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第134节(2/2)

这时,他看到春妮头上的小白花,拉下脸道:“小姑娘恁个不懂事,白花别在头上是戴孝的,真是晦气。”说着,他站起来准备走开。

“不是随便别的,”春妮扶了扶头上的花,说出早就准备好的话:“我这次跟义兄回乡,他途中遇到流匪,不幸被——”

实在哭不出来,春妮以手掌半握,捂住了眼睛。

这是她跟罗阿水早就商量好的说辞,正好为他的无声离开作一个注脚。

韩师父半张了嘴:“罗阿水?那么本事的一个后生,他没了?”

春妮点点头,韩师父急问:“他是怎么没的?这咋回个乡,还把命丢了咧?”

说话间,老师们陆陆续续回来了。

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个拉环布口袋,来不及跟春妮打招呼,急忙忙跑回各自的教室,开始了一天的教学。

“再这么下去,干脆我把每天上课时间挪到上午十点半,叫老师们先买了米再来上课。”方校长突然出现在拐角。

春妮老远听见他的声音,脖子一缩,提起手里的小马扎就要往学校里溜。

偏方校长眼睛尖,一句话喝住她:“顾老师,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春妮搁下马扎,跟在方校长后头,讪讪的:“……校长。”

方校长也是拿她没办法,打吧,孩子主意太正,哪是打两顿就掰得过来的?骂吧,她又不是干坏事,哪舍得骂出口?

他运了半天气,还是只问了这一句:“你自己说,你回来准备做什么?”

“巡捕房的人不是来学校找了我几次吗?我打算一会儿去一趟,把这事跟巡捕交代清楚。”春妮是学校的人,不管做什么事,都绕不开学校的影响。

因此,尽管她知道说出这话方校长会是什么反应,还是硬着头皮把自己原来的打算说了。

方校长倒吸一口气:“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巡捕房现在全调的是倭国巡捕的人,要么就是那些倭国军人。你进去了,还以为自己跟前些年一样,能好好出来吗?”

春妮知道他这些日子一直为自己担着心,需要发泄。她垂着脑袋,让方校长喷了半天,小心翼翼抬起头,道:“我回来的事,这一路上都有人看见。就算我躲着一时不去,巡捕房也不会放过我,还不如我自己主动点,免得又多生一些事出来。您不是说,咱们学校也是有倭国人董事

吗?连社长白拿工厂这么些年的分红,也该为我们多出些力了。”

“这老小子狡猾得很,想指望他帮忙,还不如做梦。”说完这一句,方校长忽然拿手捂住眼睛,声音哽咽:“你这孩子,就没一次让人省心过。”

顿了顿:“别一个人去,等我找王老师支点钱,跟你一起去巡捕房走一趟。”

春妮低声“嗯”了一声,从办公室里退出来,又回了一趟自己房间。

夏风萍正在她房里坐着。

因为朱先生的事,两人前些日子避着人见了一面。春妮知道,自从朱先生受伤躲起来之后,夏风萍一个人住别墅害怕,便搬回学校,还住在她跟夏生的房子里。

她正在床上收拾东西:“我刚刚看见你回来了,没来得及叫你。索性趁这会儿没课,收拾收拾衣裳,今天晚上就回去——”

“不用,”春妮按住她的手:“我一会儿就走,你尽管在这住着。”

“怎么才回来就走?”夏风萍担心道:“该不会还是那事吧?”

春妮点点头:“总要给那些狗东西交代一下。我回来是跟你说朱先生的事,我给他留了好几天的饭菜,他伤口也合拢了,你有个心理准备,应该在这几天里,他也会回来。”

“那你心里是怎么打算的?我上次听你说没事,还以为那些倭国人你已经搞定了。”

“你别慌,我这次回来就是——”

“顾老师,可以走了。”门外头方校长在叫她。

春妮松了口气,丢下一句“帮我照顾好夏生”,起身出了门。

巡捕房离学校原本就隔着,校长领着春妮却走了近半个钟头才到。

春妮站在外面,原先守门的印度警卫不知所踪,换上的两个人中,全都是跟她如出一辙的亚洲面孔。

她看方校长犹犹豫豫的,干脆拨开他,先一步走了进去。

“你就是那个协助白云铠逃出来的女人?”听完他们的来意,这位自称姓高桥的警官吃惊不已。

春妮连忙摇手,否认三连:“警官,我冤枉啊,我刚刚才知道白云铠逃出来的消息。事发的时候,我可不在海城啊。”

“是啊,警官。我们顾老师就是个老老实实的小姑娘,您真的弄错了。”方校长熟练地掏出十几块大洋,赔笑塞给他。

“是不是冤枉的,我们查了才知道。”他顺手将大洋全摸进自己兜里,掏出手铐,往春妮手上一铐,将她押起来:“顾春妮,你涉嫌参与俘虏营劫营行动,打伤执法人员,破坏租界秩序,先跟我去调查一趟。”

“啊?高桥警官,高桥警官!”方校长大惊失色,急忙追了上去。

春妮赶紧回头向校长连使眼色:“校长,你知道我是冤枉的,快找律师来救我,救命啊!”

这次回来之前,常文远就春妮即将面临的境况给她作了个分析。他的意思是,倭国人初掌租界,肯定要以稳定为主。租界就被反抗分子在市中心放走了三百多名俘虏,还给了白云铠以死抗争,洗刷污名的机会。

这无疑是个让倭国人面上无光的大案。

为了震慑华国人,倭国人不可能让这件事无疾而终。从时间和动机上来看,春妮都有重大作案嫌疑。按照常理,他们肯定会扣押她,直到案件有结果为止。之所以春妮坚持返回海城,就是想到这点,怕连累学校。

但这件事会不会以她落入倭国人手中任其摆布为结果,里面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白云铠在海城人心中地位特殊,倭国人就算抓她,也不敢以她窝藏白云铠,助他劫营的名义来关押。他们想稳定局面,对这震惊华国上下乃至国际社会的第一案反而要谨慎为之。

春妮这些年在海城经营,并不是没名没姓的人。相信倭国人也很明白,惹急了她,她也能制造出不小的麻烦。

这些话,她一路跟方校长分析了很多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