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月月在寥寥几样食物中, 选择了一碗素面。
&esp;&esp;随便拣了个位置坐下等餐,月月才注意到大堂还有一位客人面对着墙壁独坐。
&esp;&esp;通过烛光映在墙壁的影像,可知此人正在饮酒。
&esp;&esp;大半夜的独自饮酒,显然是有烦心事。
&esp;&esp;刚目睹了吕布成功把张辽拐去五原郡的月月心情正好,并不想了解别人的烦恼。
&esp;&esp;客官,您的面来了!伙计端着面从后厨急走而来,带起一阵夜风。
&esp;&esp;夜风扑向月月,将一股熟悉的香气带入她的鼻间。
&esp;&esp;月月立刻认出此香的名字:微熹。
&esp;&esp;微熹是她刚来这个世界不久调制出来的作品了,自上架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销量,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esp;&esp;之所以是稳定的销量, 而不是极高的销量, 是因为微熹有一个极大的缺点,那就是贵。
&esp;&esp;贵这么一个字, 就足以让它无法成为许多人的常用香。
&esp;&esp;显然,此时坐在一边独饮的这位不在此列。
&esp;&esp;介意拼桌吗?月月端着面碗走到他的面前坐下。
&esp;&esp;男子微微侧头,如玉一般俊秀的面容,因为皱起的眉头破坏了美感。
&esp;&esp;介意两个人还未出口, 就被他吞了回去。
&esp;&esp;他深吸一口气, 道:吕府君作为五原郡太守,此时为何会出现在洛阳?
&esp;&esp;荀大公子不是弃官回乡了吗, 此时又怎会出现在这里?月月反问他道。
&esp;&esp;董卓自从在小平津救下汉少帝,并送天子还朝后,便掌控大权,倒行逆施,混乱朝纲。
&esp;&esp;首先受到影响的,自然是都城洛阳。
&esp;&esp;一时间洛□□价飞涨,百姓手中的钱财,完全不足以购买他们的生活所需。
&esp;&esp;董卓初掌权柄,不知何人可用,随手抓了担任掌管天子文房四宝的守宫令一职的荀彧,以刁难之态问他有何办法。
&esp;&esp;荀彧作为荀家精心培养出来的英才,即便身不在此位,心中也是另有沟壑。
&esp;&esp;他提出平准、市估、有度三策,并以此为凭据实施,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esp;&esp;然后在董卓准备提拔他之际,潇洒辞官跑路。
&esp;&esp;作为在洛阳有产业的人,月月人在五原郡,便听说了荀彧的壮举。
&esp;&esp;戏志才、吕石、郭嘉三人那几日没事就在聚在一起探讨荀彧之法,每每都以不愧是文若结尾。
&esp;&esp;如今的洛阳比荀彧辞官之时,更加混乱,月月觉得以荀彧的先见之明,他此时根本不该出现在这里才是。
&esp;&esp;宵禁时分不能外出,只能在投宿的客栈喝闷酒的荀彧睁开带着一丝醉意的眼睛,叹息道:府君曾在颍川短居,可记得我有个侄儿名叫荀攸?
&esp;&esp;月月点头道:知道,那个比你年长六岁的侄儿。
&esp;&esp;时人崇尚多子多福,儿孙多是家族繁盛的象征,像荀彧的祖父荀淑有八个孩子,还个个拥有才名,统称他们为八龙。
&esp;&esp;家中这么多人,荀彧拥有几个比他年长的子侄岂不十分正常?
&esp;&esp;荀攸能被月月记住,还因为他虽年长荀彧许多,但在荀彧面前十分懂事听话,极有晚辈的模样。
&esp;&esp;吕家是元始二年迁居并州五原郡九原县的,在此地并没有形成一个人口众多的家族。何况此地乃边郡,常有战乱发生,能保证家族延续,已是不易。
&esp;&esp;所以初至颍川的吕石见到如荀氏这般枝繁叶茂的家族,自然惊奇不已,在月月面前不止惊叹过一次。
&esp;&esp;而在颍川识人尚少的他口中能举出来的事例,当然有荀彧、荀攸这对叔侄。
&esp;&esp;他因董卓在洛阳的种种暴政,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合谋刺杀董卓。可惜事情尚未实施,就被董卓察觉,参与此事的人都被他下了大狱,我听说何颙已在狱中自尽想到还在狱中受苦的侄子荀攸,荀彧不禁锁紧眉头。
&esp;&esp;所以你是都到颍川了,却为了荀攸又回到了洛阳?月月向荀彧确认。
&esp;&esp;荀彧摇了摇头,带起一阵香气:我是走到半途听说此事的
&esp;&esp;然后他就立刻调转马头,重回洛阳想要设法救出荀攸。
&esp;&esp;你真是情深义重!月月认真夸了夸荀彧。
&esp;&esp;荀彧想礼貌地笑一下,可是被酒精侵蚀的大脑,让他无法像寻常一般微笑。
&esp;&esp;啧,不过按照你们荀家人这么出众的大脑,你侄子是怎么想出联合这几人刺杀董卓的主意的啊?月月试图忍住,最终还是没抵挡住心中的费解,把困惑问出口,他们里面有一个能打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