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他太可怕了,我连他的一招都挡不住,若非其没有杀心,我恐怕当时就死了。”
&esp;&esp;“后来当我再次醒来时,国公府已经一片狼藉,小妹死了,我的三个儿子也都死了,最主要的是……”
&esp;&esp;岳帅声音沉重,道:“祠堂中的那件东西,也不见了。”
&esp;&esp;“是什么东西?”
&esp;&esp;张九阳的声音中有着一丝紧张,目光紧紧盯着岳帅。
&esp;&esp;他现在越来越怀疑,天尊就是诸葛七星了,或许那件东西,能帮他做最后的确定。
&esp;&esp;“那是诸葛国师留下的东西。”
&esp;&esp;岳帅的声音响起,却让张九阳为之一怔。
&esp;&esp;天尊拿走的,是诸葛七星留下的东西?
&esp;&esp;岳帅继续道:“当年诸葛国师和先祖情同手足,义结金兰,两人都是一世英杰,是大乾的文武支柱,诸葛家和我们岳家,到现在关系也很好。”
&esp;&esp;张九阳点点头,难怪岳翎拜入钦天监,诸葛监正会如此关照,除了岳翎本身的能力外,诸葛家和岳家的世交也是重要原因。
&esp;&esp;“太祖驾崩后,先祖悲怆过度,再加上不断南征北战,最终也去世了,再之后诸葛国师大闹地府,身体也每况日下,据说其晚年常常吐血,甚至连眼睛都瞎了。”
&esp;&esp;“但诸葛国师毕竟是天下最聪明之人,智已近仙,在如此绝境下,他竟然还成功布下了参天星斗大阵,穷尽心力,算尽乾坤,留下了三个锦囊。”
&esp;&esp;张九阳瞳孔一亮,道:“这个我知道,诸葛国师留下了三个锦囊,第一个锦囊成功算到了北辽的南下时间,并留下了破敌之法,岳家以此法大破辽军,从而稳定了朝局。”
&esp;&esp;乾元三杰的最后一位落幕,当时周边诸国都蠢蠢欲动,北辽更是第一个出手。
&esp;&esp;那是大乾立国以来最危险的时刻,一旦北辽吃到肉了,早已磨刀霍霍的西域诸国、南疆古国,或许也会发动战争,要分一杯羹。
&esp;&esp;墙倒众人推。
&esp;&esp;所以北辽那一仗,不仅要赢,还要大胜,才能震慑诸国。
&esp;&esp;靠着诸葛留下的第一个锦囊,再加上岳家的神勇,那一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极大地彰显了国威。
&esp;&esp;“第二个锦囊,诸葛国师预言了七十年后大乾内部的叛乱,皇帝据此提前布防,将叛将一网打尽。”
&esp;&esp;“第三个锦囊就更神奇了,预言了三百年后的大灾害,当时九州各地都出现自然灾害,灾民无数,连年颗粒无收,当时在位的昭文帝在绝望之中想到了诸葛锦囊。”
&esp;&esp;“皇帝将锦囊打开一看,发现竟然是一个藏宝图,派人去寻,最后发现是一座座藏在地下的粮仓,还都布置了防止腐烂的阵法,石碑上还有着一段话。”
&esp;&esp;“三百年后举国皆灾,故臣藏一千四百三十二万石粮草于此,以供陛下所用,此乃臣为大乾所献最后一计,望陛下珍重,臣告退。”
&esp;&esp;后来昭文帝开仓放粮,稳定了局势,当灾害过去时,那一千四百三十二万石粮食,竟然刚刚好全部用完。
&esp;&esp;一石不多,一石不少。
&esp;&esp;昭文帝大为震惊,连连为诸葛七星加封,极尽哀悼。
&esp;&esp;他从来没有想过,会有哪个臣子,会为三百年后的皇帝而鞠躬尽瘁,出谋献策,实现一段君臣佳话。
&esp;&esp;张九阳侃侃而谈,这些他和孟先生都聊过,就连孟先生谈及此事,都对诸葛的智慧叹为观止。
&esp;&esp;也是因此,孟先生才更加会认为诸葛七星没有死,因为一个有着通天之智的人,怎么可能会脑子一热就大闹地府,自毁根基?
&esp;&esp;“岳帅,可你还是没有说,天尊到底拿走了什么?”
&esp;&esp;张九阳皱眉问道,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浮现出了一个惊人的猜测。
&esp;&esp;岳帅似是看出了他心中所想,点了点头。
&esp;&esp;“你猜的不错,天尊拿走的,是诸葛国师在临终前所留下的……第四个锦囊。”
&esp;&esp;第399章 桃山之誓
&esp;&esp;第四个锦囊?
&esp;&esp;张九阳默然不语,他现在感觉脑子有点乱。
&esp;&esp;之前他推测天尊就是诸葛七星,随着线索的不断搜集,他甚至都有七八成的把握了。
&esp;&esp;可现在岳帅告诉他,天尊血洗国公府,为的是拿走诸葛七星留下的第四个锦囊?
&esp;&esp;张九阳原本越发笃定的那个猜测,又有些拿不准了。
&esp;&esp;如果天尊真是诸葛七星,那他根本不需要拿走所谓的锦囊,因为锦囊中的东西本就是他写的,何必多此一举。
&esp;&esp;除非这个锦囊和前三个相比有特别之处,不单纯只是预言。
&esp;&esp;“当年诸葛国师一共留下了四个锦囊,但第四个锦囊却是秘而不发的,国师秘召当时的岳家家主,也就是先祖的嫡长子,让他立下重誓,妥善保管锦囊,并永远不得打开。”
&esp;&esp;“此后,这锦囊就成了每代岳家家主才知道的秘密,一直传承至今,而放置锦囊的地点,就是我岳家的祠堂,放在先祖灵位下的暗格中。”
&esp;&esp;张九阳皱眉道:“岳帅,那诸葛国师在留下这第四个锦囊时,难道就没有说过,何时可以打开吗?”
&esp;&esp;岳帅摇摇头,道:“这也是第四个锦囊的奇怪之处,前三个锦囊,国师都留下了具体打开的时间,或是打开的条件,但对于这第四个锦囊,国师却什么都没有说。”
&esp;&esp;“他只是让我们岳家人世代守护此物,并不得私自打开。”
&esp;&esp;张九阳似是想到了什么,欲言又止。
&esp;&esp;“祠堂的秘密我都已经告诉你了,你聪慧过人,又对黄泉有所了解,若是想到了什么,不妨直说。”
&esp;&esp;岳帅问道,他其实也非常想知道,岳家世代守护的锦囊,引来黄泉之灾的锦囊,里面到底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