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62节(1/2)

<dt css="rd">

&esp;&esp;他的话犹如一道闪电,击碎了笼罩在杨洪脑海里的迷雾。

&esp;&esp;日本人为何送死?

&esp;&esp;想想将士们频繁出现的心理问题,想想越来越多的失误,想想开始出现的厌战情绪……

&esp;&esp;“或许这就是答案。”

&esp;&esp;-----------------

&esp;&esp;“你为什么要当兵?”

&esp;&esp;“往小了说是为了封妻荫子,咱们祖祖辈辈都是泥腿子,汗水掉在地上摔八瓣都吃不饱饭。”

&esp;&esp;“风调雨顺了,还能见点收成。遇到灾年白忙活不说,还倒贴种子粮。”

&esp;&esp;“最怕的还是遇到贪官污吏,那真的是卖儿卖女。”

&esp;&esp;“当了兵,立了军功,就不一样了。”

&esp;&esp;“就算当不了官回家还是种地,身上有军功也没人敢欺负我们。”

&esp;&esp;“就算被人欺负了,也有地方告状。”

&esp;&esp;“要不是为了这点好处,谁踏酿的来当兵?”

&esp;&esp;“来当兵之前,我们哪个人没有做好战死的准备?”

&esp;&esp;“你问问你的战友,不少人甚至希望自己能战死,这样家里人能得到丰厚的抚恤金。”

&esp;&esp;“想想你的家人,想想你的父母婆娘孩子……”

&esp;&esp;“你想不想成为乡里的荣耀,想不想在族谱里单开一页?想不想后人永远都记得你?”

&esp;&esp;“靠什么?靠的是你做出的功绩。”

&esp;&esp;“想想你以前吃过的苦,再想想你的誓言……还觉得眼前这一幕残酷吗?”

&esp;&esp;-----------------

&esp;&esp;“往大了说,咱们不是为了某个人而战,而是为了华夏族群的繁荣昌盛,才四处征战。”

&esp;&esp;“《华夏简史》早就普及了,就算当兵之前没看过,当兵之后应该也看过了。”

&esp;&esp;“咱们华夏最爱好和平,我们只希望老老实实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养活一家人,平平安安到永远。”

&esp;&esp;“可是,这可能吗?”

&esp;&esp;“为什么不行?因为总有人觊觎我们的财富,总有人想不劳而获。”

&esp;&esp;“这种情况持续了上千年,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esp;&esp;“为什么我们要等着别人来打我们?”

&esp;&esp;“为什么我们不能主动出击,将敌人消灭在萌芽状态?”

&esp;&esp;“如果天下都是华夏的,就没有异族了,我们也不用担心被异族欺凌了。”

&esp;&esp;-----------------

&esp;&esp;梁永怀站在病房外面,听着抚慰使在给将士们做心理疏导,心情也非常沉重。

&esp;&esp;他没想到,战况会恶劣到这种程度。

&esp;&esp;关键是,恶劣的方式完全超出了想象。

&esp;&esp;以至于很多士兵,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这种惨状。

&esp;&esp;换成别的将领,肯定会怒斥这些将士们软弱,娘们都不如云云。

&esp;&esp;但作为神机营的高级将领,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他的眼界和想法是不一样的。

&esp;&esp;自然知道,恶劣残酷的战场环境,会对将士们的心理造成伤害。

&esp;&esp;如果不及时处理,这种伤害可能会伴随一生。

&esp;&esp;神机营很早就做过这方面的建设,抚慰使可不只是为了洗脑,同时也肩负着给将士们做心理疏导的任务。

&esp;&esp;军医院的医护人员,更是人人都要懂得做心理疏导。

&esp;&esp;这时,参军刘福海走过来,低声汇报道:

&esp;&esp;“将士们的士气普遍受到影响,有三百一十七人心理出现了问题,正在接受心理疏导。”

&esp;&esp;梁永怀点点头,说道:“别的部队呢,有没有受到影响?”

&esp;&esp;现在归他指挥的有四万人,只有神机营的一万两千人,是他的直接部属。

&esp;&esp;其他两万八千人,是临时抽调归他指挥的。

&esp;&esp;这两万多人都是老式军团,虽然也有抚慰使,可心理疏导这一块并没有真的展开。

&esp;&esp;他最担心的,还是这些人出问题。

&esp;&esp;刘福海说道:“没有,这两万八千人一直在后方待命,并未亲眼目睹前方的战况,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esp;&esp;“主要受影响的,都是神机营的弟兄。”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