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359节(2/2)

&esp;&esp;江州、幽州南北两地一起出击,大挫儒家锐气的同时,也会让佛门承受压力……

&esp;&esp;道、佛此前各大圣地宗门得唐廷帝室扶持,隐约联合,共同对抗儒学传家的五姓七望。

&esp;&esp;但要说佛、道之间相处和睦,却也未必。

&esp;&esp;此前是有共同的威胁和对手。

&esp;&esp;眼下五姓七望连连受挫,不复昔日气焰滔天。

&esp;&esp;反倒是道门日渐势大。

&esp;&esp;而佛门方面缺乏九重天强者坐镇的同时,先前四大圣地之一的菩提寺更险些灭门,损失惨重。

&esp;&esp;佛门,乐意仰道门鼻息而活么?

&esp;&esp;当然,他们同世家之间关系更紧张。

&esp;&esp;但关系未尝没有缓和修复的可能。

&esp;&esp;哪怕只是缓兵之计。

&esp;&esp;没有苏州楚族带来的巨大压力,天龙寺将比从前自在的多。

&esp;&esp;菩提南宗也更容易立足。

&esp;&esp;而悬天寺,晋州叶族早经营多时了。

&esp;&esp;至于金刚寺,他们一直以来的恶邻,乃是陇外萧族,而且在佛门四大圣地中,他们本就和唐廷帝室关系最为疏远。

&esp;&esp;只不过,他们同名门世家之间,同样疏远。

&esp;&esp;楚修远曾经同叶默权有过交谈。

&esp;&esp;双方对金刚寺,都抱有些许疑虑。

&esp;&esp;那里一贯低调,却像是另有乾坤。

&esp;&esp;“大空寺那边,为父会亲自同他们谈谈。”

&esp;&esp;楚国老言道:“听闻金刚寺的新方丈经灌顶后,这些年已经飞速成长起来。”

&esp;&esp;世家与佛门舒缓关系。

&esp;&esp;但大空寺与佛门正宗乃是死敌。

&esp;&esp;好在佛门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esp;&esp;助大空寺的视线从天龙寺移向金刚寺,亦可看看金刚寺究竟藏了什么玄机。

&esp;&esp;“蜀山掌门傅东森那边,或许也可联系一二。”

&esp;&esp;楚喆轻声道:“丹鼎、符箓两派皆有大乘修士,蜀山态度未必与从前如一,再就是宗门起势,上官一族等勋贵那边……”

&esp;&esp;楚国老轻轻摇头:“交给其他家,这世上的事,我们一家一姓是操不完心的。”

&esp;&esp;楚喆:“是,父亲。”

&esp;&esp;“许元贞本人天赋实力不凡,眼力同样过人啊。”

&esp;&esp;谈过正事,楚修远笑笑:“就为父所知,她一共就带过两人回龙虎山,一个唐晓棠,一个雷俊。”

&esp;&esp;楚喆颔首:“是。”

&esp;&esp;“记得许元贞和唐晓棠从七重天到八重天,都用了十二年左右时间。”楚国老微笑:“不知雷俊会用多久?”

&esp;&esp;楚喆:“他的路数,同许元贞有些相似,相较于少年时天赋不显,我以为他们更可能是后天提升了根骨、悟性天资……”

&esp;&esp;类似事极为稀有,但在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

&esp;&esp;只是同一门派里相近时期内如此集中出现,叫人有些难以置信。

&esp;&esp;“惊世之才,不能入我苏州,可惜啊。”楚国老悠悠长叹。

&esp;&esp;信州龙虎山。

&esp;&esp;雷俊、唐晓棠自江州而返。

&esp;&esp;接下来,则是上官宁出山,同朝廷之间,协调江州接下来的善后处理。

&esp;&esp;上官宁此前虽然不反对许元贞、唐晓棠的决定,但亦未曾料到,战局最终会是如此结果。

&esp;&esp;晚些时候,许元贞亦重返山门祖庭。

&esp;&esp;距离她当年离山时,已有七、八年之久。

&esp;&esp;许元贞本人倒是一点都不介意,行走在山间,全无所觉的模样。

&esp;&esp;“那厮又出现了?”她更感兴趣的是那个再次前来龙虎山的神秘人。

&esp;&esp;元墨白微微颔首。

&esp;&esp;然后他眉头又轻轻蹙起:“不过,同早先又似乎有些不同,令我无法完全肯定。”

&esp;&esp;许元贞和一旁唐晓棠都来了兴趣:“哦?怎么说?”

&esp;&esp;元墨白:“此人没有当真步入本派守山大阵内,亦没有与其直接交手,是以我不敢肯定,只是隐约有些感觉,不过,按照姚师兄的说法,这是当初提供给他阴月魂石的人无疑。”

&esp;&esp;唐晓棠闻言鼓了鼓腮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