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大公鸡好威武!”
“笨蛋儿子,只有母鸡才下蛋,来跟妈妈一起许愿,我们家出四只母鸡。”
小胖墩连忙道:“那我也要小母鸡。”
黎剑知疑惑道:“不是小鸡仔就能看出性别吗?为什么还许愿?”
秦想想斜了斜眼睛:“那你来辨认一下,哪个是公鸡哪个未来是母鸡?”
黎剑知:“……”
“高大姐之前来提醒过我,让我们不要跟这边的农户买他们的小鸡仔,就算一毛一个,大多是公鸡。”
“要买就买已经能看出公母的鸡,价格贵是贵了点,这才安全。”
农户家里也要登记养鸡情况,小鸡孵出来后不能多留,有些人就挑着小鸡仔出来卖,这些鸡仔很多是挑选过的,把母鸡筛出去了,大多是小公鸡。
公鸡没有饲养的价值,对农户来说是浪费粮食,母鸡安静,公鸡养多了都嫌吵。
把公鸡养大了,它只有一身鸡肉值钱,顶多卖个一两块,算上它吃的粮食,简直是一个大写的亏。而一只成年母鸡一年能下八十到一百二十个蛋左右,光是这些鸡蛋就能值五到八块钱。
母鸡前两年下蛋多,到了第三年减少,一般养母鸡都会养到两年后再杀,至于公鸡,除了种鸡,其他的小公鸡大多活一个月左右,不到一斤就得杀了,也算是一点肉。
在这个年代里,能精准辨别鸡仔公母的能力,在乡下是一种可以拿出去吹牛的能力,比如相亲的时候,说女方或者男方会精准辨认鸡仔性别,对面家里都会高看一眼。
农户偶尔出售鸡仔水果这类行为并不被允许,但因为并不是倒卖工业品和粮食猪肉,价格低廉,也不算什么大问题,一般来说,很少有人来追究,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事情。
“不管是什么鸡,咱们都一起养。”黎剑知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之前在老公房里对活鸡都一惊一乍的他,无法判定公母性别。
等他有空翻本农业书来仔细研究研究。
“养出了是公鸡也好,正好给你做小公鸡煲。”
“你可别乌鸦嘴,都是公鸡你就跟儿子睡去,你们父子面壁思过,你抽空带儿子去村里跟人家农户学习怎么分辨公母。”
小胖墩:“???妈,这跟我小胖有什么关系?”
他一点儿也不想跟爸爸睡觉。
“谁让你们今天都乌鸦嘴。”
秦想想很期待自己未来的三只母鸡下蛋,最好一年给她下三四百个鸡蛋,养好了每天都能捡新鲜鸡蛋吃,还不用费钱,每天让小胖去捡鸡蛋。
十个鸡蛋能换十斤粮票,一斤鸡蛋能换一斤肉票,把母鸡养好了,一家子都能吃好。
尤其是冬季春节前后是鸡蛋紧俏期,很多母鸡因为天冷不下蛋减产,而家家户户为了过年需要买鸡蛋,这时候买蛋需要蛋票,还要排队等供应,若是自家的鸡还能下蛋,给母鸡做好保暖,就不用受排队风寒苦了。
在沪市长大的秦想想,在过去那二十年的日子里,过年为了买蛋买鱼买猪肉,都是全家总动员的排队等供应。
小胖子:“妈妈,母鸡养多久才能下蛋?”
秦想想:“半年吧。”
“啊?!那么长。”
黎剑知记得现代养殖厂,只要母鸡营养温度照顾好了,三到四个月左右就能开始下土鸡蛋。
为了吃蛋,好好规划养鸡。
自家的“土鸡蛋”,那就是纯天然好蛋白。
黎剑知画了个菜地设计规划图,给他们家的菜地规划了三个区域,最北边是鸡舍区,盖鸡窝,边上用篱笆做隔离栏,把鸡窝和菜地隔开。
因为北边日照不好,所以菜地由北到南,作物高度由高到低,最北边是鸡舍,还有个沤肥区,然后是需要搭架子的丝瓜、南瓜、黄瓜、豆角作为一块棚架区域;然后是番茄、豇豆、韭菜、青菜这些稍矮一点的蔬菜。
像是为了预防虫害,作物间搭配种植罗勒和薄荷,外圈还种一些金盏菊和万寿菊。
其他边缘空地,杂七杂八种点茴香、苜蓿、紫苏、紫云英、黑麦草等等,这些就当野草种,本来也就是路边野草,都能给鸡吃,尤其是紫苏,能提高鸡的抗病能力。
“这是爸爸画的菜地规划图,一人一张,妈妈和小胖同志都看一下,熟悉熟悉,这是我设计出来的科学种植养鸡分布图。”
黎剑知盯着手里的菜地规划图,认为自己已经想得很周到,但是究竟能种出些什么鬼玩意儿,那还是得靠天吃饭。
秦想想:“啊?还得把鸡和菜地分开?”
小秦同志早就对自己种出来的菜放弃希望了,但是死鬼男人给的这张图,明显还是准备抢救一下家里的菜园子。
黎剑知:“不隔开咱家的菜地永远都是菜苗。”
“每天把鸡放进菜地里吃一两小时自助餐就够了。”
“这里隔开,轮着吃,今天吃这边,明天吃那边,这边幼苗区不能让鸡给嚯嚯了。”
秦想想:“……我看苗大姐家的菜种的最好,人家也不搞你这样的。”
黎剑知严肃着一张脸冷静道:“我确实是纸上谈兵。”
“咱家就三个兵,努力干呗。”
秦想想:“……”她一开始只想种点菜苗养鸡,主要是养鸡!!!她的养鸡大业!
而且种这么多东西难道不麻烦吗?她都懒得管。
“种这么多东西谁来管?谁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