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163节(2/2)

&esp;&esp;只是如此,就对陈清焰有巨大的冲击。

&esp;&esp;陈清焰安静了许久。

&esp;&esp;“慕容小娘。”

&esp;&esp;“她,如何?”

&esp;&esp;李观一带着笑,道:“婶娘的法相被困住了,但是精神还是很好的,喜欢吃点心,喜欢吃烧鹅,用铁锅打跑过三四十个小毛贼,很厉害,婶娘的琴棋书画,我还一个都还没有学成呢。”

&esp;&esp;陈清焰神色安静听李观一说故人的事情。

&esp;&esp;就好像当年才十七岁的少女活灵活现站在自己面前。

&esp;&esp;十七岁就是慕容世家的真传,琴心天成,列江湖美人榜的前十,却仗着姐姐和姐夫,无拘无束,随心所欲,那样神采飞扬的少女,却还是带着当年只是个婴孩的李观一,隐姓埋名,逃难十年。

&esp;&esp;长公主伸出手指,忽然朝着李观一的眉心指过来。

&esp;&esp;用手指指眉心,却有一丝丝凝滞不适应的感觉。

&esp;&esp;陈清焰的速度缓慢。

&esp;&esp;所以眉心的那种凝重的不适应感觉却反而越来越沉重了。

&esp;&esp;李观一下意识地后退。

&esp;&esp;一缕冰霜,触及眉心。

&esp;&esp;陈清焰手指上凝聚一根冰锥,点在李观一眉心偏上位置。

&esp;&esp;淡淡道:“冲击这里。”

&esp;&esp;李观一道:“这里是……”

&esp;&esp;陈清焰道:“眉心玄关祖窍,世人修行,只修九窍,不知此地;西域盛传七脉轮,说三眼脉轮,指出具体方位,却也落入下乘。”

&esp;&esp;“此地无有具体方位,不落文字。”

&esp;&esp;“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可摸索以开,只可默存以俟。”

&esp;&esp;“独立于九窍之外,不在脉轮之列,道门有嫡传玄功《太乙金光宗旨》,独修此地,当年我等游历江湖,曾见一年轻的吕姓道士,汝父和他拼酒十天十夜,硬生生把这个道士喝吐了,得了此道法门。”

&esp;&esp;李观一瞠目结舌:“那,我爹他……”

&esp;&esp;陈清焰嘴角似乎有一丝微笑,然后淡淡道:

&esp;&esp;“你父吐得更惨。”

&esp;&esp;李观一咧了咧嘴。

&esp;&esp;陈清焰道:“此法据传为八百年前所留,非常人可修,我观你元神,修慕容家的《江南烟雨十二重楼》,至少有十年的功夫,料想慕容小娘在带你离去之后,就抚琴引你入门。”

&esp;&esp;“你的元神强大,足以修行这一脉的祖窍。”

&esp;&esp;“真意在于祖字,人一身之神所系,认之为祖是也;如提纲挈领,修持之法,名为【回光止观】,修持有得,可勘诸幻术秘术,保自身心神清明。”

&esp;&esp;“以人身之祖,可驾驭九窍;立意又在眉心脉轮之上,可兼修脉轮之术。”

&esp;&esp;李观一道:“多谢姑姑。”

&esp;&esp;陈清焰忽然往前一步,刹那之间,有微风拂面而来,李观一感觉到身躯刹那之间化作冰霜,低下头,看到自己的身躯化作了千年寒冰,瞳孔收缩。

&esp;&esp;顾不得想陈清焰为什么对自己出手。

&esp;&esp;李观一几乎是本能地猛然挣脱,往上一跳。

&esp;&esp;想要脱离这冰霜禁锢。

&esp;&esp;忽然只觉得眼前一亮。

&esp;&esp;他跳出了这禁锢。

&esp;&esp;李观一看到了陈清焰,也看到另一个自己。

&esp;&esp;仍旧盘膝坐在那里。

&esp;&esp;两个自己?

&esp;&esp;不,这是,元神?

&esp;&esp;李观一忽觉玄妙,陈清焰抬眸看着李观一肉身头顶三寸,淡淡道:“肉身被冻,元神微动,这是那卷宗所说的,最妙和最是不妙。”

&esp;&esp;“常人元神,到死的时候才动,是不妙。”

&esp;&esp;“而若是可以自然而动,则是道门天心不传之秘。”

&esp;&esp;“是大妙。”

&esp;&esp;“道门,佛门,方士,大多修持此法,觉得元神之妙,若是大成,诸多妙用,自然觉得武夫粗鄙,但是沉湎于魂魄轻灵,却难以挡住生死。”

&esp;&esp;“不过只是水中月,镜中花罢了。”

&esp;&esp;李观一元神落入肉身,自己的肉身并没有被化作千年寒霜。

&esp;&esp;陈清焰淡淡道:“是对你施加的错觉。”

&esp;&esp;李观一迟疑了下,道:“如果姑姑你全力施展,是不是中招的人,肉体就真的以为自己冻死了?”

&esp;&esp;陈清焰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