他们请教一事,为何作为文庙教主的董夫子,既然独尊儒术,执意要罢黜百家,却要搬出来一个天字,来压皇帝国君?文庙副教主的韩夫子为何要讲一国之君只需垂拱而治?最后小陌又问他们,白玉京陆掌教那句好似谶语的“道术将为天下裂”,所言何事,言外之意?

事后小陌还有点担心,自己会不会太放开了说,连累公子在他们那边印象不佳。毕竟周首席曾说如今世道,跟没有官身的读书人聊天,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腹稿酝酿再酝酿,否则一两句话没说对,就容易被记恨。不过陈平安笑着说没事,本就不会在灵犀城久留,我们满身铜臭气,在这里也不敢做任何涉及钱财的买卖,既然是鸡肋,与这些擅长清谈的雅士给予该有的礼数,敬而远之就可以了。

刘羡阳他们回到高悬空中的虹桥廊道那边,笑道:“真是长见识了,第一次在书外,瞧见这么多为声名所累的活神仙。狗子见多识广,学问扎实,她一眼就看出他们是被拽回书中、关押在文字里边的半吊子自了汉,据说这门神通,最早是三山九侯先生捣鼓出来的。”

“狗子还说远古岁月里,无论道士还是书生,做学问,都气魄大,每一句话,每一行字,都如黄钟大吕,不像现在,霜打的茄子,秋虫切切似的,透着一股酸臭的小家子气。万年前那会儿,礼圣学究天人,创造出文字,三山九侯先生先生澄观一切图像,好像还有一头蛮荒大妖,专门研究天地间的所有音律。好像就是后来蛮荒天下那个化名陆法言的十四境大妖,可惜被吃了?”

“狗子盛赞这艘船的幕后高人,才学不浅,材力过人,竟然能够博采众长,从这里借鉴一点,在那边偷学一点,就有了夜航船如今的面貌,跟一座档案库似的。”

说到这里,刘羡阳抱拳摇晃,“狗子,可以可以。”

貂帽少女笑容灿烂,抱拳还礼,“刘大哥,哪里哪里。”

刘羡阳继续晃拳,“这里这里。”

不愧是灵犀城,双方对视一眼。谢狗,哈哈哈。刘羡阳,哈哈哈。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