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带着全家六口过好日子 第22节(2/2)

“我这是攒了十来年的钱啊,就这么被人偷走了,肯定是你们旅馆的人,你们得赔我。”

“你这人说话真是可笑,”说话的是旅馆的老板,她三十多岁,烫了一头的羊毛卷,掐着腰站在男人面前,“我这里是旅馆不是派出所,你的钱丢了关我什么事儿?”

“你敢说昨天晚上那个女人,不是你们店里的人?”男人擦了眼泪说。

“什么女人?我没见什么女人。”旅馆老板一脸不耐烦,“你的钱丢了,要是想报警赶快去派出所,别在我这里哭闹。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的不嫌丢人。”

旅馆老板说完走了,黑瘦男人起身去派出所报案。围观的人慢慢散去。

顾建国和韩德义回房间马上去洗漱,然后拎着行李退房。出现了丢钱了事儿,他们肯定不敢在这里住了。

丢钱的男人说他的钱攒了十来年,他们的又何尝不是。要是把钱丢了,他们肯定死的心都有。

顾建国这时庆幸他媳妇把钱装在裤衩的暗袋里了,钱藏在那种地方丢的可能性不大。小偷就是技术再高超,也不可能掏他的裤裆吧。

当然要是晚上叫了女人,办那档子事,丢了钱也是活该。

两人退了房刚要走,警察过来了。知道他们两个住在黑瘦男人的隔壁,就留下他们问话。

顾建国和韩德义把他们知道的都说了,警察听了后看黑瘦男人的眼光不一样了。他的行为算是嫖娼了。

黑瘦男人正陷在丢钱的痛苦当中,没有注意警察的目光,嘴里还在喋喋不休的说:“肯定是昨天晚上那个女人,我的钱缝在裤衩里,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丢。”

顾建国:“……”

看来不止她媳妇喜欢把钱缝到裤衩里。

没有他们的事儿了,两人拎着行李找了一个国营饭店吃饭。花了五毛钱吃了顿早饭,结完账他们又打听了深市的厂子都在哪个地方,然后坐公交车去厂子集聚区。

深市是新开发的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不能跟栗州比。但厂子很多,而且大多是私人厂子。

他们找了个国营旅馆,把行李放下后开始在各大厂子转悠。

谨慎

顾建国和韩德义打听到深市的厂子都在哪儿,就坐公交车过去。到了后才发现,这里跟想象的一点也不一样。

栗州的厂子一般都很大,而且门口都设有气派的大门。但这里的厂子一看规模就很小,十间房几十个工人就组成了一个厂子。

不过,这里的厂子做生意却很活,每家厂门口都有一间小房子,里面摆放着他们的商品,还有专门的人对商品进行讲解。

两人跑了一个上午,逛了十几家厂子。做衣服的,鞋子的,玩具的,电子表的等等。

中午厂子下班的时候,两人在厂子附近找了个小饭馆吃饭。这里吃饭是真的很贵,两碗面条两人花了一块三毛钱。

不过,因为饭馆紧挨着厂区,来这里吃饭的不是在厂子上班的人,就是跟他们一样来进货的,所以听到了不少信息。

如,哪家厂子一年挣了多少钱,哪家厂子的老板跟小姨子好上了等。当然还有些有用的信息,如,进货量大厂子是可以降价的,所以很多进货的人几人组一起进货,这样可以更便宜些。

下午,两个人又在厂区转悠了一个下午,工厂下班了他们才回住的旅馆。

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口水,旅馆前台的服务员过来了,笑着跟他们说:“两位大哥,你们是不是来进货的?”

顾建国和韩德义昨天经历了黑瘦男人丢钱的事情,就意识到了这里很乱。现在听到服务员问这种话,都谨慎了起来。两人都低头喝水不说话。

那服务员也不尴尬,自来熟的进屋坐下,又笑着道:“两位大哥别担心,我们这旅馆是正规的国营旅馆,我是旅馆正儿八经的正式职工,国家的人,不会做坑蒙拐骗的事儿。”

他即使这样说了,顾建国和韩德义也没有放松警惕。顾建国放下手中的茶缸问:“你有啥事儿?”

“两位大哥是来进货的吧?”服务员身子前倾,拉进与他们的距离,又道:“这进货可是有很多门道。你进的货多肯定便宜,进的少肯定贵。我们这里住的几乎都是两位大哥这样的进货人,为了给大家提供便利,我把进货的人集中到一起,你们可以自己商量一起进什么货,怎么跟厂子压价格。就是大哥跟人商量成了,给我点跑腿费就成。”

听了他的话,顾建国和韩德义再次感叹南方人会做生意,看看人家,什么生意都能做。

“那,要给你多少钱?”韩德义问。

服务员伸出一只手,“一人五块。”

顾建国和韩德义都不说话了,五块钱,这也太贵了。

服务员看两人的神色,就知道他们是嫌贵,马上道:“两位大哥,你们想想,要是你们跟人组队成功了,省的可不是几块钱,那可是几十几百的省。”

顾建国和韩德义对视了一眼,然后顾建国笑道:“我们两个商量商量。”

这是委婉拒绝的意思,服务员自然明白。不过他也没甩脸子,依然一脸笑,“好,两位大哥,你们商量好了可以去找我。”

顾建国和韩德义嗯了一声,把他送出门,回身就关上门商量。最后两人决定,还是不要跟人一起进货了。

人生地不熟的,谁知道那人是不是坑人的?或者中间还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保险起见,还是自己去进货吧。

第二天,他们又坐公交车去了场区。这一次他们开始挨家问价格,看东西的质量。回旅馆后就商量进什么货。

综合考虑后,他们决定进衣服。

一是衣服是必须品,拿回去就能卖。二是,衣服带着方便,不像鞋子或者玩具那些东西,带着不方便。

再次到工厂,两人看了面包服,问了下价格,一件要30块。按照那个记者买的55块来算,一件赚25,不算少了。但是两个人犹豫的是价格有点高。

“两位不要犹豫了,”工厂的人说:“我跟你们说,我们这衣服拿回去肯定好卖。你别看它贵,但穿上去暖和又洋气,而且一件衣服能穿好多年。”

顾建国和韩德义一人拿着一件面包服看,还是有些犹豫不决。这时,几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见到厂子的销售员,直接说:“再给我来200件面包服。”

那销售人员听了马上笑着走过去,“又卖完啦?张老板你生意兴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