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琦,你已经尽力了。”高松然安慰道,“你听说过十多年前有个10岁就上大学的天才少年吗?也姓张,还是你本家呢!当时首都的房价没那么高,他建议父母早点在首都买房,可父母却没听他的,明明有买房的钱,用租来的房子欺骗他。若是当年在帝都买了房,哪怕只一套,他们家早成千万富翁了!有些人就是这样,哪怕发财的机会、救命的机会就摆在自己面前,他们却毫不在意,把一生难得一遇的机会像路边的一块石子一样,随脚踢到一边。”
没想到张睿琦却有些怨怼:“高老师,你应该帮我说两句的。”
听闻这话,高松然有些意外,没料到张睿琦居然会对自己不满。自己明明是过去给她撑腰的呀,难不成光撑腰还不够?还要连话都替她说了吗?
只听张睿琦接着开口:“肯定是他看我是个女生,又是个高中生,说话自然没什么分量。”
高松然也没想到张睿琦的脑回路是这样的。不得不说,社会上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对“权威”的刻板印象十分普遍:“一位专家说”这五个字,如果配上一张中老年男性的图,说服力要比配上一张二十来岁女学生强得多——哪怕那中老年男性只是个游手好闲的街边大爷,而女学生是该领域的博士生。
高松然认真地看着张睿琦:“确实,和你对话的那个男人充满了偏见,但他不相信你的话,本质还是因为他自己过于自信,或者说自负。你的年龄或者性别只是稍稍加剧了他的傲慢而已,并不是他不听良言的根本原因。只要他内心不愿意相信车辆悬挂系统有问题,换成我,或者我们班任何一个男生去说,他也会觉得我们太年轻,只会危言耸听。你信不信,就算换成咱们的大巴司机去说,他也会觉得司机大哥是个粗人,没文化的人信不过?”
张睿琦默不作声,她的心情稍稍好转。
高松然继续说:“你要明白,外人无来由的偏见,并不能决定你的真实价值,只能证明他们自己的无知。他们因为刻板印象不认同你,或许会让你少得到一些机会,但你的能力并不会因为他们不认同就消失。不要因为他人的无知去怀疑自己、惩罚自己。对了——”
说到这儿,高松然停顿了一下,才接着道:“虽然我有驾照,但我对汽车的了解绝对不敢说比你多。你对这方面有特殊兴趣吗?”
高松然的本意是想探探张睿琦的口风,也许能歪打正着引出“姑爹”的含义。
张睿琦夸张地撇撇嘴:“才没有才没有!我其实对汽车并不感冒,可我爸是个超级发烧友。当然,他挣不了那么多钱,只能在车展、电视、杂志上过过眼瘾,看看各种他喜欢的车。他还总给我讲解,带着我看各种赛车比赛。听多了、看多了,也就略懂一二了。所以,其实我也不懂车。”
高松然却在内心暗自感慨。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看一眼小蓝车,都不一定瞬间发现异样,张睿琦一个不会开车的学生,竟然一眼就能看到问题,还能精准的指出问题的原因所在——这绝对不是光靠父亲的耳濡目染就能达到的效果。
于是,高松然继续引导她,问道:“至少你有这个热情嘛。根据你的经验,看到别的车出了问题,愿意指出还愿意冒着被人无视和怀疑的风险和车主提出来,这就很勇敢了。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厂商修理厂大概都会希望拥有你这样一个员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