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96节(2/2)

&esp;&esp;李善长解释道:“那不是法家思想,应该叫法制思想才对。”

&esp;&esp;“陈景恪是想利用我的影响力,推广法制思想。”

&esp;&esp;“只不过,法家的很多思想,确实可以化用到法制思想中去。”

&esp;&esp;“我们两个也算是各取所需。”

&esp;&esp;陈景恪推广了法制思想,李善长获得了‘法制思想’奠基人的头衔。

&esp;&esp;“而且陈景恪并不喜欢法家。”

&esp;&esp;李祺不解的道:“为何?”

&esp;&esp;李善长叹道:“你虽然是我的儿子,但并未学过法家思想。”

&esp;&esp;“法家理想中的世界,是不把人当人的。”

&esp;&esp;李祺一脸震惊,法家竟然是这样的?

&esp;&esp;那它为何能帮秦国一统天下?

&esp;&esp;第479章 二杨相会

&esp;&esp;法家理想中的世界,是把国家当做一个精密仪器,人是机器里的零部件。

&esp;&esp;每个零部件的作用都规定死了,不想干就有各种处罚。

&esp;&esp;不只是针对平民,包括皇帝权贵都是零部件。

&esp;&esp;不过法家还是制定了改变阶级的路径,这个路径是可以跟随国家需求改变的。

&esp;&esp;如果是战争年代,那就通过军功爵制来改变阶级。

&esp;&esp;这台仪器就能变成最强大的战争机器。

&esp;&esp;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动用全国力量,去办成某一件大事。

&esp;&esp;比如帮助秦国一统天下。

&esp;&esp;可是这种制度,完全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esp;&esp;也不允许人有主观能动性。

&esp;&esp;人不是机器,是有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生灵。

&esp;&esp;法家的理想世界,是反人性的。

&esp;&esp;商鞅变法,从百姓到权贵,都是受害者。

&esp;&esp;清算他是秦国上上下下一致的要求,他不死才是奇迹。

&esp;&esp;秦朝坚持建设法家理想社会,最终也被无法忍受的百姓给推翻。

&esp;&esp;秦朝可以说,成也法,亡也法。

&esp;&esp;而且,法家有个终极难题未能解决,那就是无法限制君权。

&esp;&esp;他们设计制度的时候不相信人性,却又无法限制拥有人性的君主,这是最大的矛盾。

&esp;&esp;无法解决这个矛盾,法家的理想世界注定无法实现。

&esp;&esp;当然,法家之所以失败,究极原因还是他不把人当人。

&esp;&esp;这是陈景恪在《大同世界》第二篇,《理想世界》里,对法家的点评。

&esp;&esp;解释了他不喜欢法家的原因,也点明了为何法家能帮助秦国一统天下,又为何会被儒家取代。

&esp;&esp;-----------------

&esp;&esp;前几日,《何为大同》这篇文章发表,引起了天下人的讨论。

&esp;&esp;其中以抨击居多。

&esp;&esp;抨击最积极的,正是被打压的理学。

&esp;&esp;然而真正有话语权的人,却都在等。

&esp;&esp;等着《大同世界》正式发表。

&esp;&esp;是抨击还是支持,都要等看到全貌之后才好决定。

&esp;&esp;陈景恪也没有让他们多等,一周后《大同世界》正式刊印发行。

&esp;&esp;而且初期印刷了十万册。

&esp;&esp;他可以借用大明周报的发行渠道,做到了真正的全国同时发行。

&esp;&esp;因此,造成的影响力也是无与伦比的。

&esp;&esp;无数读书人冲到售卖点,抢购这部书。

&esp;&esp;“哎,你之前不是一直骂安平侯狂妄吗?怎么还过来买?”

&esp;&esp;“我这是为了更好的骂,才过来买的……你呢?不是说与他势不两立吗?怎么也来排队了?”

&esp;&esp;“我和你一样,也是为了更好的骂才来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