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07节(2/2)

&esp;&esp;他也有想过,会不会陈景恪并非陈远的儿子?

&esp;&esp;可这个想法马上就不攻自破了。

&esp;&esp;父子俩长的有五六分相似,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陈景恪越来越像陈远。

&esp;&esp;俩人往那一站,没人会怀疑他们的关系。

&esp;&esp;最终他只能将一切都归于宿慧。

&esp;&esp;他要是姓朱多好啊,朱元璋不无遗憾的想道。

&esp;&esp;不过现在也还不错,陈景恪和皇家关系越来越亲密。

&esp;&esp;关键是从不敝帚自珍,愿意将自己的能力传授给他人。

&esp;&esp;这也是他能容忍陈景恪的另一个原因。

&esp;&esp;手不经意间,碰倒了桌案上厚厚一摞奏疏。

&esp;&esp;他没有去捡,看着倒塌的奏疏,目光闪过一丝冷意。

&esp;&esp;全是弹劾毛骧的,每天都会收到几十份。

&esp;&esp;有些是风闻奏事,写的乱七八糟。

&esp;&esp;但更多是有确凿证据的。

&esp;&esp;可以说,如果将这些全部坐实,能将毛骧九族来回诛杀好几遍。

&esp;&esp;不过朱元璋统统压了下来。

&esp;&esp;现在还不是收拾毛骧的时候。

&esp;&esp;他要利用毛骧,将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全部砸碎,为朱标的改革扫清障碍。

&esp;&esp;效果是很显著的。

&esp;&esp;金钞局能这么容易就被地方衙门接受,就得益于此。

&esp;&esp;不过这些还不够,明知道朝廷要提振百姓对宝钞的信心,还有人敢私下打压从中牟利。

&esp;&esp;说明杀的还不够狠,地方依然有势力在试图对抗朝廷。

&esp;&esp;他要将这些统统撕碎。

&esp;&esp;处理毛骧,至少要等到税务革新之后。

&esp;&esp;到时候由太子出面,将毛骧及其党羽收拾了,再改组锦衣卫。

&esp;&esp;他将获得朝野的一致称赞和支持。

&esp;&esp;这么做会让自己落下骂名,可那又如何?

&esp;&esp;咱就是要为标儿扫清障碍,将一个完整的大明交给他。

&esp;&esp;将来他一定会比咱强,会成为人们口中的圣君。

&esp;&esp;咱的乖孙也是,肯定是明君。

&esp;&esp;说曹操,曹操就到。

&esp;&esp;他刚想到这里,就听孙福在门外小心翼翼的道:

&esp;&esp;“陛下,太孙来了。”

&esp;&esp;朱元璋脸上的阴霾消失,换成了宠溺:

&esp;&esp;“哎呀,乖孙来了,快进来。”

&esp;&esp;朱雄英脚下生风,一溜烟来到他身边:“皇爷爷,您找我呀。”

&esp;&esp;朱元璋慈祥的道:“皇爷爷也没什么事情,就是想看看你。”

&esp;&esp;“对了,最近你爹要有大动作,你多往他那里去几趟。”

&esp;&esp;“好好看,好好学,会让你受益无穷的。”

&esp;&esp;“我已经和叶先生说好了,你不用担心他那里。”

&esp;&esp;朱雄英兴奋的道:“要开始兑换宝钞了吗?”

&esp;&esp;朱元璋点点头,又摇摇头:“不全是,你爹要做的事情比这还大。”

&esp;&esp;朱雄英有些惊讶,比这还大?那是什么事情?

&esp;&esp;朱元璋又说道:“如果有什么不懂的,你就去问问陈景恪。”

&esp;&esp;朱雄英先是不解,马上就醒悟,这是要自己充当传话筒。

&esp;&esp;可为何不直接问陈景恪呢?

&esp;&esp;朱元璋也没有解释,朱标自然会去找陈景恪讨论,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培养朱雄英。

&esp;&esp;在传话的过程中,他也会下意识的思考。

&esp;&esp;从而加深他对这些问题的印象,有助于他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