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让我想想,先秦时期不曾有佛道,夏传千年,商传五百余年,周传八百年。”
&esp;&esp;“东汉时期始有佛道,然两汉加起来才只有四百年国祚。”
&esp;&esp;“等佛道大兴,好像只有两宋国祚勉强超过了三百年。”
&esp;&esp;“东汉才是最惨的,汉明感梦迎来了佛教。”
&esp;&esp;“可是自他之后,东汉再没有一个皇帝寿数超过四十,连三十岁都少有。”
&esp;&esp;“东汉所有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二十几岁,乃历代最少。”
&esp;&esp;“那么我是不是可以怀疑,是佛道两教窃取了国运,所以才导致之后朝代短命的?”
&esp;&esp;“嗡……”此言一出,会场犹如炸了锅一般。
&esp;&esp;一旦这个罪名被证实,那佛道两家就真的十死无生了。
&esp;&esp;不,哪怕今天这番话传出去,对佛道两家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打击。
&esp;&esp;国运之事虚无缥缈无法证实。
&esp;&esp;可佛道出现之后,再难有三百年王朝是事实啊。
&esp;&esp;你说那些统治者会怎么想?
&esp;&esp;别的不说,旁边的蒋瓛已经在用审视的目光打量他们了。
&esp;&esp;法正脸上首次露出惊慌之意:“施主口下留情。”
&esp;&esp;张宇初也惊骇的道:“陈伴读,吾等实无此心,亦无此能力啊。”
&esp;&esp;陈景恪冷笑道:“和我说没用,你们先想一想,如何给陛下解释吧。”
&esp;&esp;众人一颗心彻底沉了下去。
&esp;&esp;这是镇抚司衙门,蒋瓛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就在现场,今天发生的一切都会传入皇帝的耳朵。
&esp;&esp;在事实面前,皇帝要是不产生异心,那是不可能的。
&esp;&esp;甚至他们已经开始怀疑,陈景恪正是靠着这番话,说服皇帝打压佛道两家的。
&esp;&esp;否则朱元璋对待佛道两家的态度,为何会转变的如此之大。
&esp;&esp;就在这时,刘渊然上前一步,说道:“陈伴读,明人不说暗话。”
&esp;&esp;“你到底要我两家如何,尽管划出道来,没必要用如此……手段。”
&esp;&esp;陈景恪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可是体玄子真人?”
&esp;&esp;刘渊然回道:“贫道体玄子,不敢当真人之名。”
&esp;&esp;真人是要朝廷敕封的,一般人私下互相称呼真人倒还没什么,在镇抚司衙门还是要注意点的。
&esp;&esp;陈景恪却一改刚才的鄙夷,恭敬的道:
&esp;&esp;“原来真是真人当面,陛下已经下旨敕封你为长春大真人。”
&esp;&esp;说着他朝身后招了招手。
&esp;&esp;蒋瓛立即从旁边一名锦衣卫手里取过一个托盘,双手捧着走过来。
&esp;&esp;陈景恪揭开上面的蒙布,露出一整套的服饰印信。
&esp;&esp;“这是敕封文书和印信,请真人收下。”
&esp;&esp;这个变化着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刚才还剑拔弩张,怎么突然就敕封真人了?
&esp;&esp;这个陈伴读变脸也太快了吧?
&esp;&esp;前倨后恭这个词,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吧?
&esp;&esp;难道是为了分化拉拢道家?
&esp;&esp;可到了现在的地步,完全没这个必要了啊。
&esp;&esp;刘渊然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有些失态的道:
&esp;&esp;“这……这……”
&esp;&esp;张宇初也同样震惊,不过毕竟是经常面圣的人,很快就清醒过来。
&esp;&esp;在一旁提醒道:“老师,快谢恩。”
&esp;&esp;刘渊然这才醒悟,连忙朝着皇宫方向叩首:
&esp;&esp;“贫道体玄子,叩谢皇恩。”
&esp;&esp;然后他才起身,接过了那一套印信服饰。
&esp;&esp;张宇初立即上前,帮他换上了那套只有大真人才能穿的罩袍。
&esp;&esp;换成平日里,他们还不会如此急切。
&esp;&esp;然而现在形势不妙,穿上这身御赐的衣服,就多了一分保全自己的希望。
&esp;&esp;看着梦寐以求的荣誉,刘渊然依然如在梦里,问道:
&esp;&esp;“敢问陈伴读,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