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1/2)

《诡诈》的实绩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他和岳徽都接到了厚厚一沓电影剧本。

同为影帝,岳徽的存在感之所以没有《不灭黑夜》两位那么高,就是因为他票房的厚度不够。

他在奖项上的优势更大,实绩可谓满满,可票房成绩却称不上强势。

《诡诈》虽不足以填补岳徽在商业上的不足,但圈内人都知道,《诡诈》这个项目是由岳徽牵头的,没有岳徽的话,这部电影恐怕都不会存在。

自然地,许多小成本电影都瞄上了岳徽。

邀请陆煦的则小成本大成本兼具,遗憾的是,小成本电影给陆煦的角色倒还不错,大制作嘛——只计划由他当一个平平无奇的花瓶。

角色的发挥空间着实有限,大概只比《侠客》好一些,但……

那能叫电影吗?

陆煦接触了几部所谓的大导大制作,不得不说,大导人至晚年,自毁倾向越来越严重了。

就不能把美好留在观众心里吗?

给自己孩子当爹还不够,就非得当观众的爹?

甚至——如果他们能像年轻时候那么拼,愿意冲向海外去当全世界的爹的话,陆煦还会高看他们一眼。

爹爹与共,世界大同。

陆煦感觉,这群人的技术还在,只是思想老化得厉害,把几十年前的思想套在一个现代背景的故事上,剧情说起来还算流畅,观众却怎么看怎么别扭。

他摊成一团:“就没有稍微像样点的剧本吗?”

“电影圈不一样的。”许闻看向陆煦,“有好的人家会藏着掖着,宁可自己捧新人来拍,都不会轮到你。”

除非陆煦主动投诚,就算有《诡诈》实绩在手,陆煦依然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保持足够的低调。

就像《不灭黑夜》和《归途列车》,虽说《不灭黑夜》票房远不如预期,可无论扑或爆,那都是电影圈内部的竞争。

《诡诈》火了却不同。

它属于横插了一杠,硬生生从今年春节档的票房里挖走了8亿多,它还有挖走10多亿的潜力。

如果《诡诈》不分走这部分票房的话,这部分票房或许会属于《不灭黑夜》和《归途列车》。

这也是最近几年电影圈日渐凋敝的原因——它允许外来者投资,却不允许外来者赚钱。

因而,无论谁心血来潮入局电影行业,最终结果通常是大亏一笔。

可圈内的名导演们依然会觉得观众支持力度不够,或者认为本土电影行业进入了低谷期。

问题在于,高光期不是没有。

只是在这期间,观众的体验约等于无,虽然也涌现出了几部质量不错的电影,可产生的问题却更多。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