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东山突然咦了一声,蹲在地上,瞅着那头白鹿,发现它正盯着李槐。
李槐也发现了这个情况,总觉得那头白鹿的眼神太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了,便有些心虚。
白鹿摇摇晃晃站起,缓缓向李槐走去。
吓得李槐屁滚尿流,转头就向正屋那边手脚并用,飞快爬去。
白鹿一个轻灵跳跃,就上了绿竹廊道,跟着李槐进了屋子。
陈平安疑惑望向崔东山。
崔东山微笑道:“先生不用担心,是李槐这小子天生狗屎运,坐在家中,就能有那福从天降的好事发生。这头通灵白鹿,对李槐心生亲近。等到赵轼被大隋找到后,我来跟那家伙说说这件事情,相信以后山崖书院就会多出一头白鹿了。”
陈平安摸了摸额头。
不愧是李槐。
片刻之后,李槐骑白鹿身上,哈哈大笑着离开正屋,对李宝瓶和裴钱炫耀道:“威风不威风?”
李宝瓶懒得搭理他,坐在小师叔身边。
裴钱点点头,有些羡慕,然后转头望向陈平安,可怜兮兮道:“师父,我啥时候才能有一头小毛驴儿啊?”
陈平安笑道:“以后等到了龙泉郡,我帮你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
裴钱眉开眼笑。
崔东山走到石柔身边,石柔已经背靠墙壁坐在廊道中,起身仍是比较难,面对崔东山,她很是畏惧,甚至不敢抬头与崔东山对视。
崔东山蹲下身,挪了挪,刚好让自己背对着陈平安。
正要嘴上说着安慰人的话,然后做些让石柔生不如死又发不出声音的小动作。
石柔惊骇发现自己已经动弹不得,看到了崔东山那张阴恻恻泛着冷笑的脸庞。
所幸远处陈平安说了一句落在石柔耳中、无异于天籁之音的言语,“取剑就取剑,不要有多余的手脚。”
崔东山皱着脸,唉了一声。
陈平安坐在那边慢慢喝着酒,看着略显拥挤的小院,比起当年大隋求学游历,这次多了朱敛和裴钱,还有石柔,就是少了个头戴斗笠挎着刀的剑客。
陈平安收起思绪,突然望向崔东山的背影,说道:“我要再想一想。”
崔东山正专心致志,降伏那柄开始在仙人遗蜕内东躲西藏的离火飞剑,似乎没有听见这句话。
出城和上山
山崖书院出了这么大一档子事,自然不能不彻查,而祸端起始于被书院某位副山长邀请讲学的赵轼,所以茅小冬与那位大隋世族出身的副山长聊了聊,不欢而散,那位副山长觉得茅小冬这是排除异己,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干脆就撂挑子,说副山长不做了,就在自家书斋待着,是书院直接动用私刑,还是茅小冬让大隋朝廷抄家灭族,他都受着,最后大声嚷嚷了句你茅小冬少在这里狗血喷人。
茅小冬着实给那迂腐老古董气得不轻,于是真就放狗咬人了,让崔东山出马。
崔东山开心得很,蹦蹦跳跳就去找人谈心,不到半个时辰,崔东山就屁颠屁颠去茅小冬书斋邀功,说那位副山长没问题,赵轼也没问题,的的确确是一场无妄之灾。茅小冬不太放心,总觉得崔东山的神色,像是偷吃了一只大肥鸡的黄鼠狼,不得不提醒一句,这涉及到李宝瓶他们的安危,你崔东山如果有胆子假公济私,摆弄那些鬼蜮伎俩……不等茅小冬说完,崔东山拍胸脯保证,绝对是秉公办事。
茅小冬将信将疑。
然后崔东山很快就大摇大摆走出了书院,用上了那张刚刚从元婴剑修脸上剥下的面皮,加上一点不同寻常的障眼法,大大方方走入了京城一座大骊新设驿馆,是大骊使节下榻的地方。
茅小冬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下山尾随崔东山。
陈平安炼化金色文胆的天材地宝,最后差的那两样,还需要通过私谊关系去想办法。
大隋京城文庙那边,还得去。
不过目前还要先看看大隋皇帝的表态,对于蔡丰、苗韧具体参与刺杀的这拨人,是以雷霆手段打入牢狱,给山崖书院一个交待,还是捣浆糊,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茅小冬对此,很简单,如果大隋朝廷含糊应付,那么书院既然已经建在了东华山,山崖书院教学依旧,茅小冬绝不会用书院去留兴废来威胁戈阳高氏,可他茅小冬也不是没有火气的泥菩萨,在你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我茅小冬给五名刺客围杀,又有一位元婴剑修闯入书院杀人,这座京城难道是一栋八面漏风的破茅庐?
蟊贼和匪寇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那茅小冬就不介意去文庙,还有其余几处文运汇聚之地,不择手段,好好搜刮一通了,至于茅小冬要不要搬了东西在墙壁上留下一句“茅小冬到此一游”,看心情,反正是戈阳高氏不要脸在先。
崔东山并没有在驿馆逗留太久,很快就返回书院。
陈平安在茅小冬书斋那边探讨修炼本命物一事,尤其是跟大隋“借取”文运一事,需要重新计划。林守一去大儒董静那边讨教修行难题,李宝瓶李槐这些孩子开始继续上课,裴钱被李宝瓶拉着去听课,说是夫子答应了,允许裴钱旁听,裴钱嘴上跟宝瓶姐姐道谢,其实心里苦兮兮。
朱敛继续一个人在书院逛荡。
所以当下院子里,只剩下谢谢和石柔。
当崔东山笑眯眯返回院子,谢谢和石柔都心知不妙,总觉得要遭殃。
石柔腹中那把离火飞剑,已经被崔东山以秘法剥离出仙人遗蜕,石柔当初只觉得跟妇人生了孩子一般,十分难熬,怀疑崔东山是故意如此,只是石柔不敢有半点质疑。
崔东山踢了靴子,走上台阶,躺在廊道里,埋怨道:“能者多劳,苦了你家公子。”
谢谢和石柔坐在廊道不远处,大气都不敢喘。
崔东山坐起身,“你们去将我的两罐彩云子和棋盘取来。”
谢谢心中一紧,脸色发白,和石柔去搬来棋盘和两只青瓷棋罐。
崔东山打开棋罐后,捻起一颗,呵了一口气,小心擦拭,突然瞪大眼睛,双指捻住那枚得自于白帝城琉璃阁“滴水”大炼而成的的彩云子,高高举起,在太阳底下映照,熠熠生辉,双指轻轻捻动,不知为何,在崔东山指尖的那颗彩云子四周,云烟氤氲,水雾升腾,就像一朵名副其实的白帝城彩云。
崔东山转过头,盯着谢谢。
谢谢心中惊骇,这颗彩云子,难道给李槐裴钱他们给磕碰出了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