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651节(2/2)

&esp;&esp;李嗣业一边用盾牌挡,一边用长矛拨。

&esp;&esp;他的力气巨大,十几支长矛攒刺,亦不能敌。

&esp;&esp;李嗣业为求杀敌,故意使背后防御大开。

&esp;&esp;只是他披三重甲,普通士兵的长矛根本刺不破。

&esp;&esp;李嗣业在大食士兵一轮进攻后,连突连刺,每一击都杀死一名大食士兵。

&esp;&esp;甚至李嗣业占住好几处垛口。

&esp;&esp;在李嗣业挡住大食士兵数轮攻击后,旁边的几处垛口,有三名铁甲步兵上来,他们立刻背靠背,用盾牌防御,并抽出横刀,靠近李嗣业。

&esp;&esp;李嗣业有支援以后,冲杀更猛。

&esp;&esp;十几名大食士兵,很快就被杀死。

&esp;&esp;更多的大食士兵调集,反而影响其他垛口的守卫。

&esp;&esp;也就是片刻时间,一名郎将,两名衙将从李嗣业捍卫的垛口登上,他们都颇有勇力。

&esp;&esp;“必须将他们杀死!”

&esp;&esp;呼罗珊总督见到此情况,大喊一声。

&esp;&esp;他转眼之间,就见唐军在城墙占据一席之地。

&esp;&esp;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esp;&esp;呼罗珊总督身边两名为数不多的猛将,不得不加入战团。

&esp;&esp;其中一名猛将,一个照面,就被李嗣业捅死。

&esp;&esp;另外一名被登上城墙的郎将所杀。

&esp;&esp;这段时间,已经使上百名唐军铁甲步兵登上城墙。

&esp;&esp;他们有的已经换上长矛,凭借重甲属性,向两边推进。

&esp;&esp;大食士兵缺少铁甲,面对身经百战的安西、北庭铁甲步兵不堪一击。

&esp;&esp;更何况还有李嗣业这种绝世猛将带头。

&esp;&esp;“挡住!挡住……”

&esp;&esp;呼罗珊总督还在叫喊中,被亲卫强行带下城楼。

&esp;&esp;城楼眼看就要被唐军占领,再不下去就来不及了。

&esp;&esp;仅凭大食在萨末鞬城的守军,当一段城墙失守,就可以理解为大势已去。

&esp;&esp;城下的李瑄点了点头,令毕思琛组织好士兵,准备入城。

&esp;&esp;他带着亲卫,亲自登上城墙。

&esp;&esp;然后顺着城楼的过道,往城下杀。

&esp;&esp;李瑄持一陌刀,如宰鸡屠狗一样,挥刀之间,血流漂橹,大食的最后一道防线被击垮。

&esp;&esp;李瑄与亲卫占领东城门,令士卒放开千斤闸,使更多的士兵,涌入萨末鞬城。

&esp;&esp;由李嗣业率领铁甲步兵,顺着城墙,杀向其他三面。

&esp;&esp;先将其他三面城墙占领,切莫放走一人。

&esp;&esp;大食城中,本就还有康国士兵在捣乱。

&esp;&esp;现唐军进入,几乎让大食士卒绝望。

&esp;&esp;他们没想到城池会失守这么快。

&esp;&esp;一个时辰后,北、南、西,三面城墙,先后失守。

&esp;&esp;魂胆皆失的大食士卒,接连不断地投降。

&esp;&esp;他们没有勇气面对死亡。

&esp;&esp;呼罗珊总督带着最后的数百顽固分子和一众呼罗珊的官吏,在康国王宫防守。

&esp;&esp;然宫墙低矮,宫门脆弱。

&esp;&esp;呼罗珊总督连困兽犹斗的资格都没有。

&esp;&esp;他不甘心。

&esp;&esp;所有的一切,都被李瑄无情碾碎。

&esp;&esp;第338章 总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

&esp;&esp;大食守军死的死,降的降。

&esp;&esp;只有呼罗珊总督和他麾下的数百人,被堵在王宫中。

&esp;&esp;唐军将王宫重重包围,呼罗珊总督插翅难逃。

&esp;&esp;跟随在呼罗珊总督身旁的官吏如丧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