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佛竟是我自己 第650节(1/2)

<dt css="rd">

&esp;&esp;她小脸上满是怒气,道:“好呀,原来你不是九哥,你是那天杀的李靖!!”

&esp;&esp;说着便想跳过来咬张九阳,但就在这时,她突然神情一肃,眸光一凝,盯着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

&esp;&esp;“怎么了?”

&esp;&esp;张九阳也意识到了不对劲,阿梨平时喜欢胡闹,但关键时刻从不掉链子,这幅模样怕是发现某种情况了。

&esp;&esp;“九哥,那里面,有走阴人!”

&esp;&esp;听到这话,张九阳神色一动,下意识抱紧了怀中的儿女。

&esp;&esp;佑生曾经警告过他,这两个孩子非同寻常,是地府常年在寻找的那一类人。

&esp;&esp;走阴人的出现,就是为了代替阴兵,在阴兵不方便现世时去寻找这样的孩子。

&esp;&esp;佑生说,让他务必小心走阴人。

&esp;&esp;“能找到是谁吗?”

&esp;&esp;张九阳淡淡问道,声音十分冷漠。

&esp;&esp;术业有专攻,在找走阴人方面,阿梨这位走阴魁首的传人才是最专业的。

&esp;&esp;而且这些走阴人,各有秘术,实力倒算不上多强,但手段却十分多样。

&esp;&esp;“我闻到了折纸术的气息,现场的人中,应该有纸人混入。”

&esp;&esp;阿梨瞥了一眼邵云,道:“小云子,用你的第三只眼看看,到底谁在和我们玩捉迷藏?”

&esp;&esp;邵云点点头,神目洞开,仔细打量着前来参加盛会的修士们。

&esp;&esp;片刻后,他目光一亮,成功找到了纸人,告诉了阿梨位置。

&esp;&esp;“只要抓住这个纸人,我就能顺藤摸瓜,把那个走阴人给揪出来。”

&esp;&esp;“真是活腻歪了,我阿梨的侄子侄女,你也敢打主意?”

&esp;&esp;“九哥,等我消息便是。”

&esp;&esp;阿梨小小的身子悄悄消失不见了,仿佛一摊影子融入了阳光中,除了那些六境真人外,其他人很难察觉。

&esp;&esp;张九阳对此并不担心。

&esp;&esp;阿梨看似是个小姑娘,但早就跟着他身经百战,身负各种法宝与神通,早就能独当一面了。

&esp;&esp;寻常的五境,都未必是她的对手。

&esp;&esp;而走阴人里面,四境就已经顶天了,归根结底,走阴人只是地府阴兵的外线,当年的走阴魁首二爷,也不过是个三境。

&esp;&esp;现在的阿梨,堪称是史上最强的走阴人,对其他走阴人几乎是降维打击。

&esp;&esp;……

&esp;&esp;“我大乾开国六百三十二年,每忆乾元盛世,三杰英姿,朕常怀激荡,忧思不已。”

&esp;&esp;高台上,皇帝的声音响起,高亢且富有磁性,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边,似是有种感染人心的神奇力量。

&esp;&esp;伴随着他的话语,许多人都想起了大乾曾经的辉煌。

&esp;&esp;乾元盛世,三杰英姿。

&esp;&esp;那结束了乱世的三人,至今还在被世人传颂着,那个时候,就算强横如北辽,野心如西域,也都老老实实,毕恭毕敬。

&esp;&esp;“然今山川日下,江河潜流,我大乾,已不复往日之荣光。”

&esp;&esp;皇帝的声音突然低沉了下来。

&esp;&esp;“武威二十三年,北辽铁骑犯我边疆,屠戮村庄一十二,嘉定、宝灵和宣武三地皆被屠城,滔滔济水,三日如血。”

&esp;&esp;“永寿初年,北辽再犯,边军战败,七万大军被活埋于新野,西域十六国联军进犯,劫掠商道,霸占四城,祖宗之地,拱手于人。”

&esp;&esp;“太平三年、五年、七年,外族铁蹄频频犯境,侵我河山,杀我百姓,此乃血仇,不可不报。”

&esp;&esp;听着这一桩桩一件件,那些修士们瞬间沉默了。

&esp;&esp;他们虽然多是清修之士,但也不乏急公好义之人,更有热血未凉之辈,当年没少杀辽兵。

&esp;&esp;只可惜朝廷昏庸无能,每当他们和官兵打出了些成绩,朝廷立刻便去和谈。

&esp;&esp;有时候明明打赢了,却还要赔款割地。

&esp;&esp;“朕知道,你们对朕有意见,觉得朕只知享乐,乃亡国之君!”

&esp;&esp;皇帝注视着众人,声音突然变得豪迈起来,双目炯炯有神,仿佛有着万丈雄心。

&esp;&esp;“但朕,从未忘过那些战死的儿郎,亦从未忘过诸位的付出。”

&esp;&esp;“朕痛定思痛,愿以一国之力,谋求大贤天师,与朕一同治国安邦,拓土开疆,就如同……当年的诸葛国师和太祖皇帝。”

&esp;&esp;“今日召群雄并至,便欲择出一位扭转乾坤之人,尊为国师,奉为国教,倾一国之物力,助其修行!”

&esp;&esp;“除此之外,国库中有至宝仙酒,可延年益寿,令人重返青春,再活一世,朕亦愿全部奉上!”

&esp;&esp;他的声音慷慨豪迈,充满着激情和感染力,令人不由自主地就生出激荡之情。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