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1/2)

<dt css="rd">

&esp;&esp;离了临安县,齐雪并未南下去皇都,而是先折向往东,乘上了一艘摇去对岸的渡船。

&esp;&esp;船身陈旧,在浑黄的江水中若隐若现,一浪即可打翻似的。

&esp;&esp;齐雪抱着用粗布仔细包裹的佩剑,独自坐在船尾,无心与同渡的农人交谈。

&esp;&esp;江风怀水拂面,与陆上相比别是一番滋味。

&esp;&esp;她从怀中取出一迭纸条展开,是她那日去回春堂道别时,在案头誊抄下的字迹。

&esp;&esp;这是朱大夫凭症状与脉象推断出的,薛意体内积存的毒药,自然,那最关键的剜心散已被隐去,可剩下的,依旧是洋洋洒洒十七种名目慑人的剧毒。

&esp;&esp;朽骨膏、阴阳煞、鸩杀酒……刺得她眼中艰涩。

&esp;&esp;“若非从小被当成炼毒的罐子,日复一日地浸染、抗衡,凡人之躯,怎能承受得住其中任何一种?”

&esp;&esp;朱大夫那时叹息着低低道,在汇聚毕生心血的医道卷册上又添一例。

&esp;&esp;齐雪下意识收拢双臂,将怀中的碎岳抱得更紧。

&esp;&esp;都说刀剑不长眼,这孤刃三尺,如今却是唯一能让她安心的东西。她珍惜它,就像挽着薛意的手臂。

&esp;&esp;泪水将落未落之际,艄公将船蒿顶在岸边石上,回头喊道:

&esp;&esp;“盐福县码头到嘞!前边走几步就是城门!”

&esp;&esp;齐雪如梦初醒,眨去眼眶的湿意,将纸条仔细折好,重新贴身收起。

&esp;&esp;她踏上了摇晃的跳板,随着下船的三两农人走向城门。

&esp;&esp;盐福县城门放人宽松,齐雪早已托人伪造了路引,那驻守的官兵懒洋洋望了一眼便要放行,目光却忽然钉在她怀中的长形物件上。

&esp;&esp;“站住!”官兵正色道,引得零星几人侧目,“你这布包裹的可是剑?如今这光景,揣着利器招摇过市,宁可错杀不能放过!待我抓你回去审问,是哪处的刺客!”

&esp;&esp;他说着,手已按上腰刀,正要呼喝同伴,一个声音旁侧响起:

&esp;&esp;“官爷且慢。”

&esp;&esp;齐雪与官兵都闻声看去,说话的是方才跟在她身后等待进城的少年,他上前几步,脸上犹有未脱的稚气,言辞倒严密:

&esp;&esp;“官爷明鉴,您看这位姑娘,身着襦裙,哪有习武之人的利落?真是刺客,往往佩剑腰侧,或负于背后,她揣在怀里,全然一不惯用剑之人。或许这只是她家传之物,怎就到了刺客的地步?”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