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2/2)

不仅是陆煦被其他经纪公司挖角过,许闻也被挖过,而且是一直在被挖,但许闻压根没考虑过离开飞扬演艺,他和陆煦合作这么多年也习惯了。

陆煦很省事,换成其他人可就不一定了。

许闻当经纪人这么多年,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如今娱乐圈艺人质量的下滑,有些明星的传闻许闻这种老牌经纪人听了都咋舌——从某种程度上说,他遇上陆煦实在是运气很好。

作者的话:

感觉还是以小狗获奖收尾比较好,所以再加一部电影~

229 选角

要拍新片,陆煦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在新片上,剧本已经到了他手里,陆煦签下合同之后,双方约定了拍摄日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陆煦一心一意看剧本。

历史片拍成电影的话,篇幅自然有些短,鸿篇巨制的历史作品通常会拍成电视剧,《天子》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要拍电影的话,剧组通常会选择一个切入点,从某桩事件出发,在观众面前缓缓展开一幅画卷。

电影毕竟是要掏票钱的,观众进电影院更想看新鲜的剧情,不想看那些已经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

陆煦拍古装的经验还挺丰富,不过拍帝王是第一次,最近这些年历史片几乎已经没有了声息,基本只有大导敢拍,票房上也称不上出色,说起来就是观众不爱看。

不过陆煦觉得,观众的包容度其实是很高的,根本没有所谓的观众不爱看的题材,就拿电视剧市场来说,每年的爆剧题材都不相同。

之前古偶一直是年度爆剧的预定,捧红了不少一线演员,但最近几年,连古偶这种年轻受众比例很广的剧集热度都大不如前,甚至出现了亏损,反而是一些相对小众冷门的剧集更受喜欢。

从某种程度上说,不管是电视剧圈还是电影圈,都多多少少有些摸不准观众的口味了。

所以他才会去接那些圈内不看好的剧集和电影。

陆煦并不是自信过头,他只是觉得,如果一部电影质量足够好的话,观众是不可能忽视的,甚至那部电影不需要多么出众,只要制作方将自己的诚意展现出来,观众是绝对可以感受到的。

……

剧本中讲,承平四年,宫中忽然发生一桩怪事——一位初入宫不久的佳人,竟似遭遇了太后托梦。

帝王祁毅即位已有多年,他是先帝长子,少时便被立为太子,人生并未受过任何波折,可谓平顺至极,太后是帝王定位两年后过世,太后在世时,母子感情可谓极好。

史书上说,祁毅这人怪异,按理说,他是这世间少见的好命皇帝,少时未受过宫廷倾轧,父亲仁慈,母亲宠爱,真真过上了寻常人家长子的日子,而且父母都活得长,自大一统以后的朝代,祁毅这样的配置都并不多见。

可偏偏这位帝王不是仁慈之辈,属于树上结的一颗歪果子,但正因他不仁慈,他为太子时就懂得御下,他的父皇并未觉得祁毅有异心,反而放纵了他的行为,皇位就是祁毅的,绝对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