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1/2)

申雅介绍道:“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上面的画作?要么是咱们运夏市的旅游景点,要么是出自运夏市的艺术家所创作的动画人物,如火车侠、小狐狸饼饼。当然,这边两位女同学坐的椅子不太一样——”

她的手臂伸长,指向顾青丽和黄莹莹的方向:“这张长椅上的字,都是我校创始人覃山老师的真迹,也是我校第18届毕业生创作长椅的灵感来源。让艺术融入生活,让艺术不再是枯燥的、逼着人牵强附会去理解的概念,而是普通人也能在每一个角落中发现、探索,并为之惊喜的点点滴滴。”

顾、黄二人大致看完了她们椅子上的几段话,便转场去看其他长椅上的绘画作品。

而郑子叶听了申雅的介绍,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挨个把每张长椅上的图样看一遍,而是越过半个广场,直冲向这唯一一把写了许多字的长椅前。

覃山对于艺术的认知,让郑子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她迫切的想读完这些文字。

是啊,父母经常劝退她,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像她这样“臭画画的”,已经有被机器取代的趋势了。

然而,听了覃山的理论,郑子叶恍如醍醐灌顶。

机器能够取代的只是绘画的图案、结构和颜色。假以时日,也许还能学到绘画者的笔触和风格。但隐藏在画作之后、属于创作者的匠心别具,却是光靠模仿学习外表的机器无法做到的——至少,暂时做不到。

就像照相机发明后,“画家”这个职业并没有突然消失一样,绘画的主要目的不再局限于再现与记录,而成为了画家表达思想、个性、情感和想象力的媒介。画家开始探索非写实风格,由此诞生了印象派、超现实主义、立体派、抽象派等新的艺术形式。

老艺术家的理论给了郑子叶灵感。她意识到,长椅和绘画的结合不仅具备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热敏夹层的使用更是让这件艺术品变成了互动装置,增强了观赏者对于画面上他们所生活城市的归属感。

像这样对情感的表达、增强、捕捉,都是冰冷的机器无法理解的。原本志在考上华国八大美院中任何一所学习传统绘画的郑子叶,人生目标已经悄然改变。

她知道,如果把自己新的目标和父母说了,反对的声音一定会比他们反对自己拿画画当饭碗更加强烈。毕竟,覃山现代艺术学院成立刚满20年,分数线也远低于传统美院,在郑子叶父母看来,是分数实在够不上传统美院的差生扎堆的地方。

等绝大多数同学差不多把18张椅子上的作品都看了一遍,申雅问道:“在我们继续下一个区域的参观之前,同学们对于中心广场上的两件艺术品,还有什么问题或者建议吗?”

有开玩笑的,如靳文蕾:“应该把这18张椅子背靠背放在一起,这样,不光可以用来展览,还能玩抢椅子游戏,锻炼艺术学院学生的反应速度,瞬间爆发力和腿部力量,一举多得!”

她显然从先前顾凯兴建议的“抢椅子”游戏中收获了无上的乐趣。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