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作为政治生物,他的内心突然就变得活泛起来。
&esp;&esp;然后他试图和李景隆套近乎,打探一些情况。
&esp;&esp;只是不论他如何问,李景隆都只是以微笑回应,一个字都不说。
&esp;&esp;李成桂无法,只能自己推测。
&esp;&esp;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纳哈出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大明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esp;&esp;搞清楚这两点,他才好应对接下来的谈判。
&esp;&esp;只可惜,他无法获得任何有用信息。
&esp;&esp;一路来到帅帐,见到了冯胜以及……纳哈出。
&esp;&esp;可想而知,当李成桂看到纳哈出时的表情是有多精彩。
&esp;&esp;此时就算没有任何消息,他也能猜到真相了。
&esp;&esp;纳哈出投降了。
&esp;&esp;坐拥二十万大军,压的高丽不敢动弹的纳哈出,竟然投降了?
&esp;&esp;一时间李成桂精神都有些恍惚,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人。
&esp;&esp;“哈哈……”冯胜大笑道:“李将军,看到老朋友怎么不打声招呼,莫非不认识纳哈出丞相了?”
&esp;&esp;纳哈出自然知道他为何震惊,很是尴尬的起身道:
&esp;&esp;“李将军,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相见,惭愧。”
&esp;&esp;李成桂这才猛的清醒过来,自己没有眼花,纳哈出真的投降了。
&esp;&esp;按捺住内心的震惊,他挤出一丝苦笑说道:
&esp;&esp;“丞相,你……哎,惭愧惭愧啊。”
&esp;&esp;冯胜插话道:“两位坐下慢慢谈……”
&esp;&esp;待两人重新坐好,他又说道:“纳哈出丞相弃暗投明,归顺我大明天朝,我皇必有重赏。”
&esp;&esp;“不知李将军有何打算?”
&esp;&esp;李成桂心乱如麻,此时他基本确定纳哈出不战而降,大明的军力基本保持如初。
&esp;&esp;也就是说,高丽将要面对的,是大明完整的北伐大军。
&esp;&esp;那可是足足三十五万人,还有与之相匹配的军需粮草。
&esp;&esp;高丽能撑得住吗?
&esp;&esp;别开玩笑了。
&esp;&esp;最重要的门户义州城失守,高丽已经失去了阻挡大明的天险。
&esp;&esp;关键是高丽国内局势错综复杂,高丽王威严扫地,能指挥的动多少人还不知道。
&esp;&esp;自己倒是有威望,能组织起大批力量反抗,可还没有开战就被俘虏了。
&esp;&esp;而且还有态度暧昧的读书人和文官集团。
&esp;&esp;估计大把的文人巴不得并入大明,他们顺理成章的迁回中原居住。
&esp;&esp;用《华夏简史》里面的话来说就是,支脉重归主脉。
&esp;&esp;他们就是纯正的天朝上国臣民了。
&esp;&esp;在这种情况下,高丽想要抵抗,几乎就是笑话。
&esp;&esp;原来高丽面对大明的时候,竟然如此脆弱。
&esp;&esp;高丽王竟然还想勾结北元抵抗,自己还想火中取栗……实在太可笑了。
&esp;&esp;越想他就越沮丧,一时间竟有万念俱灰之感。
&esp;&esp;以他的意志,本不应该如此脆弱。
&esp;&esp;但纳哈出不战而降,带给他的震撼实在太大了。
&esp;&esp;那可是以前被高丽视为不可战胜,也是他李成桂最忌惮的存在。
&esp;&esp;一个人,一旦意志被动摇,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esp;&esp;然后纳哈出的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
&esp;&esp;彻底瓦解了他最后一点抵抗情绪。
&esp;&esp;只见李成桂长叹口气,说道:“高丽王辛禑本非先王血脉而窃居王位。”
&esp;&esp;“后又首鼠两端侍奉两国,我高丽上下无不对其恨之入骨……”
&esp;&esp;“今大明王师征讨贼王,我高丽上下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esp;&esp;“我李成桂虽卑贱,却也识得大义,愿为将军效劳。”
&esp;&esp;冯胜大笑道:“哈哈,有李将军相助,大事可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