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748节(2/2)

&esp;&esp;他朗笑两声,转身晃晃悠悠走出去了,走了几步,忽然想起来什么事情,侧身,问道:“对了。”

&esp;&esp;“可以给我一壶酒吗?”

&esp;&esp;李观一去取了酒,扔给那老和尚,老和尚接住了,慢慢走出去,阳光温暖,红尘万丈,他眯着眼睛,忽然就很是放松起来,看到了棍僧十三在旁等候。

&esp;&esp;老僧和其他人告别,独自离去,只有棍僧十三跟着。

&esp;&esp;老和尚道:“你小子跟着我,要做什么?”

&esp;&esp;棍僧十三直愣愣道:“晚辈下山的时候,曾经和师祖问佛论法,我论不过他,所以才被半引半骗地下了山来,如今行走一路,有所领悟,今日见到前辈,敢问前辈,什么是佛?”

&esp;&esp;老和尚哂笑着道:“什么佛,我没有见过。”

&esp;&esp;他走在这安西城的道路上,看着来往的人,人们并不会害怕他这个老和尚,老和尚走了很久,看到尽头路边,有一户人家,那人家里大人在忙碌,就孩子在外面玩耍。

&esp;&esp;用圆圆的石头弹子在弹着玩。

&esp;&esp;笔直的木棍,圆溜溜的石弹子,大江南北,西域中原,孩童玩耍之物,大抵相似,那孩子似乎注意到了有个和尚,也不害怕,道:“老伯伯,你在找谁?”

&esp;&esp;老和尚笑着道:“我在找回去的路。”

&esp;&esp;孩子童言无忌,看着他:

&esp;&esp;“老伯伯,您要回哪里呢?”

&esp;&esp;“啊,我也忘了啊。”

&esp;&esp;那孩子笑起来,用孩子的率直道:“我知道啊!”

&esp;&esp;“忘记怎么来的。”

&esp;&esp;“只要回头!”

&esp;&esp;“就好了啊。”

&esp;&esp;“怎么来的,怎么回去。”

&esp;&esp;老和尚咀嚼着这孩子的话,眸子忽然瞪大,然后他抚掌,忽然大笑起来,他笑得痛快,伸出手掌摸了摸孩子的头发,然后转过头,对那高大僧人。

&esp;&esp;伸出手指着那孩子,然后又指着遥远的安西城。

&esp;&esp;“看到了吗?佛。”

&esp;&esp;那男孩子笑起来,道:“阿娘,阿娘,有人夸我啦!”

&esp;&esp;里面传来女子声音:“有客人吗?”那孩子就跑回去了,老和尚盘膝而坐,看着夕阳下繁华温暖的城池,轻声道:“该有个辞别的佛帖子了。”

&esp;&esp;可他顿了顿,却只是一笑:

&esp;&esp;“忘了。”

&esp;&esp;棍僧十三看着眼前的老活佛,看着他身躯之上,一道道血色痕迹浮现出来,脸色悲苦,老和尚眼前却仿佛看到了年少时候的自己,那个苦哈哈的黑瘦少年。

&esp;&esp;体内似乎有元神流转,棍僧十三戒备。

&esp;&esp;那正是这西域佛门传承千年的活佛意志,似乎在嘶吼着,要让这个老和尚加入他们,要化作代代传承之物,去再度寻找宿主。

&esp;&esp;老僧却仿佛不察觉,提起酒壶,仰起脖子,喝了口酒:

&esp;&esp;“真苦啊……”

&esp;&esp;把酒壶放下。

&esp;&esp;他轻声笑:

&esp;&esp;“神武王。”

&esp;&esp;“贫僧来赴当日之约了。”

&esp;&esp;本来就碎裂的身躯崩碎,在最后的佛门之力燃烧下,化作流光飞虹,飞到天上,不愿意因为自己的死去,而吓到了来往的百姓。

&esp;&esp;那千年西域佛门传承的一点神念,被他所化去。

&esp;&esp;一枚枚舍利子落在地上,混入泥土砂石。

&esp;&esp;棍僧十三眼神悲苦,却见到那个孩子走出来,带着一些干粮馕,疑惑道:“刚刚那位老伯伯呢?”

&esp;&esp;棍僧十三道:“他,走了。”

&esp;&esp;孩子遗憾:“走了吗?嗯,啊,好光滑的石子!”他看到了地上的那些舍利子里,一枚光滑的,棍僧十三伸出手,轻轻抚摸男孩子的头发,轻声道:“……是他给你的礼物。”

&esp;&esp;“嗯?礼物,可这样的礼物,要怎么样用啊。”

&esp;&esp;“好弹子,可以好好玩。”

&esp;&esp;“就够了。”

&esp;&esp;那男孩子开心,去捡拾了些‘光滑石子’,去和同年龄的孩子玩耍,开心不已,笑声回荡着,这其他舍利子,就陷入这土地上,被人们踩踏在脚下,托负人们来去。

&esp;&esp;混入泥土,走入人间红尘。

&esp;&esp;棍僧十三有所领悟,那犹如佛门金刚明王般的身躯之上,面庞上出现犹如菩萨般慈悲温和的神色来,沉默许久,双手合十,轻声道:

&esp;&esp;“阿弥陀佛……”

&esp;&esp;“恭喜,前辈。”

&esp;&esp;他提着一根棍,转身,离去,也如常人,踩踏在那老僧圆寂之地,如灰尘,如大地,如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