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众人齐声应诺:“谨遵掌门法旨。”
&esp;&esp;章太冈带领众人,向山巅太乙先天塔一礼。
&esp;&esp;年轻弟子各自散去。
&esp;&esp;章太冈则再带徐端、纪东泉、纪川等高功长老,继续祭告山川天地。
&esp;&esp;受此供奉,紫电闪动间,一枚龙虎法箓亦随之在山巅浮现。
&esp;&esp;章太冈注视那龙虎符箓法诏,良久后方才开口,轻声道:
&esp;&esp;“徐师叔祖,诸位师伯师叔,弟子有一事相告。”
&esp;&esp;徐端、纪东泉等人静立章太冈身后。
&esp;&esp;他们心中隐约有所预感。
&esp;&esp;“听纪师伯提及我蜀山大明一脉,留存三宝于蓬莱后,弟子便生出如此想法。”
&esp;&esp;章太冈语气平和:“本派上下,当尽心修持,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想要在陈师叔之外连续涌现新的大乘高真,并非短时间内可以达成。”
&esp;&esp;徐端轻叹:“说来,其实便是看掌门和纪川、谢一楹你们的,我等已渐老朽,实在惭愧。”
&esp;&esp;章太冈冲对方颔首致意,然后继续说道:
&esp;&esp;“此番再次挫退黄泉邪修,主要也是靠元真人、萧将军他们及时来援,乃得大唐同道相助。
&esp;&esp;既如此,弟子以为,本派对六宝是否始终在山,亦不必执着于一时。
&esp;&esp;注重自身修持的同时,与大唐同道更多往来,或许更有利于如今的局面。”
&esp;&esp;虽然心中隐约有些预料,但章太冈此刻直接道明,徐端、纪东泉等人听了,都仍心中震动:“掌门……”
&esp;&esp;章太冈:“弟子亦无心太过鲁莽,上下二宝事关六合先天归元阵根本,不可妄动。
&esp;&esp;南明离火鼎乃本派弟子修行之根基,同样不会离山。
&esp;&esp;至于紫微剑,虽然陈师叔本人无意,但弟子以为仍该留下,以备陈师叔有需要时可随时取用。
&esp;&esp;但青冥剑,便随北冥神枪一道,像大明那边的三大法宝一样,驻留蓬莱吧。
&esp;&esp;今日告祭历代祖师,如有意外,弟子当以余生赎罪,效仿陈师叔寻访遗失至宝。”
&esp;&esp;徐端沉吟。
&esp;&esp;纪东泉则开口说道:“当代天师,可以信托。”
&esp;&esp;何东行:“贫道亦是如此想法。”
&esp;&esp;徐端轻轻点头,看向纪川、谢一楹等其他大唐蜀山高功长老。
&esp;&esp;纪川等人言道:“我等愿遵掌门师兄所命。”
&esp;&esp;章太冈向众人打個道家稽首,蜀山众人纷纷回礼。
&esp;&esp;他接下来除去身上所有器物,赤足散发,孤身入祖师宗祠祭告。
&esp;&esp;出来后,他重整衣着,同纪东泉等人皆神情肃穆,再谢符箓法诏。
&esp;&esp;遥远的龙虎山上,天师府内。
&esp;&esp;雷俊此刻正立于万法宗坛中。
&esp;&esp;他此番回山,正是要通过万法宗坛,祭炼得自蓬莱的古时符诏。
&esp;&esp;万法宗坛中光辉流转,万千道蕴交织。
&esp;&esp;这时雷俊身旁,有紫电凝聚成符箓法诏,闪动光辉,沟通蜀山霄顶。
&esp;&esp;感受到章太冈等人的祭告供奉,雷俊不悲不喜,点燃一线清香,同样祭告天地,以作还礼。
&esp;&esp;结束之后,闪动紫电的龙虎法诏消失。
&esp;&esp;雷俊则继续自己手头的活儿,揣摩推敲那些得自蓬莱的古符。
&esp;&esp;在雷俊祭炼这些古符诏时,万法宗坛内,众多天将功曹,四方星神,乃至于龙虎山前辈祖师的形象,都闪动光辉,似是变得更加详实起来。
&esp;&esp;雷俊心神平稳,低喝一声:“起!”
&esp;&esp;在他面前漂浮的众多古符诏,这时汇聚在一起,既像是阵势,又像是宫殿群一般。
&esp;&esp;点点星光,自此而动。
&esp;&esp;然后汇聚,以这些符诏构成的虚幻光影宫殿群为基础,排布成玄奥的阵势。
&esp;&esp;阵势中心,虚幻的光华聚拢,继而化作光柱升空。
&esp;&esp;光柱直冲云霄,但只有万法宗坛内的雷俊可见。
&esp;&esp;龙虎山内外其他人看不到这虚幻的光柱,只看见龙虎山上空,风起云涌。
&esp;&esp;气流波荡于高天之上,似是位于比上清雷府洞天还要更加高缈的虚空中。
&esp;&esp;但这激荡的风云,很快平息。
&esp;&esp;只是万法宗坛内,雷俊却能感应到更多变化。
&esp;&esp;他首先隐约感应到,蓬莱中,似是生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