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那日,我还说山陵使要谢我,今年各个陵番薯种的多,番薯不怕旱,就是雨少也影响不大,陵户们不会饿肚子。”陶椿说。
山陵长赞同,“是要谢你。对了,陶器的价钱不易过高,今年要是粮食受灾,大家没多余的米面跟你换陶器。”
陶椿心里有数,换够陵里陵户的口粮,余下的陶器可以跟粉条一样卖钱,银子又搁不烂,分到手上早晚能用得出去。
要紧的事商议完,山陵使又谈起公主陵立的交易牌,打听陵跟陵之间有没有达成交易,进而谈及集市,言明修好路可以在公主陵开大集,一月一次或是两次都行,可用来买卖山货、交换粮食、男女婚嫁等等。
“对了,春仙,改日我给你做个媒。”山陵使知道春仙的媳妇在生产时去世,这会儿做媒的心思又起,他指指陶椿和邬常安,说:“这一对就是我撮合的,你瞧瞧多合适。”
“我无意再娶,要辜负大人好意了。”春仙直接拒绝。
“孤老一辈子?”山陵使问,“一个人过多没意思,夜里没个说话的人,睡不着的时候你睁眼等天亮?”
“睡不着的时候我点灯看书,我有一柜子的书,往后还会再买新书,岂会打发不了长夜。”春仙笑着摇头,“我能得您青眼不就是看书多的功劳,我夜里要是有个做伴的人,今儿可站不到您面前。”
山陵使心想也是,见他态度坚定,他就不勉强了。
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一直聊到傍晚,奔波在田地间的陵户如山雀一样归家,山陵使才离开陶家前往杜陵长家。
春仙没跟去,如今他不必在杜陵长手下讨管事的机会,也就不用再去看他的脸色。他把山陵使送到杜陵长家门前,拐道回去在家里点个卯,又直奔陶家。
“我抵达帝陵的时候先托人引路去找陈青云,等雨停了,又托他丈人引路去找帝陵的辜陵长,一是通知你们把混账的一千余斤粉条送来了,二是通知你们榨出花生油,三是通知你们陵要开窑烧陶。我拿出几样图纸给他,问帝陵要不要提前预订陶器,第二日我就奔走在帝陵的陵户之间,忙完一日把订单拿到手了。次日再借口帮你给山陵使捎信让辜陵长引见,我没受为难,很顺利地见到山陵使。”春仙跟陶椿讲述他此趟前往帝陵的经过。
“你在山陵使面前说了什么?让他对你青眼相看。”陶椿好奇。
“借口帮你报喜,换个说辞汇报榨油和烧陶的事,山陵使当日可能清闲,他耐心地跟我谈了半日,都是跟你们公主陵有关的事。比如交易的路上顺不顺利,有哪些不便;用番薯和花生换粉条,陵里的陵户有没有什么看法;看不看好用粮食换油;以及各个陵加强往来是利多还是弊多。”春仙说。
当然,这些话题大多是春仙主动挑起的,他得陶椿指点得知山陵使的性子,知晓他看重什么事,加之前一日他无意从帝陵的陵长口里得知山陵使有意在山中修路,他猜测山陵使有意削减陵户对山外的依赖,在交谈中他有意谈与此相关的事,果然得山陵使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