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唯一的兴趣,就是每隔半年,会跟随主人去往流霞洲天幕,捕捉雷电,炼化雷池。
这座宅子不大,还是租的,就是个三进院落,其实按照主人的地方身世,以及如今的官品俸禄,照理说都是有些吃力的,所以主人经常需要作些字画,拿出去卖,换些银钱回来,自然没什么多余的丫鬟婢女。
但是在那艘夜航船上,主人却是容貌城城主,化名邵宝卷。
早年评选出数座天下的年轻十人,竟然没有主人的份,她有些打抱不平。
主人倒是看得开,反而安慰她,说山下官场,德不配位,大不了就是青史骂名,可在山上修行,力不配位,是要出事的。
主人还说就他当下那点纸糊的境界,确实无法入榜登评,遇上任何一个,起了大道之争,都会死。至多在那后边的候补十人当中,勉强占据一席之地。
“主人的志向是什么?”
“当官的话,以寒族微末之人,在将来得志之时,能够成为一位帮助天子调理阴阳的宰执之臣。”
“修行的话,争取有朝一日可以跻身飞升境。以后再去青冥天下那边看看,有无机会继续当官。”
“主人就这么喜欢当官啊?”
“记得小时候抓周,抓了个官印。”
“官迷。”
好像他的祖辈父辈,都只当了地方小官。
“主人是怎么认得刑官豪素的?”
“一场梦游。”
邵本初一边跟侍女闲聊,一边翻看一份最新的山水邸报。
只是浩然各家邸报都不会写蛮荒那边的战况,不过邵本初却有消息渠道,知道那边战场上,出现了个属于小说家一脉的年轻修士,道号稗官,此人原本在浩然天下这边籍籍无名,在蛮荒战场却是大放异彩,极为引人注目。
小说家入门弟子,起先都是负责打造一座村庄,独力构建山水地理,乡土人情。按部就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到繁,凭此练手,熟能生巧,渐次扩大地盘,从府县州到汇集成一国,塑造山水神灵,打造城隍庙、文武庙,文昌阁和寺庙道观等,拥有仙家山头和江湖门派,最终人、物、事百花齐放。根据每一位小说家的各自喜好,“辖境”内的天地万物便各有侧重。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置身于白纸福地,哪怕是谪仙人,都是感觉不到光阴流逝的,此外方位,计时,重量等,都距离“真实”,好像存在着一纸之隔。小说家也是诸子百家当中,最为远离红尘道脉之一。
而那个年轻修士,独力打造出了一支十数万精骑,虽说这些兵马,太过讲究天时地利,一旦走出白纸福地,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还容易被某些针对性的仙家术法,遭受“风吹雨打”。可不管如何,小说家们的这一手,终究会是先前那场大战中,浩然天下不曾有过的壮举。
在蛮荒天下以后的某些战场,用来临时冲阵,最是适宜。
邵本初有些遗憾,自己还不曾去过蛮荒天下。
乡野村塾,当上教书先生的姜尚真,正在挑灯夜读,一碗土烧,一碟花生米。
落魄山上,小米粒摊开一本“天文”日记,大多时候,她只记录每天的阴晴雨雪、是云彩漫天还是碧空如洗的天气,不过偶尔也写月亮圆不圆,或是今年山中的映山红开得很嚣张呀,老厨子亲手熬制的酸梅汤,一碗喝不够,不怪她嘴馋,也不怪老厨子手艺太好,只怪碗儿太小。
又比如今天,她偷偷睡了个懒觉,发现窗外阳光明媚,老天爷的心情很好哇。
二十人与候补们(八)
如今的云岩国京城,是一座灯火辉煌的不夜城,大街上,白衣少年将两只袖子抖得飞起,仿佛落地的两片白云,甩袖如囊萤。
路过一处脂粉香气弥漫的销金窟,楼上有凭栏红袖招客的莺莺燕燕,等到她们瞧见了街上那位姿容俊美的少年郎,或纨扇遮脸,或是秋波流转,小了嗓音。
裴钱问道:“虚张声势,胡说八道?”
崔东山唉了一声,道:“出门在外,以诚待人,必须是抛却一片心的真话。”
裴钱可不信大白鹅这番说辞。
崔东山便换了说法,“酒桌上谈事情嘛,无外乎‘可以’,‘小事情,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喝了这杯酒就是朋友了’,‘下次我请客’。”
裴钱说道:“陈灵均那么好酒,恨不得成天泡在酒缸里,他也不这样啊。”
崔东山笑呵呵道:“不一样的,他就没喝过酒。”
裴钱不太理解这个说法。
崔东山也没有解释什么。
若是修道之人御风蹈虚,俯瞰大地,夜幕沉沉,一座城市里的万家灯火,就像被关起来的一笼萤火虫。
不像玉圭宗、蒲山云草堂这些个顶尖势力,青萍剑宗始终没有在京城内买宅子,云岩国皇帝和礼部倒是早有预备,不敢怠慢了这座桐叶洲独一份的宗字头剑道宗门,只是被种秋婉拒了,选择在鱼鳞渡那边落脚,住宿、修行都在自家渡船上边对付一下。
落魄山和青萍剑宗,上下两宗,如今拥有两艘令人艳羡的跨洲渡船,分别从中土玄密王朝和大泉姚氏“购买”而来的风鸢和雷车,前者走北俱芦洲、宝瓶洲和桐叶洲这条南北商贸航线,后者走桐叶洲、南婆娑洲和扶摇洲这条东西商贸线,分工明确。而龙舟“翻墨”,与刘财神作为观礼赠送给青萍剑宗的“桐荫”,都在本洲境内跟着钱走,经营一条财路的同时,也可以扩大门派在沿途各国的影响力。
至于那艘大骊剑舟“丙丁”,如今就停靠在鱼鳞渡。
桐叶洲这边,只是听闻这种剑舟,杀妖如剪花芟草。
这艘剑舟,是在霁色峰祖师堂势单力薄的崔宗主“哭”来的,算是暂借给下宗。
可怜崔宗主总觉得自己在落魄山,是越来越不受待见了,自家先生防他如防贼。
崔东山转头回望了一眼城门。
福与祸同门,利和害同城,高柳蝉鸣一般的喜怒哀乐,冰下流水似的悲欢离合,人间一夜花开花落知多少。
白衣少年稍稍抬高视线几分,望向城头。记得老王八蛋当年忙完公务,挑灯夜读杂书一宿,放下书籍,偶尔会在天将亮未亮的时分,来到外城头之上,看着那些等候出城和入城的各色人等。
到了渡口,崔东山瞧见那艘渡船,难免触景伤情,自从当了这个任劳任怨的过渡宗主,就跟落魄山变得生分了。
一路长吁短叹,双手负后,踱步上了渡船,种夫子带着那拨剑仙胚子出去历练了,如今船上只留下几个老的。
道号青秘的冯雪涛是这边的常客,前不久陪着姜尚真去过一趟落魄山,更早还曾被某个狗日的拖去蛮荒天下,只是战事将起之际,竟然还被嫌弃是拖累,只会妨碍出剑。想当初在中土文庙,一天之内,被左右和阿良同时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