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误会你的用心?”苏蔼哼笑,“我可没有误会,你巴不得我们都死了。”
&esp;&esp;白珠儿瑟缩成一团,似乎不敢去看苏蔼。
&esp;&esp;“大意了……还是我太过急切了……”白珠儿心里发凉,“早知道应该再选一个机会,可是除了这个机会,又有什么机会?这臭狐狸对我早就有防备,不管我做什么,她都会防着一手,就连我的建议她也不是全听……”
&esp;&esp;“……不过,你的确聪明。”苏蔼若有所思,“你可以同去。”
&esp;&esp;白珠儿一愣,心中一片狂喜。
&esp;&esp;苏蔼吐出一口五彩斑斓的雾气,雾气汇入白珠儿的七窍之中。
&esp;&esp;“只是从现在开始,你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我都会知道,你能不能活命,就看你的表现了。”苏蔼发出低低的笑声。
&esp;&esp;第334章
&esp;&esp;一路跋山涉水, 穿过郑国梁国,还有诸多小国,宋兆雪终于来到了武国地界。
&esp;&esp;他不知道武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但是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跋涉,他所习得的东西反而比待在王宫里面接受大臣的教导还要多。
&esp;&esp;空读书籍根本没有办法学以致用,到民间体察民生, 才会对自己的国家有所了解。有了了解,对于国家该推行什么样的政令, 下发什么样的政策,心中便有数了。
&esp;&esp;宋国各地其实也灾害不断, 但是国家尚能平稳。
&esp;&esp;而郑国的境况就比较糟糕了。
&esp;&esp;他们的王是一个空有手腕,但是不体察民生的王,就算郑潇没有被白皎控制, 也很难说她对于普通人到底有几分共情。
&esp;&esp;但是来到武国, 好像一切都不一样了,他走在路上, 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
&esp;&esp;现在已经是春种的季节了 , 田间地头都有的人,人的躬身劳作,似乎并没有受到妖魔的冲击,也并没有受到流民的骚扰。
&esp;&esp;路上他还了解到武国在接收小股的难民, 但是没有打开国门,让那些难民一股脑地涌进来。他们允许这些人在各处开垦良田,尤其鼓励这些人在西南边境和北方边境定居。
&esp;&esp;宋兆雪学习为王之道,当然理解为什么武王会发下这样的政令。
&esp;&esp;人口代表着兵源和赋税, 代表着有大片的土地不缺人耕作。如果大战将起,这些人, 可以被称作用兵,和平年代可以向这些人收取赋税,一个国家强盛与否,就看人口多不多。
&esp;&esp;梁国放任流民,简直是在自掘坟墓。
&esp;&esp;但是很难说他们到底是在放任还是没有能力管理,梁王姬桓登位之后,朝堂上下被清洗,也很难说清如今梁国朝堂上还有多少有识之士愿意为国鞠躬尽瘁。
&esp;&esp;有才有德之人看不上姬桓杀亲的做派,有才无德之人则会借着这个机会为自己捞取利益,不会想着治理臣民,好让国家富强。
&esp;&esp;梁国就像一潭死水,表面看上去风平浪静,实际上已经开始散发浊臭,人们闻见它的腐烂之气就纷纷远离,而想要避免被死水吞噬的人,则在奋力地向外挣扎。
&esp;&esp;来到城中一家茶馆后,宋兆雪带着自己的暗卫在一张桌子旁坐下了。
&esp;&esp;老板殷勤地来倒茶,并询问他们要吃点什么。宋兆雪点了两碗面,二人捧着面碗风卷残云,打算吃完饭稍歇片刻继续上路。
&esp;&esp;吃完饭休息喝茶之际,一个黑衣人慢悠悠地也来了茶馆。
&esp;&esp;他环视一周发现没有空位,看向宋兆雪的方向,眉毛微微挑了一下,径直走了过来。
&esp;&esp;宋兆雪身旁的暗卫敏感地看了黑衣人一眼,手指已经按在了腕间,随时可以将袖中的短剑拔出来。
&esp;&esp;“此处应当无人?”黑衣人笑得温和。
&esp;&esp;宋兆雪点点头,说了一句“请便”,接着对暗卫使了个眼色就要离开,然而他们刚一起身,那黑衣人便道:“且慢。”
&esp;&esp;暗卫手腕微动,宋兆雪不动声色:“阁下有事?”
&esp;&esp;黑衣人看了两眼他的面相,用不确定的口吻道:“宋兆雪?”
&esp;&esp;宋兆雪脸色一变,身体后退,而身旁的暗卫闪电般出手,然而短刀刚刚出鞘,他眼前一花,竟然发现那黑衣人不知何时站在了他的面前,一只手像铁钳一样死死地扣住了他的手腕,刹那间他浑身的真气停止了流动,血管里的血都好像凝固了。
&esp;&esp;黑衣人慢慢把他的手推了回去,短剑归鞘,发出咔嚓一声细微的声响。
&esp;&esp;“不要紧张,在下敛雨客。”黑衣人微笑,“听闻武国和鬼方战乱将起,来到此处不过是想尽一份心罢了。兆雪公子来到这边,应当也是如此?”
&esp;&esp;敛雨客!宋兆雪在母亲的密报上看到过这个名字。
&esp;&esp;但是密报呈上来的时候,上面说敛雨客是到了隔壁的赵国,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个人……
&esp;&esp;“看来你知道我,那就好,免得多费口舌了。”敛雨客松开了暗卫的手。
&esp;&esp;由于他们动作极快,交谈又极为隐秘,没有引起过多人的注意。但此地不宜久留,宋兆雪看了一眼外面,敛雨客立刻会意。
&esp;&esp;三人一起来到了茶馆之外。现在正是傍晚,天上的霞光变成了金红色,来来往往的人挑着扁担推着车,一幅安定的市井景象。
&esp;&esp;面对主仆二人戒备的目光,敛雨客并不在意:“我要去武国国都,料公子也是如此,可要同行?”
&esp;&esp;不知为何,宋兆雪竟然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熟稔,好像对他十分了解似的。
&esp;&esp;而且对方那么笃定他的身份,还对他要去的地方和此行的目的十分确信,好像完全不疑惑一个宋国公子为什么突然跑出了自己的国家还要到武国去。
&esp;&esp;宋兆雪心念电转,突然确定了一个事实:“你是武国人?之前一直是听武王调遣?”
&esp;&esp;敛雨客没有否认,只笑道:“差不多。”
&esp;&esp;“差不多?”宋兆雪眉毛皱了起来。
&esp;&esp;对方并不答话,泰然自若地看着他,气度从容。宋兆雪凝视对方的面孔,目光错开一瞬,随后又变得惊愕,看着他的脸好几眼,才发现他面容的邪门之处。也不知他是施展的什么秘法,竟然让人没办法记清他的脸长什么样。
&esp;&esp;“好……那便同行吧。”宋兆雪慢慢说,“你……武王告诉过你我的事?”
&esp;&esp;“王上与我传信之时,只是说路上有可能遇到你。在下运气不错,确实是遇到了。”敛雨客道,“还请放心,我并无恶意,不过是知道的东西比较多罢了。公子的宋国被妖魔篡夺,实在是遗憾。不过若人族能赢下这场人妖之争,宋国百姓自然也就安然无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