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95节(1/2)

<dt css="rd">

&esp;&esp;李祺微微点头,这一点高层几乎都知道了。

&esp;&esp;也是很少有人愿意和陈景恪为敌的原因。

&esp;&esp;因为你不知道他啥时候布个局,将你给装进去了。

&esp;&esp;李善长继续说道:“最开始的时候,他还需要游说皇帝和群臣,获得大家的认可,来推动某些事情。”

&esp;&esp;“到后来,情况就变了,是事情推着事情在走。”

&esp;&esp;“他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嵌入一个新的环就可以了。”

&esp;&esp;见李祺一脸迷惑,他想了一下说道:

&esp;&esp;“就如滚雪球,最开始的时候,他需要把雪球滚起来,推着雪球走。”

&esp;&esp;“在雪球滚动的过程中,会有新的雪加入进来,雪球会变大。”

&esp;&esp;“当雪球足够大的时候,就开始靠自己的惯性移动。”

&esp;&esp;李祺露出了然之色,然后又提出了一个疑问:

&esp;&esp;“可是当雪球足够大的时候,也会脱离他的掌控吧?”

&esp;&esp;李善长说道:“这是难免的,一旦大势形成,就不是个别人能改变的了的了。”

&esp;&esp;“这也正是他最恐怖的地方。”

&esp;&esp;“他知道雪球会往哪个方向滚动,提前将雪撒在雪球前进的道路上。”

&esp;&esp;“到目前为止从未出过错,雪球一直在按照他的布局前进。”

&esp;&esp;李祺点点头,这一点他也知道,可是……

&esp;&esp;“这些和这篇文章有什么关系吗?”

&esp;&esp;李善长肯定的道:“有,所有的布局,不论多高明,最终都要有个收束的点。”

&esp;&esp;“他所有的布局,都收束到了这篇文章,或者说是《大同世界》之上。”

&esp;&esp;李祺再次面露不解,这篇文章他也看过,怎么就没看出这些东西?

&esp;&esp;李善长不禁有些失望,这儿子是一点都没继承到他的能力啊。

&esp;&esp;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老二李芳在秦王朱樉那里混的还不错,听说长进很大。

&esp;&esp;即便如此,李善长最喜欢的依然是李祺。

&esp;&esp;没别的,孝顺。

&esp;&esp;而且李祺才能也不差,当年主持黄河改道,后续又去陕西主持封山造林,做的都非常不错。

&esp;&esp;如果不是碍于他这个当爹的一直在中枢,早就位列朝堂了。

&esp;&esp;现在他正式从内阁致仕,李祺才被召回中枢任职。

&esp;&esp;李善长也只是略微感慨一下,接着就开始为儿子分析自己的发现:

&esp;&esp;“你试想,如果陈景恪在十年前提出‘大同思想’,会是什么局面?”

&esp;&esp;李祺回道:“恐怕会被视为狂妄之徒,皇上也会疏远他。”

&esp;&esp;李善长说道:“不是恐怕,而是必然如此。”

&esp;&esp;“他用十几年时间证明自己的能力,然后再拿出大同世界,获得了皇家的支持。”

&esp;&esp;“别看现在读书人一致声讨,但等大同世界出版,都会乖乖的去买,去解读。”

&esp;&esp;李祺显然并不认同,说道:“您这推测也太牵强了,好像他之前做的一切,都是为发表这本书一般。”

&esp;&esp;李善长顿了一下,说道:“是我没说清楚,他做的那一切,自然不单单是为了发表这部书。”

&esp;&esp;“而是在十几年前,他就已经开始为这部书的发表做布局了。”

&esp;&esp;李祺质疑道:“您从哪里看出来这一点的?”

&esp;&esp;李善长说道:“有两点是最浅显的。”

&esp;&esp;“其一,他在很早之前,就将佛道两教降服,否则今日佛道不会站在他这一边。”

&esp;&esp;李祺皱眉道:“这……他降服佛道,不是为了限制宗教,并让两教去教化四夷吗?”

&esp;&esp;李善长说道:“那不过是一石多鸟而已,打压驱使佛道的方法很多。”

&esp;&esp;“单纯的打压驱使,一样可以达成以上的目的。”

&esp;&esp;“他为何选择先打击,再降服,然后合作呢?”

&esp;&esp;“若当时他没有选择打压之后再合作,让佛道两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esp;&esp;“两家又岂会在今天站出来帮他?”

&esp;&esp;李祺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

&esp;&esp;佛道两教当时被打压的确实很惨。

&esp;&esp;可是在之后的一系列合作中,两教的影响力却扩大了数倍,影响范围更是延伸到了海外。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