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2)

<dt css="rd">

&esp;&esp;“她最后说,她学识不够扎实,那小舟只怕说翻就翻了。”

&esp;&esp;“你说,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为师如何还能拒绝得了?”

&esp;&esp;施元夕登门拜访林大儒的事,徐京何是知晓的,只他不知,她竟是靠着这一番话打动了林大儒。

&esp;&esp;徐京何面色寻常,只那双眼眸幽不见底,当着林大儒的面,他缓声道:“她这般心性,倒是比座上之人都要适合。”

&esp;&esp;这话说得莫名。

&esp;&esp;林大儒当下也只觉得,他指的是眼下大梁朝堂上那些无能之辈。

&esp;&esp;却不知。

&esp;&esp;徐京何指代的,实则是祁氏的江山。

&esp;&esp;只这等事情,过于超乎常理,寻常人就算是听了,也不会往那个方面去设想。

&esp;&esp;国子监大考,一连考了几日。

&esp;&esp;大考结束后,阅卷也需要一定时间。

&esp;&esp;只是,在大考评分出来以前,国子监内就出现了极大的变动。

&esp;&esp;刑部的事情,徐京何铺垫了许久,终是在这几日里收了网。

&esp;&esp;当初,施元夕找到了他,也是因为兵部那几位官员被无端拿去顶罪的事情。

&esp;&esp;而在这些时日里,刑部提审了这批官员,随后就在朝上掏出来了一份认罪书。

&esp;&esp;那些官员究竟有没有罪,施元夕知道,魏昌宏知道,刑部的人当然也知道。

&esp;&esp;可所有的事情,需要有人来承担,这个人绝对不可能是魏昌宏,便只能是他们底下的官员了。

&esp;&esp;认罪书一出,事情就该尘埃落定。

&esp;&esp;可主要负责这个案件的刑部侍郎怎么也没算到,这份认罪书,也成为了他的催命符。

&esp;&esp;他掏出认罪书的当日,便被多名官员联合上奏,弹劾了他结党营私,以职务之便,行审讯之祸,任职的三年多内,手中积累了不少的冤假错案。

&esp;&esp;往前的一部分案子,他可以不认。

&esp;&esp;而今日当朝呈递的认罪书,就是最好的证据。

&esp;&esp;大理寺卿梁皓沉声道:“……其所上报的官员之中,有数位出身平民,如今在京中所住的宅院都是租赁的,大人说他们参与了贪墨行贿之事,那么敢问,兵部账面上少去了的众多白银,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esp;&esp;那刑部侍郎还想要狡辩,说是这些人就是为了不被发觉,才隐藏极深。

&esp;&esp;哪知梁皓手里掌握着直接证据,便是这刑部官员草率结案,多次屈打成招的供词。

&esp;&esp;供词出自刑部主事之口,且对方手里还掌握了不少刑部侍郎结党营私的证据。

&esp;&esp;东西一出,满殿之上鸦雀无声。

&esp;&esp;当日,在徐氏一方的连番施压下,那刑部侍郎便被直接革职查办。

&esp;&esp;且此番查办,因对方出身于刑部,所以原则上不能由刑部进行审理,只能交由大理寺中。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