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植当年是真威风过的,柳任农刚开始打压他的时候,导演圈开座谈会,他当着一众领导和导演的面,把柳任农喷得狗血淋头,即使柳任农再有人脉,在那种场合也颇为下不来台。
只是眼下苗植已经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锐气。
……
陆煦不清楚剧组这些工作人员的想法,如果知道的话,他心里是不赞同的。
如果苗植完全没有锐气,只是机械性地去拍电影的话,对方绝对不会坚持到现在,导演是一份辛苦的工作,既要关注拍摄,也要将剧组的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上辈子陆煦的演员事业发展得一片平顺,就有人建议他去当导演,陆煦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导演本就难当,而要在圈子里有一定名气、至少维持不缺本子拍这个状态,导演本人必须有几分本事。
进组拍摄《无畏人生》后不久,陆煦就发现,苗植这人细致又认真。
他的细致体现在,他对角色是有自己的理解的,如果演员不按他的想法来演,他不会强制,也不会骂人,却通过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比如那两位演员表现得不够配合,苗植宁愿多等几回,也要达成自己的目的,只是他的方式不像别的导演那么粗暴罢了。
对于陆煦的演法,苗植是赞同的,因为陆煦对待剧本足够认真,进组之后,他和苗植探讨过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
大方向上两人是一致的,但细节上,苗植愿意花时间让陆煦仔细打磨角色。
最关键的是——他的意见非常有用。
虽然苗植的知名度不如木琅,可他却是陆煦接触的导演中最会讲戏的,不会留一个含含糊糊的大框架,或者要演员自己去找感觉,要知道,在很多时候,灵感不会说来就来,所谓的感觉最终有极大可能根本找不到。
苗植就很明确。
这或许因为他和其他导演相比灵感稍显不足,拍的作品也更板正一些,但陆煦觉得,这并不代表对方没有实力,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苗植透露出的关于角色的演法非常精准,他甚至可以自己为陆煦做示范。
陆煦怀疑导演以前当过演员,他直接去问了,并且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
《无畏人生》前期的拍摄十分顺畅,柏千山归国那场戏份,留在海外的好友们挥手与他泪别,互相承诺着再过几年相见,只是此时的他们并不知晓,这一别就是一生。
这场戏情感的渲染力很强,而这又恰好是陆煦擅长的部分。
这时候的柏千山意气风发,却又对祖国怀抱深情,让陆煦联想到了自己演绎的聂云长,虽然一个古代一个现代,情感上却是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