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1/2)

<dt css="rd">

&esp;&esp;张御在把这些看了下来,陷入了思索之中,随后眸光微闪了一下。

&esp;&esp;根据整件事还有他所得的线索,还有最后这霜洲正国神魂的莫名消失,他心下已是有了一个大致判断。

&esp;&esp;那真正的许愿之匣的“匣心”其实早已是打造成功了。

&esp;&esp;那位霜洲正国自以为自己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可终究是受到了背后那一位的影响。

&esp;&esp;他在赫利尔遗迹之中所见到的许愿之匣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匣体”、一个是“匣心”,匣体是一个外在的承载物,起到凝聚人心意念的作用,而匣心则是消耗物,许愿一次,消耗一次。

&esp;&esp;而这位霜洲正国原来所生存的地方,那枚晶玉与他见过匣体何其相似,而这么看,这霜洲正国的本身,其实就是那个“匣心”了。

&esp;&esp;这一点连其人自己恐怕也没有意识到。

&esp;&esp;这一切若无意外,应该都是他背后沟通到那个存在所操纵的,直到最后,其人的神魂被收走,或许就是那一位将之拿了去,并用来去实现了什么东西。

&esp;&esp;可以说,两州之地亿万子民乃至这位霜洲正国,都被这一位明明白白的安排好了。

&esp;&esp;其实无论这位正国和霜洲人怎么选择,哪怕是生出抵抗之心,只要这位想要这么做,那么结局就不会有任何差别。

&esp;&esp;因为这不是智慧上的差距,而是层次上的差距,力量上的差距。

&esp;&esp;没有足够的力量,任凭你如何做都无可能跳出别人给你划下的框。

&esp;&esp;独州南方驻地内,楚道人正在打坐之中,忽然间,他却是见到一缕虚荡荡的元神照影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esp;&esp;他从定中醒来,略带不喜道:“公孙道友,你这般到来,莫非不怕再被那位玄修望见么?”

&esp;&esp;公孙泯笑道:“道友不必担心,我在其人身上施了手段,我若来见你,他是望不见的。”

&esp;&esp;楚道人看了看他,道:“公孙道友此次来寻,莫非是……”

&esp;&esp;公孙泯道:“正是为此,那位张玄正此刻独自一人,身边并无人护持,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道友请速速与我动身,一同前往那处。

&esp;&esp;我已是思量过了,到时候楚道友以为何道友鸣不平为借口,与其约战,以道友那所掌‘明泽’、‘追光’二剑,便不能胜,亦能将他缠住,到时候我从旁杀出,设法将他制住。只要夺回血精,此事便算有个了局了。”

&esp;&esp;楚道人这才明白公孙泯的真正打算,难怪非要拉上自己。

&esp;&esp;只是公孙泯口口声声说只要夺回血精便可,可是他却知道,自己一旦露面,那就不得不下狠手了。

&esp;&esp;否则事机又该如何收场?

&esp;&esp;公孙泯见他久不言语,面上笑意仍在,双目却一直盯着他,道:“楚道友以为呢?”

&esp;&esp;楚道人沉默了一会儿,道:“我……”

&esp;&esp;就在这时,他突然收住了口,公孙泯也是神情微变,而后身影转去不变。

&esp;&esp;只是几个呼吸后,外面传来林道人的声音,道:“楚师弟,你可在么?”

&esp;&esp;楚道人站了起来,自庐棚之中出来,行有一礼,道:“林师兄,你怎么来了?”

&esp;&esp;林道人看了看他,才缓缓道:“师弟,我近来观你有些心神不宁,是否修为之上遇到什么难处了?我辈真修,最忌心障心魔,你千万要小心持守。”

&esp;&esp;楚道人道:“多谢师兄挂碍,小弟无事,只是见得何师弟遭遇,心中为他惋惜罢了。”

&esp;&esp;林道人叹息一声,道:“是啊,何师弟确实可惜,他也是太过气盛,又刻意避开了我等,才致有此失。”

&esp;&esp;说到这里,他神色一正,认真道:“其实我等同门之间,有什么话大可敞开来说,不必有所避讳,师弟你说呢?”

&esp;&esp;楚道人神色看去很自然道:“师兄说得是。”

&esp;&esp;林道人看了看他,点头道:“我此来就是来看看师弟,既然师弟无事,那我便回去了。”

&esp;&esp;楚道人行有一个揖礼,道:“师兄好走。”他一直凝望着林道人的背影,其人脚步开始很缓慢,后来才逐渐快了起来,直至离去不见。

&esp;&esp;直到这个时候,公孙泯才再度现身出来,催促道:“楚道友,随我启程吧,我们已经耽搁不少时候了,我怕错过了机会。”

&esp;&esp;楚道人收回目光,看向他道:“道友稍待,我突然离去,同门必是怀疑,待我留下一封书信,便随道友前往。”

&esp;&esp;张御在看完羊皮卷之后,就动身往独州方向回返。

&esp;&esp;就在相距青阳舰队守戒范围还有百多里的时候,却见前面有一到遁光飞来,而后自里出来一名道人,对他打一个稽首,道:“张玄正有礼了。”

&esp;&esp;张御一见其人,也是还有一礼,道:原来是楚道友,楚道友到此,可是寻御有事么?”

&esp;&esp;楚道人道:“确然有事,不瞒张玄正,前日何峻师弟与张玄正约战之时所用‘明泽、追光’二剑乃我随身佩剑,只是当日被他借去一用。”

&esp;&esp;张御点首道:“原来那是道友之剑,这两剑刚柔兼备,阴阳互济,堪称不俗。”

&esp;&esp;他倒并非有意抬高这两剑,当时斗战之时,这两把剑器的确给他带来了不少威胁,也是因为受此激引,“斩诸绝”之势才彻底引动了出来。

&esp;&esp;这么看来,在那磨剑功劳之上,他也要谢一谢这位楚道友了。

&esp;&esp;楚道人感叹道:“可是他即便有这两剑,也依然未有胜过张玄正,我心中甚为不服,是故想来向张玄正讨教一二!”

&esp;&esp;……

&esp;&esp;……

&esp;&esp;第一百九十八章 剑诛

&esp;&esp;张御点头道:“若说同道之间切磋讨教,也是常理,不过道友若有意,大可下书与我,我若有暇,自会应下。

&esp;&esp;道友若是怕自身手段外泄,不愿同道旁观,那也可择一无人之所在私下切磋,但这般找上来,无论你我谁人受损,却都不好予一众道友以交代,道友以为然否?”

&esp;&esp;修道人约战之前,先下斗战贴书,除了这是一个礼数外,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双方都有一个明证。证明这是为了切磋斗法,而非是出于私怨,这般不至于引发什么误会。

&esp;&esp;而若是像王崇晋一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光明正大的挑战,那也是一个方法,只是此法不为人喜。

&esp;&esp;可既不下斗贴,又在无旁人见证的情况下邀战,那就格外不妥了。

&esp;&esp;楚道人言道:“张玄正放心,我出来之时,已有和同门道友有过交代,定然不会有什么不妥。且如此做,另外还有一个情由。”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