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2/2)

冯仁杰很想告诉伍寿,他眼神不好,看不太清,但道具师伍寿老师对他这么客气,冯仁杰根本不好意思说出口。

再说了,人家总道具师都四十多岁了,还没抱怨眼睛老花看不清呢,他冯仁杰一个十六岁的年轻人,怎么好意思说自己眼神不好?说出来谁信?

冯仁杰只好硬着头皮按照伍寿说的去做。

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看不清圆孔的位置,有些铃铛的铁丝穿进了侧边其他的孔中。

看起来铃铛都挂在了道具上,可是当舞台背景轻微移动时,铃铛因为重量不平衡而歪斜。更糟糕的是,演员们要用敲打道具的方式为自己的演唱伴奏。由于铃铛位置歪了,没有拴在应该拴的孔中,道具发出的声音并不统一,影响到了伴奏的音高。

而且,每拴一个铃铛,冯仁杰和伍寿都要从卷好的一卷细铁丝里切下一小截。

伍寿熟能生巧,每段铁丝都能切得差不多长,但冯仁杰不一样,他并没有仔细测量铁丝的长度,匆匆剪断后,直接开始穿孔工作,导致不同铃铛后挂着的铁丝长度参差不齐。

有的铁丝过长,穿上道具后,铃铛垂在底部,几乎要碰到地面;有些铁丝却又太短,拴在道具上之后,好像紧贴着道具一样,几乎无法正常晃动、发出声响。

在排练时,原本应该均匀分布的铃铛显得凌乱不堪,高高低低、犬牙交错,发出的音效更是乱七八糟。

而且,有些铁丝看似挂好了,实际上只是草草缠绕了一圈,并没有真正固定住。一些演员发现个别铁丝太短,尝试自行调整,却直接让几颗铃铛从道具上脱落了。

演员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力气太大,把伍寿老师好不容易修好的道具弄坏了。看着身边的同事们似乎都在因为铃铛的问题有些沮丧,这个演员也开始抱怨:“这根本没法用啊!声音发不出来不说,几颗铃铛还挂歪了。”

另一个演员面带愠色,抱怨道:“这要是在正式演出的时候掉下来怎么办?”

“我听说伍寿老师把修铃铛的活儿交给了今天刚来的那个三中小男生。”一位演员质疑道,“真是的,让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孩子干这么精细的活,伍寿老师也太信任他了吧?”

另一个演员翻了个白眼,说:“哪能指望三中每个同学都像小何那么厉害。”

有些演员直接甩脸子,拿着这些修复后又是半成品的铃鼓来到后台。他们看都不看一眼依然在勤勤恳恳拴铃铛的冯仁杰,而是直接来到伍寿面前投诉,声音还挺大,像是故意想让冯仁杰听见他们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