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她满意的说。
一路到了灯市,人流如织,寻常马车根本驶不进去。
只是今日陛下与民同乐,皇城外有百尺灯楼,大家都要去看,五成兵马司早早就准备上,也留下了马车行走的路——
总不能让贵人们因为路被堵塞,马车不能行驶,而走着去宫城外看灯吧。
襄台伯府的马车循着路,一路到了皇城外。
马车有专门停放的地方,宜真带着宋庸下车往那遥遥就能看到的高大灯楼处兴行去,车夫自停车去。
百尺灯楼,顾名思义。
上有亭台楼阁,鱼虫花鸟,各种灯笼,数不尽的彩灯,此时被精心堆叠成山形,辉煌绚丽,充满盛世的光彩。
“今年的灯楼,瞧着比去岁的如何?”
宜真正想感叹一声,忽然想起自己已经忘记十五岁时看到的灯楼模样,便笑着问起身边的梅儿和阿竹。
梅儿立即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
她记得倒是清楚,连多了哪些灯,哪些灯更出彩,都说的头头是道。
宜真听得认真,余光一扫,就见宋庸也听得颇为入神,不由一笑。
到底是个小孩子。
到了城门处,禁军查验过后,便点了一人,引她们上城楼。
夜色已深,虽有灯火,但到底不如白日。
看着眼前的台阶,宜真伸手,握住了宋庸的手,牵着他一步一步走上去。
一路走了好一会儿,眼前豁然一开,她们走到了上面,再往前走几步,眼前便是那极尽辉煌的百尺灯楼。这样近,近的仿佛抬手便能触得。
宜真看着,不由发出一声喟叹。
宋庸目光微动,在这登高赏灯的刹那,忽然就对未来生出了种种野望。
这时城楼上已经有了不少勋贵,帝后还未至,她们便各自赏灯。
不知过了多久,帝后到,众人行礼,城门下的喧嚣热闹一收,只余下百姓们山呼的万岁之声。
帝后同立,先后说了几句话,而后便就让大家放开心看灯了。
宜真终于找到机会,找了皇后身边的吉祥姑姑,来到皇后身边。
“宜真,来。”皇后笑道。
灯火的映照下,她的气色似乎都好了不少,笑盈盈的,慈爱又宽和。
陛下站在皇后身侧,只扫了宜真一眼。
“宜真拜见陛下,娘娘。”宜真上前见礼。
皇后抬手,宜真忙起身,上前扶住。
“你这孩子,素来规矩谨慎,这般贸然请见,定是有事,说吧。”皇后笑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a href=&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ot;&ot; title=&ot;&ot;tart=&ot;_bnk&o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